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周北极星神徽研究
——天子帝星伐永命剑
王德埙
摘要
良渚文明玉版文书,都有一个明显的夏朝北极星神徽。通过研究天子帝星伐永命剑,揭示北极星神徽的内涵:礼拜太阳。本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又叫周昭王含铁黄金龙雀剑,是3000年前周昭王(公元前995年即位)即位祭天时,由大宰代昊天授与昭王的法器。天子帝星星位的确定,是由太宰(邦智)根据天子即位的时辰,该时辰所在的星宿来测定。如本器姬瑕天子的星位即为參宿之三星“伐”。天子帝星伐永命剑的神徽图案包含一“北”字,此乃中国古代天文学一重要发现:周初皇室以“北斗星”立极;该图案不能解释为“饕鬄”,而是北斗星君的形象。此剑整体的设计构思是“天命所归”。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关于二十八宿起源的问题是国际天文学界多年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本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为周朝初年确定以北斗星为中宫,沿赤道祖成四个象限宫:即东宫、北宫、西宫、南宫,此四宫二十八宿紧密联系北斗星中宫。《史记.天官书》论证的五宫天文系统近乎完美地体现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的精心设计上。五宫天文系统因此得以从汉武帝时期上推到周昭王即位的公元前995年。剑鞘铭:北;昭王剑邦智安攵(zhi)參(shen)用兵以。剑右铭:子之小上扣佑剑左铭:捍八福,伐永命。周初皇室以“北斗星”立极;该图案不能解释为“饕鬄”,而是北斗星君的形象。
中:照王剑;左:双龙;右:双朱雀:
关键词
北极星、神徽、天子、帝星、伐永命、剑
良渚夏朝文明玉版文书,都有一个明显的夏朝北极星神徽:

(寒江雪博物馆藏品)
下面,本着“以物证史”的精神,通过研究天子帝星伐永命剑,揭示北极星神徽的内涵。
在祭太阳的仪式中,人们将北极星神徽(2)放置到玉琮上面,用玉璧(3)礼拜太阳(1):

(寒江雪博物馆藏品拓片)
一、周昭王黄金龙雀剑基本情况
昭王是中国周朝第四代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大旅行家周穆王之父。本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又叫周昭王含铁黄金龙雀剑,是3000年前周昭王(公元前995年即位)即位祭天时,由大宰代昊天授与昭王的法器。天子帝星星位的确定,是由太宰(邦智)根据天子即位的时辰,该时辰所在的星宿来测定。如本器姬瑕天子的星位即为參宿之三星“伐”。天子帝星伐永命剑的神徽图案包含一“北”字,此乃中国古代天文学一重要发现:周初皇室以“北斗星”立极;该图案不能解释为“饕鬄”,而是北斗星君的形象。此剑整体的设计构思是“天命所归”。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关于二十八宿起源的问题是国际天文学界多年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本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为周朝初年确定以北斗星为中宫,沿赤道祖成四个象限宫:即东宫、北宫、西宫、南宫,此四宫二十八宿紧密联系北斗星中宫。《史记.天官书》论证的五宫天文系统近乎完美地体现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的精心设计上。五宫天文系统因此得以从汉武帝时期上推到周昭王即位的公元前995年
昭王为有为之君主,他欲继承成康事业,立法纪治理国家,并继续扩大周的疆域,穆王时代的《史墙盘》,对昭王南征作了完全肯定的评价:“弘鲁昭王,广批楚荆,唯焕(壮美之意)南行。”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
昭王即位已57岁,加在位19年,则昭王终年75岁(李仲操《再论昭王在位年数》《人文杂志》1995:2)。
带剑鞘总长67.5公分,剑长64公分,剑格宽7.8公分,剑首直径6公分,剑柄长16公分,剑脊长47.5;用总重量2119.0克的含少量铁的青金制作。采用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到代。
该器凭其黄的色泽判断其含金量约为八成,含铁量约两成。物理、化学试验表明,剑身和剑鞘均含少量的铁:1、用吸铁石试验,有微弱磁性;2、滴镪水测试有微弱化学反应,应该是含陨铁之故。
3000多年前,铁是非常珍贵的金属,被称为“黑金”。虽然中国四、五千年前就有使用陨铁的记载(参见王德埙:红山文化陨铁牛魔王),但本器的含铁还是让人惊喜。
我们发现了3000年前的黄金陨铁合金,这是中国冶金史上的新发现。
用冰醋酸和酒精清洗。24字铭文由铸造和刻划两种方法构成。
剑鞘铭:北;昭王剑
邦智安攵(zhi)參(shen)用兵以
剑右铭:子之小上扣佑
剑左铭:捍八福,伐永命
来源:遵义收藏家张先生藏品。周先生出资邀我研究,谨此致谢!
A面

