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为我,一路狂奔
信义庄
周五,接单位通知,周六13点集体乘车济南西站,高铁北京培训。原定周六上午的驴行看来要泡汤了。
下班后,根据出发时间及惯常的驴行距离,算了又算,时间终是来不及,随毅然决定放弃。晚上怯怯地在群里发帖:明天北京培训,时间来不及,请假了,不好意思!不想,帖子发出没多久,就引来众驴的一片抗议。先是“张洋”提议,让俺改签下午三点的车,随后就是“尹妹子”提议四点半起床,“立奕”建议夜爬,“老李”说五点半出发就行,下山直接送车站,队长说:去年就是五点走的……。看看,这群里驴友都是些啥人啊!
轰轰烈烈地一番论证,最后队长一锤定音:6月15日周六,药乡避暑行,9公里500米环绕。早5:30出发。
过仲宫、越高而,沿并药路马不停蹄。去年还在十八盘村”停车小憩,晨曦中静静欣赏秀丽的泰山风光,今年则完全视而不见,驴行,从一开始就与时间展开了赛跑。
6.30分,准时到达“牛山口村”,随后停车,迅速左转穿村,沿古道急急地向“讲书堂村”奔去。

村中的大柴火垛犹在,感觉跟去年一模一样,看看门上生锈的铁锁,一切尽在不言中。现在的农村,真正常住的人越来越少了。农村振兴,怎样拴心留人,恐怕应是今后重点考虑的事情了。
简易而古老的石桥再次映入了眼帘,没有了初见时的激动,但依然让俺恋恋不舍;不过这“留恋”也只是心中的事情,脚底是片刻也不敢停留,只想前行的步伐快点,再快点。

踏过石桥,两眼就紧盯路边,仔细查找当年孔子路过,在路边挥洒《春秋》的美石,但直到越过河滩,进入栗子、核桃树林,都没有发现,想来一定是有人将其挖走或破坏掉了,二者不论那种,都是莫大的遗憾和令人不齿。
从河滩经过,犹记流水潺潺,碧草青青,晨露打湿的裤脚。今日,干涸的河道,杂乱的碎石,枯黄的杂草,令人好生郁闷。老天爷,该下雨了,再不下,这地上的生灵咋活?!
踏入遮天蔽日的古道上,心情爽朗,十分惬意,但走着走着,望着路边干枯的草木,满地的黄叶,心情不自觉地烦躁起来,一丝观景的心情都没了。


山谷的背阴处,终于见到了茂密的青草,那倒卧的几株刺槐也还生机勃勃,或钻或跨路中的这些槐树,心情竟慢慢好转起来。看队长带众驴为我一路狂奔,十分不忍。拐上这处山坡,就是一处风光绝佳的观景平台,赶紧向队长提议歇息观景。一路走来,有三处观赏泰山的极佳位置,这是其中最矮的一处,但恰恰是最让人难忘的一处。从山谷密林中一路上行,眼前要么是坑坑洼洼的山路,要么是密不透风的树林,头顶的天空总是那么不大的一块。来到此处,驻足回望,巍巍泰山群峰耸立,连绵不绝,蔚为壮观。天空虽无流云相伴,空气也没去年那样通透,但晨曦中泰山呈现出的神秘、壮美,仍然令人赞美不已。



歇息片刻,队长就急急催促众驴前行。“大长腿”说:去年来此,前面不远,有大片的萱草,今年天旱,不知那萱草盛开了没有?山谷中忽起阵阵凉风,远处山鸡“咯咯咯”的叫声悠悠传来,大步前行,心旷神怡。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就听走在前面的“小燕”大声喊了起来,“快看、快看,这花开的太漂亮了!”循声望去,只见“大长腿、小燕”等,正团团围在一片金黄色的萱草旁。
朝阳洒在绚烂的萱草上,金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温暖而明媚。萱草的清香与山间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仿佛能吸进满满的幸福与宁静。真没想到,在如此干旱的日子里,这些萱草还能开得如此灿烂美丽,大自然生命力的顽强,实在令人敬佩!
“大长腿”蹲下身子,轻轻触摸着萱草柔软的花瓣,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似乎在与这些花儿喃喃细语,久久不愿离去。“张洋、小燕”则不停地变化着角度拍摄。那表情、那动作,分明是把这花儿爱到了极致,分明是要把这花儿的灵魂都要展现出来。事后看“张洋”发布的片片,不得不说,拍的棒极了!



