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王玉瑞 中华 陈先俊 豫东坷垃头 语溪河 冯金斌 思北 老远 耿兵 陈从仁 翁堂明 项玉友 李旺兴 王其润 张霄
向日葵森林
文/王玉瑞
父亲的向日葵漫山遍野
我也在漫山遍野地成长
向日葵从种子出芽长叶长茎再长再长
很快就淹没了我脚过了我膝齐了我腰冒过我头
它们就长成了我的森林
森林里有小花小草小虫小鸟
还有小蜜蜂花蝴蝶飞舞盘旋
它们都成了我的伙伴
很快向日葵长出了花蕾开出了黄花瓣长成了大脸盘子
我天天在森林里穿梭着很快乐
直到收获季节 我看到了父亲的笑脸
我也笑了心里在想
明年,我还要漫山遍野地成长
望天
文/王玉瑞
走进白杨树林 我没有别的念想
我就望天
白杨树冠们组成了天王的阵势
审视我
我和他们沟通 我谁 谁叫什么
他们赐我一脸雨珠以示认可
我释然了
天知道了我是个好人
据说
他们还可以赐予鸟粪
两个月亮
文/王玉瑞
昨夜有两个月亮
一个是月亮
一个是你幽怨的目光
你的目光黯淡
我知道是对我的埋怨
我的承诺被一场酒烂醉
想不起你还在等待
所以你幽怨的目光
像一个月亮
听雨
文/中华
今天只能在楼窗前
听雨 看雨
在这个季节反常的气温中
翻动书页里的回忆
有时要借助灯的光亮
书里书外都是虚幻的身影
有许多局外人也在其中
故事有些俗套
却又有许多反常的鸟鸣
浮着茶叶的水杯
飘逸着故事的芬芳
看那些自欺欺人的文字
变成了口号飞舞
低头提笔 雨还在下
我听到了
落雨中带来的歌声
看到了云层裂缝中露出的光
过一会儿
雨又下了起来
河送雨水去远方
文/中华
一场雨的自暴
被一条河的宽容消失在远方
流淌的疲惫
犹如明亮的镜面一动不动
雨后的河水
面对着蓝天寻找答案
堤柳的摇曳
习惯地指引着远去的方向
河边长椅上
始终空白着预报的准确
流淌的柔软
冲击了许多高强的硬度
河水两岸的时光
苇丛的绿色
讲述着鸟巢里孕育的故事
河水的歌
总是在被迫拐弯的自由处
重新唱起
一截柳枝搅起了河曲
文/中华
又一次来到河边
是生命中这段时间习惯的重复
河水映着天空
河水打开的心映着寂静
沿河堤的垂柳漫步
听河水泛起
赞美两岸风光的乐曲
哗啦啦的音符
随河水流淌奔向远方
每天的重复
让我渐渐触摸不到
青年阳光的肌肤
适度的悲凉
在河边或许有多种美好的解释
河边寂静中的沉思
有时出现空白
此刻我会用两岸的美景添加
让空白的凄凉变得美好
流水无言
我用一截柳枝
搅起了河水流动的乐曲
夏天的果实
文/陈先俊
仰望天空,静静地等候
我看到了一点嫣红
从绿肥红瘦的斑驳阴影里透过
微微的风拂过,裹着蝉鸣
在枝桠间荡漾
还有大圣嘴角流着的小河
几朵白云落了下来
宣泄着七月夏日的痴狂
圆圆的,润润的
水分和清香在空气中流淌
阳光蘸着明亮和金黄
抹在七月的每一个日子上
染红了整个盛夏
收获的是甜蜜的幸福时光
一生所爱
文/陈先俊
噙着泪水。在梦里哭着醒来
窗外还挂着半个月亮
寂静的夜,除了蝉与我一样
其它的全部禁声
点燃一支烟,吐着长长的烟圈
仿佛点燃的是自己的生命