二、周昭王黄金龙雀剑纹饰研究
整个宝剑从剑鞘到剑身,乃至于铭文,就是一幅幅令人惊叹的远古天文物象示意图和解释。
北斗星君神徽纹饰如下:


(图引自《中国天文考古学》①)
为了明确地表明是北斗神徽,图案中间特别标了一个金文“北”字:

放大细节:

参金文“北”

、
等等。这在中国古代天文学领域应该算一个重要发现:周初皇室以“北斗星”立极;该图案不能解为“饕鬄”,而是北斗星君的形象。
中:昭王剑;左:双龙;右:双朱雀:

中国古代天文学将赤道周天分为四宫,并配以四象。“象”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最基本的重要概念。
本天子帝星伐永命剑以北斗星君配东苍龙,南朱雀。
东苍龙,辖角至箕七宿:

如图,苍龙为早期形态。
南朱雀,对应张、翼两宿:

《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雀。”司马贞索隐引《文耀钩》:“南宫赤帝,其精为赤鸟也。” 南宫赤帝金文亦称“南宫子”(《洹子孟姜壶》),为掌管南方朱雀星座的神。本器朱雀形态准确秀丽。
西宫白虎,对应參、觜两宿:
剑左铭:捍八福,伐永命。其中的“伐”,即周天子的星位所在。昭王征伐一生,也是上天注定。
北宫玄武,对应虚、危两宿。本剑唯此宫材料没有出现。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关于二十八宿起源的问题是国际天文学界多年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聚讼纷纭,迄今为止,仍然悬而未决。夏鼐、新城新藏、Gustav Schlegel竺可桢、桥本增吉等国际学人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今天,本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明确地表明周朝初年确定以北斗星为中宫,沿赤道组成四个象限宫:即东宫、北宫、西宫、南宫,此四宫二十八宿紧密联系(冯时谓“栓系”)北斗星中宫:

(图引自《中国天文考古学》②)
《史记.天官书》论述的五宫天文系统近乎完美地体现在天子帝星伐永命剑的精心设计上。五宫天文系统因此得以从汉武帝时期上推到周昭王即位的公元前995年。

B面照片

夔龙纹饰:

中:昭王剑;左:双龙;右:双朱雀:

A面宝剑抽出:
剑身刻双龙:


B面宝剑抽出:

精美的剑首:

上图,内圈11星,外圈14星,亦表示为周昭王时期的星象图。
鞘口:

本器剑铭言天子凭之“捍八福,伐永命”,与其征战一生的经历相符。
三、龙雀剑铭文考证
剑铭摹写如下:

编码如下:

