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了红包雨
作者:杨山坡
“这是最后一个红包,总额180元,共18个。寓意是,我要发,我们大家都要发。顺祝友友们晚安!”2024年8月2日22点18分,都市头条《当代文艺》文学交流群的光文老师发了一个超级大红包。抢到10元以上的老师达11人之多。我的手气最佳,抢到了18.17元。这个大红包,犹如一场春夜喜雨,把文友们带进了无尽的喜悦之中。有漫步星海湾老师的留言作证:“光文老师啊,今夜因为你的大红包变得超级疯狂!你是不是偷偷修炼了‘红包发疯文学’,想用红包把我们都‘迷得五迷三道’呀?不过这招还真灵,你就是群里的‘红包显眼包’,但我喜欢!”墨舞飞老师的留言对光文老师赞美有加:“朱老师发的大红包就像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我们这个群!您的慷慨和大方让大家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与喜悦,您真是我们群里的超级大帅哥!”“哈哈哈,我第一次在群里抢红包!抢到朱光文老师的大红包了!谢谢你,光文老师!”快乐的猴儿老师抢到红包后,喜形于色,美滋滋的,爽朗的笑声在夜空飘荡。
文友们不要性急,请允许我从头说起。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个喜庆的节日,英雄的节日,霸气的节日。交流群里的老师们纷纷写诗撰文,歌颂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赞美人民子弟兵的牺牲精神。平台还推出了同题合刊《致敬最可爱的人》来庆祝这个节日。浪子老师写了一首律诗《建军节抒怀》,其中有两句“中山病里留遗嘱,老蒋官兵走台湾”引起了争议,因为这两句诗提到了孙中山和蒋介石。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在海峡两岸具有崇高的威望。而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敌。玉权老师认为,八一建军节与这两人没有什么关系,既然是建军节抒怀,就不该提到这两个人。玉权老师以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赢得群里文友们的敬佩;以飘荡泥土芬芳的作品,在文学百花园里独树一帜。光文老师是中学物理老师,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交流群,追逐文学的梦想。他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相同,同玉权老师的观点相左,认为八一建军节与孙中山和蒋介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孙中山和蒋介石,就没有今天的八一建军节。双方你来我往,争持不下,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在我看来,他们的争论很有意思,值得在群里倡导。一个义正辞严,有理有据,青春永驻;一个长篇反击,毫不示弱,辛辣犀利。整个场面刀光剑影,情绪激烈。我认为,一个有活力的文学交流群,除了敏感话题之外,就应该有话题让大家讨论,不管是和风细语,还是疾风暴雨,未尝不可呢?正如周葵老师所说,道理越辩越明,问题越争越清。这会让我们这个文学交流群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可是漫步星海湾老师不这么想,他大概认为,如果让他们继续争论下去会伤了和气,情急之就下想出一个妙招,叫光文老师发红包,以此来转移话题。不得不说,漫步星海湾老师这招真灵,不仅成功地转移了话题,还立即云开雾散。
光文老师听了漫步星海湾老师半开玩笑的话,立即发了红包,红包个数是10个,总金额是50元(我计算过)。雨露老师手气最佳,抢到9.92元。雨露老师是来自三湘大地的女诗人,是中国知青作协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犹如朵朵盛开的芙蓉花,鲜艳夺目,香飘天外。最近,她家里的事情很多,没有时间到交流群里逗留。这时,她来到群里留言同乐。我说了一句:“好久没有见到雨露老师了。”雨露老师幽默地回答:“从这里路过,随便抢了几个红包,真开心!”接着,光文老师又发了几个红包,每个红包里的个数大概是22个,总金额大约是5元。抢得最多的是0.36元,最少的是0.02元。光文老师真逗,一会儿让你欣喜若狂,一会儿让你会心一笑。红包不在大小,也不在多少,只是给你带来内心的喜悦,带来情感的美好。墨舞飞、漫步星海湾、卞玉兰、李花满园、段文华等老师也先后发了红包。这时,交流群里简直炸开了锅。如果发红包的是女性,大家都会说,发红包的最美。如果发红包的是男性,大家都会说,发红包的最帅。无疑光文老师是最帅的。段文华老师感动于心,直抒胸臆:“今晚红包雨,滋润心田个个喜!”整个交流群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因为争论而弥漫的火药味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最后光文老师发了一个超级大红包,把交流群里的文友们都整懵了。
深圳的夏天相比我的老家(川东)来说,亮得比较早,才凌晨5点多钟,东方的天空就出现了鱼肚白,高楼大厦在晨曦中显得格外亮丽,鸟雀开始叽叽喳喳地叫起来,热闹非凡,喜气洋洋。我从睡梦中惊醒,习惯性地打开微信,浏览交流群里的信息。欣然读到墨舞飞老师的绝句《红包雨夜》:“今晚群中红雨飘,纷纷财气满屏摇。点开皆是吉祥意,欢乐氛围冲九霄。”还读到漫步星海湾老师的绝句《红包雨来》:“红包今夜似花飞,惊喜连连笑语围。福运随屏频入眼,欢情满溢不思归。”他们的诗歌把我拉回到昨夜那欢乐的场景里,热烈的气氛中,让我沉醉,让我着迷,让我享受。
【作者简介】
杨山坡,原名杨定超,四川大竹人, 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不计其数的心灵故事。论文《哈哈镜里的人物形象》在北京三个面向和《教育文摘》联合举行的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喜欢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播种希望,挥洒激情,收获喜悦。主要作品有散文《桂林日记》、诗歌《歌声飞过40年》、小说《寻人启事》等。追求诗意的人生,逐梦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