凝视着这些美丽的花儿,不禁想到,人生中,我们有太多的时候,为了匆匆赶路,忽略了身边的风景与美好。何不让自己慢下来,停下来,好好地去发现、去欣赏、去珍惜身边的美好哪?!
但现实常常事与愿违,就像这眼前的美好,也容不得众驴过多的盘桓,大家稍事停留,不用队长招呼,都自觉的向前奔去。望着众驴匆匆前行的背影,我想,这又何尝不是一份美好啊,一份更值得牢牢记取和珍惜的美好啊!
继续前行,印象中那片高达一米,沁人心脾的西洋甘菊马上就要到了。去年众驴到此,震撼、喜悦的样子,一趟趟在花海中徜徉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好希望今年的花儿,比去年开的更加鲜艳夺目。路旁开始出现少许的西洋甘菊,但明显的不如去年蓊郁。近到那片花海,眼前的情景禁不住令人失望。小路上的西洋甘菊虽不高大,但郁郁葱葱的尚还说得过去,而这曾经的花海,就有些惨不忍睹了。放眼望去,过去满布西洋甘菊的地方,疯长着许多不知名的草本植物,那淡淡清香的西洋甘菊,可怜的东一朵,西一枝,零乱地坚守在这些杂草之中,好生可怜,众驴的脸上个个挂满了失落的表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有观赏到甘菊花海,但却意外发现了数棵挂满鲜红桑葚的桑树。采几颗送入嘴中酸甜可口,直把队长喜的笑逐颜开。那老李更是美的一脸的灿烂,什么也不说,立即呼娘子直奔树下,二人默契配合,一通的采撷,愣是把满树的桑葚搞去了大半。众驴已经前行很久,二人仍在采撷着一颗颗诱人的桑葚, 直到队长高声呼喊,“上面的桑葚更甜更好吃”,二人才姗姗上行。
命运总是眷顾那些懂得欣赏和珍惜的人,刚刚品味完酸甜美味的桑葚,前行的路上,竟蓦然出现了大片淡白色的鲜花。这些花,称作花海显然有些勉强,但那整齐怒放,清新雅致的样子,还是令众驴十分地赏心悦目,心满意足。

路旁又遇几棵桑葚,忍不住驻足品赏,甘甜的味道令人难舍。队长看众驴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样子,笑着说:今年时间的关系 !大家品尝下就好,明年我们专门来采摘。说话间,对面山林里扑棱棱飞起一只野鸡,咯咯叫着飞向了远方;透过茂密的栗子树林,隐约看到一堵石墙,看海拔已达688米,我知道,“讲书堂村”马上就要到了。
7.30分,在鸡鸣狗吠中,嗅着浓浓的烟火味,众驴齐齐站到了海拔700多米的“讲书堂村”村头,看时间,比去年整整快了半个小时。
“讲书堂村”,最著名的莫过于孔子讲经的“杏坛”了,去年来此,阴差阳错,一心只想欣赏小村风情,竟茫然错过了“杏坛”,今年说什么也要去“杏坛“看看。在村民的指引下,跟随队长沿村南小路,众驴大步向“杏坛”走去。路上淡淡清香的栗子树花欣然怒放,众驴不由的驻足轻嗅,拍照留念,老李则一边拍照,一边扯着花儿,给众驴讲解怎样辨识雌花雄花,那神情、那姿态,像老农,更像个植物学家。

来到“杏坛”位置,只见不大的一方平台上,一棵百年山杏,上面挂满了数不清的红丝飘带,表达了人们对“至圣先师”的热爱和敬仰。其旁一尊高大的孔子塑像静静伫立,目光深邃,似讲经,又似在凝神眺望对面的“岩岩泰山”。是想起了“登泰山而小天下”,还是忆起了“苛政猛于虎”,不得而知。
“杏坛”上的杏树,显然不是传说中两千多年的杏树,其上黄澄澄的山杏,诱惑的老李忍不住拽下枝条,摘几个品尝《春秋》的味道;“张洋”则有模有样,学着孔子的姿势和神态,与圣人合影留念;队长早已没了身影,事后发现,原来队长早已上到对面山坡,正在居高临下拍摄着众驴或庄重或戏谑的场景。


这里是此行观赏泰山,第二个极佳位置了,眼前视野开阔,泰山诸峰巍峨挺拔,一览无余。众驴或游目骋怀,或凝神沉思,或拍照留念,个个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看队长早已率先前行,众驴那个岂肯落后,纷纷争先,大步沿“杏坛”东面小路向山顶攀去。一路提升,不到一刻钟,即攀到了海拔771米的山顶。去年到此,印象最深的是市区温度36℃,而此地温度仅有18℃,清凉的感觉简直让人怀疑人生。今年与去年仅差三天,时间几乎一致,但温度却有28℃,看来今年济南的天气真是热的有点异乎寻常。
稍作停留,回望一眼来时的山谷,众驴迅速沿林中小路,健步向药山林场深处奔去。经过一处仙境般的羊圈,穿过一段光秃秃的沙石路,7.46分,众驴即开启了林场防火道上的环游之旅。


