致湟源中学七四届高二(2)班毕业五十周年
余世新
亲爱的老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不远千里,不辞辛苦赶来参加五十周年聚会的内地老同学们!
我们做为"湟源中学″七四届高中毕业的一名学子,毕业后至今已整整五十周年了,今天,从母校高中毕业五十周年之际,我们思绪涌动,感慨万千。非常幸运能在今天分享到从母校毕业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五十年前,我们曾和母校共同度过了整整二年的风霜雨雪的短暂而难忘的高中岁月,因为学生时代的我们,曾和母校结下了深深地情缘和永远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五十年前,我们曾经在这座古朴典雅的校园里,留下过天真浪漫的身影、朗朗的读书声以及欢歌笑语。至今,我们无法忘记校园中那一座简陋的主席台,但每年的运动会都在这座简陋的操场里举行,还有全校的学生大会以及毕业典礼大会都在这里举行……
我们永远忘不了的是为我们辛勤付出过很多心血的那些可爱可敬的象长辈一样的老师们。现在,虽然好多老师们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严谨治学的态度,风趣幽默的魅力,辛勤园丁的高尚品格,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和记忆。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已永远地铭刻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虽然他们都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是他们一个个鲜活、平凡而又伟大的灵魂。
还有那些可爱的值得回忆和珍藏的同窗学友们也都留在了我们今生今世的记忆深处,他们有的英年早逝,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这片深爱着的故乡热土;离开了同窗学友们,在每年的同学聚会甚至在我们的梦中,为他们过早地离世而扼腕叹惜。因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高尚,学习是那样地优异,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是家乡的人才,是同学们的骄傲,这一切也同样在我们的心中都将永远地挥之不去。
写到这里,我此时此刻的语言却显得苍白无力,记忆是那样地浅薄贫乏,无法完整地回忆并献上一份对母校的礼物而感到遗憾终身。我们此时此刻,只能在心灵的深处感谢母校曾经对我们的教书育人的恩情,我们只能在心灵的深处珍藏着那一份感动,我们只能在心灵的深处去默默地怀念那些可敬的老师们和那些可爱及天真活泼的同学们,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地收藏着母校的那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幽静典雅一般的风采以及那一份感动。
在母校高中毕业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做为一名"湟源中学"的学子,我们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不仅仅是有幸和母校相约而聚,而我们更加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是母校的一位学子,因为"母爱"的伟大,才真正地有了这一份心灵深处的珍贵记忆。
我们衷心地祝福母校一"湟源中学"健康蓬勃地发展,教育事业兴旺发达而蒸蒸日上,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栋梁之材,以更加优异的成就,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也衷心地祝愿老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二零二四年七月二十日于湟源
余世新简介
余世新,青海省湟源县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文学作品,先后在全国上百种各种报刋杂志,书籍,文学网络平台发表和收录数篇(首)作品,并多次获得全国征文大赛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和文友成立了民间文学团体一"青海省日月山青年文学社",并创办了社刊《驼铃》油印内部刊物。二零一六年岀版个人作品集《驼铃岁月》,获得青海省和西宁市"书香之家"称号,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