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八•一”精神感召下的“杨士民•济州上城•精品书画展”
王长鹰 邵 征
2024年的“八•一”注定不同凡响,而“八•一”精神感召下的每一个日子,也必定波澜壮阔……
此时此刻,也就是8月3日(周六)上午,承载着“八•一”精神的神圣之威,著名书画家杨士民先生的“济州上城•精品书画展”闪亮开展……
不能不说,这既是济宁经济正悄然起飞的一次预演,同时,也是一位有着家国情怀与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的中国艺术家的有备探索……
探索一位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动力究竟来自何处?探索一位中国书画家的使命应当奔向何方……作为一名中国的艺术家,杨士民先生无疑在深思熟虑后给作出了他最好的回答:
那就是把一个“中国艺术家的个体命运”,深深融入到“大国崛起与中华复兴的大梦想与大运势”中去,在方兴未艾、高潮迭起的“一带一路大格局”中,去挖掘潜能和施展才华,让笔下的一花一草,一梅一菊,一川一岭……都饱蘸中国元素与华夏气派,去服务中国的“一带一路”,去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兄弟国家和兄弟民族创造美好与创造价值……
但了解与熟识杨士民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最爱“画”的是“鱼”,也由于他对“鱼”的酷爱与钟情,使“他笔下的鱼”,不仅走出了“河岔沟壑”与“浅塘深渊”的羁绊与束缚,而且经了“心的滋养”与“梦的眷顾”,在“灵”与“肉”的双重历练下,似乎陡然跨入了“鱼跃龙门”的边界,有了“近乎神性的灵魂”……因而,他“笔下的鱼”,便从“简陋的书斋”游入了“书画的庙堂”,也从“济宁的粉壁”跻身于“高远的他乡”……但,这或许只是他的一个梦!
杨士民先生显然还有诸多无穷无尽的梦想,譬如,他想让“微山湖的鱼”游进“青岛的海”,让“大陆的鱼”游进“深蓝的海”,让“中国的鱼”游进“世界的海”……让每一位中国艺术家的报国热情与赤子情怀,都能通过扎扎实实的艺术功力绽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去服务民众与探索未来!
或许,从拿起画笔的那刻起,他并未想着要成为一名画家,——“画鱼”的“画家”……而当他握紧了那管画笔,神奇的一幕却无师自通地奔涌而来:
他不仅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画家”,而似乎更像是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战士”,有欣赏的地方就有他的画作,有困顿的地方就有他的力量……他最大的渴望,就是要用“他的艺术”,为需要的人们去雪中送炭;他最大的快乐,就是要用他装在“艺术中的力量”,去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坚强”!
此时此刻,站在济州上城宽阔的画廊里,欣赏着被南北两侧精品瓷器赫然烘托着的杨士民先生的一幅幅精品力作,有他最最钟爱的“梦中的鱼”,有他“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又是山”“三界过后”的“草草木木”……
那是他埋在记忆最深处的童年少年,也是一位艺术家在浩瀚星空中寻找自我坐标的成长,是唐代那个叫李白的大诗人曾安居乐业数十载的古任城的缩影,也是一个民族筚路蓝缕、滴水穿石、厚德载物品格的伟大写照……
看着眼前的一幅幅书画精品,笔者忽而想起几千年前“庄子与惠子”对话中的那句名言: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是的,无论文学创作还是书画创作,在别人眼里,或许都是苦而又苦的“难事儿”,但透过杨士民先生的画作,我们又不难看出,没有“苦而又苦”的拙熬与奋进,就不可能迎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境界”与“大欢乐”!
2024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