一寸一寸缩短
胸口有隐隐灼烧的痛
离开三十多年,只在梦里
浮现出生我养我的地方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乡音
村头那棵老刺槐
在风霜雪雨里细说儿时故事
虽说梦里时时迷茫
看不清未来,但心里明白
你就是我的一生所爱
丑角
文/陈先俊
人生大戏,谁都在演绎
生旦净末丑妆点岁月春秋
有人说我愿做大家的敲钟人
有人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喜怒哀乐,诙谐幽默
脸上的白粉
紧紧抓住观众的眼光
吹拉弹唱,演奏酸甜苦辣
粉墨人,台上难辨真假
演着。有时会忘记
自己到底是谁
插科打诨,走向另一世界
可有几人能懂
流泪的心
欢笑的背后,在暗自疗伤
过程
文/豫东坷垃头
一棵树燃烧着,屡屡光线安慰我
让我在树下好好的等
梦中的那只兔子
——感觉岁月静好
生活在锅内炖着
负责烧火的日月愿意无偿服务
我在一次次等待中
反复切换情境
然后适应
将以往的焦虑、欲望一股脑儿交出
像树一样燃烧
在等待中
闭目、睁眼、磨砺、复原
孤独燃烧久了,也能
取悦这个世界
那一刻
文/豫东坷垃头
一条小径抬着我们
爬山
一颤一颤的山水一闪一闪的春光
我们醉了
你摘一朵嫩枝上的吻给我
我掬一海的情送你
我们渐渐地被清幽淹没
仿佛停止呼吸
当我们苏醒,今是何年又是何地
你扶着孤独
我拄着苍茫
不知何时爬到山顶
暗香
文/豫东坷垃头
有一种圣洁谦卑到墙角
低调得没谁在意
但它的暗香,时刻让单纯的人
走上前去发呆
雪为它制造了平台
这样诱人
甘于诱,惑甘于
被诱,这就是活的意义
又一场雪
上帝为我们送来了花种
在变化与变通之间行走
文/语溪河
有些脸面的门板
被拆下来
当成了床板
有些身体余温的床板
打磨成了
刀下的菜板
有些味道的菜板
成了剁木的
能做肉夹馍的案板
这些板子全是木头
木头可以当柴火
最后烧了一俱棺材
所有的脸 余温
以及那些菜的味道
都成了人间烟火
夏之荷
文/冯金斌
轰轰烈烈的绽放,
是小荷尖尖。
出于淤泥。
人如夏花,
把你的倩影,
就拟将成一支荷。
亦踩影亦踏水,
荷绽放着整个盛夏。
这湖光那水色,
一支荷裹不住美,
还有一颗躁动的心。
是心跳碰撞荷,
还撑着一方水天。
面前的稻田,
变成月下的荷塘,
角逐相思与爱,
奈何荷结成莲蓬,
一茎荷香就溢来溢去。
夏之花
文/冯金斌
大话夏天和世风日下,
一树繁花欲言不止。
我穿过了葱郁和绿荫,
收下烂漫,
就与花有点相似。
满是偏爱与执着,
却漏下了我的乡愁。
浸染着时间,
原来我是这样被花芬芳。
走路带风的气场,
对夏天讲述花的呓语。
一次次成为花前的人,
忘了不少的奔波,
暗自窃喜命中注定的缘,
月下的独白和深情,
就与我对应一座村庄。
是爱咀嚼过的花,
夏天就有了野性与情趣。
夏之影
文/冯金斌
于案山作跋,
膨胀的夏天,
就长出了莲蓬,
我恍惚的梦被绽开。
流经的风情,
勾勒出月下弄影。
好生独孤阅湖,
迭起的影,
绊着哪一个情思?