剑鞘图案文字:
剑鞘神徽图案中特别标了一个金文“北”字,如前文。
剑鞘主铭(铸造)
昭王剑
剑鞘铭
释文:邦智安攵參用兵以
剑鞘铭编码1为“邦”,参《伯邦父壶》同字。
剑鞘铭编码2为“智”,如金文
等。
孔子定位的君子之道,即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邦智”就是国家最聪明的人,也就是主持昭王即位祭天仪典的“大宰”。《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大宰,卿一人。”“大宰之职:以法掌祭祀。”
剑鞘铭编码3为“安”。《尔雅》:“安,定也。” 测定。
剑鞘铭编码4为“攵”,从后至。《说文.攵部》:“攵,从后至也。”音zhi。
剑鞘铭编码5为“參”,简化字“参”,音shēn ]。《说文》:“參,商星也。” 参宿有三星,此象形。《竹书纪年.昭王》:“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復設象魏。” 設象犹悬象。设立、宣布法令。《国语·齐语》:“ 管子 对曰:‘昔吾先王 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武 远绩以成名,合羣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 韦昭 注:“设象,谓设教象之法於象魏也。《周礼》:‘正月之吉,悬法於象魏,使万民观焉,挟日而敛之。’所以为民纪纲也。”有人认为昭王一生只有伐楚一事,误。
按《礼记.月令第六》:“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參中。”乃指即位时之天象。

(图引自《中国天文考古学》③)
显然,“攵參”是指參宿中衡石三星下面的三星“伐”。这就是攵,从后至的意思。《天官书》云:
“參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罚。” “罚”也就是“伐”。按剑左铭“捍八福,伐永命”,这个“伐”就是姬瑕天命所归的帝星之位。
其在天文学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引自《中国天文考古学》④)
剑鞘铭编码6为“用”。
剑鞘铭编码7为“并”,参《寿成宣鼎》同字。通“兵”,兵器(剑)。
剑鞘铭编码8为“以”,如金文

等。通“台”。台(读yí)。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为“喜悦”。
或为周天子登基志喜之意。
故此器乃天子之剑,祭天即位的法器,有权决定保国安邦等大事,相当于权杖,或指挥刀,不重实际的劈刺,故用黄金打造。
剑右铭
释文:子之小上扣佑
剑右铭编码1为“子”。这里指姬瑕天子“昭王”。
剑右铭编码2为“之”,如金文

等,是。
剑右铭编码3为“小”,如金文
等。
剑右铭编码4为“上”,如金文

等。
剑右铭编码5为“扣”,打击。《玉篇.手部》:“扣,击也。”
剑右铭编码6为“右”,通“佑”。
剑左铭
释文:捍八福,伐永命
剑左铭编码1为“桿”,参《子禾子釜》同字。《唐韵》古按切《集韵》《韵会》居案切,���音干。木名。《玉篇》檀木也。《类篇》柘也。
又《集韵》《韵会》居安切《正韵》居寒切,���音干。僵木也。
又木梃也。《前汉·尹赏传》被铠杆。《刘敞曰》杆,盾也。俗作栏杆杆字。(杆)《篇海》侯干切,音汗。木也。《正字通》俗杆字。
音gan。通“焊”,《广 韵 》:“下赧切,潸,xiàn,山開二上刪匣。” 音han。保卫:捍御。
剑左铭编码2为“八”,如金文

等。
按:“八”指八荒。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中国上古神话中,地球有六界,并有六种上古神兽守护,其中五行八荒界乃属青龙守护。《关尹子·四符》:“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 守护神:青龙 孟章神君,幻化之身一十二,尊名七宿苍龙,同白虎为道观山门二大神之一,五行八荒(所谓人间)界。
剑左铭编码3为“福”,如金文

等。
八福:八荒的幸福,即周天下的幸福。
案:西方《马太福音书》第5章提出过人的“八福”概念,今知中国周初的“八福”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八福”。
剑左铭编码4为“伐”,如金文

等。这个“伐”就是姬瑕天命所归的帝星之位,亦即天子在天上的位置。
剑左铭编码5字残,根据两面铭文相同,综合考量,释为“永”。
剑左铭编码6为“命”。
“永命”出典;盘庚迁都语云“天其永我命于兹.”;《尚书》蔡传:受天永命。“永命”后来成为中国道教的重要概念,有《文武帝救劫保生永命新经》。可见,昭王天子剑所拥有的征伐之权,亦为天命所授。
从“受天永命”的话语来看,该天子剑亦为昭王即位时大宰所铸所授之器。
注: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68。
同上页372。
同上页422。
同上页437。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