上次来,是从左到右,此次行,队长选择了从右到左,主要路段大都在林木茂密的防火道上行走。从“讲书堂村”到“南台”,这段路是俺第一次行走,应该讲是徒步“药山林场”精华中的精华。路况平坦,偶有上下, 但坡度不大,两旁林木遮天蔽日,行走其下轻松惬意,宛如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悠悠漫步。路上有两片林木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一片高大挺拔的水杉。其苍翠高耸,直冲云霄的气势,令人赞叹。试想,人如果具有这样的气概,何愁自己不能成长。二是一片茂密的白皮松。白皮松传说是后羿射日的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乾隆皇帝曾将北海公园的一棵白皮松封为“白袍将军”,很多画家也都将“白皮松”入画。但因气候、土壤、环境的因素,白皮松在山东少有种植,这些年,除了在平阴洪范池镇于阁老墓地,见过万历皇帝当年所赐的40株白皮松外,这应该是最大的一片了。



一路急行,8.34分众驴过“南台”、“扇子面”,终于上到此次驴行观赏泰山的第三处,也是最后一处极佳位置。这里矗立着一个高高的通讯塔,海拔比前两处都高,距离泰山最近,观赏泰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许是巧合,也许是运气,一直晴朗的天空,在我们到达的时候,泰山诸峰上面竟荡起了层层白云,美妙如画的景色简直令人欣喜若狂。


赏罢美景,众驴在队长的督促下,迅速下山,直奔“天池”。从通讯塔下到天池的位置,是此行最难走的路段,去年由下而上,中间歇息两次,上来后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此次选择由上而下,虽然小路陡峭,路况很差,但众驴精力集中,步步为营,挥舞着登山杖一通狂奔,很快下到“天池”,看看表,用时不足一刻钟。
时间已过9.00点,看距离行程刚好过半,这剩余的时间能确保按时返程吗?心情突然紧张起来。
走上“天池”大堤,只见库内水量几乎见底,两台大马力抽水机还在不停地向外抽水,昔日“天池“如镜,“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荡然无存。既然无景可赏,那就抓紧赶路。沿“天池”东面平坦的路面,队长带领众驴开启了狂飙模式,去年环池路走了半个多小时,此次,仅用15分钟,即从大堤到达了“小药乡村”的位置。
去年是从“小药乡村”东面沟里下来的,那高天流云的美景,记忆犹新,让人忍不住瞅向那美丽的山谷。队长见状,淡淡地说到:今天赶时间,我们就沿药乡公路直行,上到“讲书堂村”返回,说罢,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
公路行走平坦舒适,但无遮无挡,炽热的阳光很快就让众驴难以承受了,加之一路狂奔,几乎没有休息,到达药山林场驻地的时候,众驴个个一脸的疲惫。尽管如此,但却无一人喊累,没有一人提议休息。此情此景,让人好生感动,俺知道,这一路,众驴都在为俺着想,为俺一路狂奔。
高大的水杉树荫下喝口水,看看表,队长又催促大家赶路。队长说:公路上太晒,我们还是走森林小路吧。说罢,立即起步前行,下公路拐向了北面山坡小路。十几分钟后,小路尽头出现了一栋房门紧闭的废弃别墅。进入别墅院落,小路戛然而止,前行失去了方向。看地图轨迹,路就在别墅一旁,老李等几位驴友迅即围着别墅四周搜寻,但找来找去,均未发现可行的线路。着急的队长立即亲自出马,大步向别墅右后方走去,谁知刚走几步,咔的一声,一块踩断的木板,就将队长的腿击打的鲜血直流……
别墅内无路可走,忍着痛,队长带领众驴退出别墅,重新寻找线路,终在别墅西面山坡的杂草中,发现了前行的方向。披荆斩棘,挥汗如雨,9.54分,众驴终于站到了山顶的水泥路面了,看到那鲜艳盛开的蜀葵花时,我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半,按时返程绝对有把握了。



走公路,越松林,穿“讲书堂村“,众驴仍然步履匆匆。从“讲书堂村”下返不久,天遂人愿,空中白云飘飘,远山含黛如画。见此美景,队长提议合影留念,众驴热烈相应,弯弯的山路了,定格了大家的美丽 ,也让这份一路狂奔的美好 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底。



11点,众驴畅行11.46公里,准时到达了返程地点,挥手告别的刹那,难以名状的感激之情,久久在心底回荡。人与人之间,都这样宽容、体谅、爱护、帮助,这世界该有多好!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