那波纹的湖水,
回旋着浅浅的清秀,
像延绵一种心境。
是美与爱的伶仃,
扯疼我日夜的神经。
那么多的颤抖,
都给予生命:
心心念念,
已是半醉半醒,
一些留白被拥抱了。
那个冬天
文/思北
雪花在北风里
小心地试探了一会儿
便在屋顶筑起了巢
炊烟卧在一片白色里
像患间歇性哮喘的母亲
忽而张目远眺忽而缩紧身子
父亲离世后
阳光便和小院玩起了迷藏
冬天的路从小院延伸到村口
村外的小河,水藏在冰下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听到
河水一直没有歇息的流动
我从河流的尽头逆流而上
已错过了太多
生怕再次误了行程
灰尘组合的世界
文/思北
所能见到的
雾霾,街道,车轮
都是表象
是结冰后永恒的灰尘
灰尘组合了这个世界
只给人类留下两个洞口
一个哭着来
一个被哭着去
时间是寂寞的陪伴者
高贵和卑微
一旦活动结束,就会
被时间封存或慢慢消融
旷野之人
文/思北
失散多年的兄弟
突然传来消息,捂住
有关他早已死去的传言
给衰败中的城市
注入一缕如风般的梦
走不到边的草原
碧草和天空分不清边界
羊群和白云自由换位
他说他喜欢数羊群
也喜欢数白云
我知道他早已和我
不在同一个世界
在万事缠身的人间
我多想抽出身来
如他一样落草为寇
会飞的蚂蝗
文/老远
出生于水
成长于血
取乐于汗和泪
依附于泥腿活着
忽一年泥腿洗尽腿上的泥
顺风而远航
成为东南西北的跑腿
这一跑不知何处是尽头
从此断了吸源的它们
乘机展翅高飞
又落在跑腿们的周围
开始再操吸的新业
旷野中的玫瑰
文/耿兵
当一场篝火 将一切燃尽
可曾有一些错觉
被深深掩埋:
摒弃了黑夜的冗长
摒弃了那些深奥的哲学
在夏夜的塬垅上
将雪莱或者是普希金情诗中那簇玫瑰放出来吧
不要让它久久地站立
在肆无忌惮虐的风中
饱受冷风 尝尽苦雨
在无情的闪电中
灰飞烟灭
不要让这些无辜的花朵
接受世俗的挑衅
像鲜血溢满的伤口
还透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还在接受着月光的呵斥
今夜 星光轮转
而我只能轻易就范
向人间
弃戒投降
野花
文/耿兵
当我 再不能从旷野中
指认出那株野薇
我虚空的手掌 早已聚满了雨滴
在这个荒凉的村落
谁在彻夜的雨水中盗走一切
我看见苍穹里的繁星
正从一条河床上
搬运着苦厄与灾难
众多的蝴蝶
是隐藏于河床上空的幽灵
在迭宕的梦境中
一步一趋
宛若晨风中肆意绽放的玫瑰
却终飞不出
梦的河床
当所有的唏嘘击碎夜的完美
我终将用一副陈旧躯壳
迎接这满山野花
倾听
文/耿兵
忘了 我给你的那只风铃吧
如同遗弃
一场奔赴春天的雪:
我只能在幽暗的冬夜
倾听北风谱写的挽歌——
将爱葬送
将狭隘的人间写得尽善尽美
送我一枝玫瑰吧
我将在这无人的静夜
在它馥郁的花冠上
深深镂上你的名字——
像秋风中辞别一位剑客那样
仰天长啸
最后愤然离去
在去意不定的向晚
请赐我一枝陶陨
这一生的颠沛呵
只有你才配得上倾听
白玉兰
文/陈从仁
白玉兰开了 开得像雪一样洁白
碗口大的花 又像驿动白云
站在风中 与一簇簇绿叶相拥
雪似乎是你前世的情人
但你的心 不会像雪一样融化
飞来戴胜倚你高雅
总在你面前嬉闹挑逗
收取你的烂漫 你的柔情
还有一瓣月亮心慰籍
潜伏纯洁的爱 借用你在春天里释放
阳光里沐浴 风雨中成长
夜是你沉睡的梦
怀抱银河里璀璨星星
痴等南来燕子的呢喃
清晨回报于你一树树芳香
深根沃土 吸取大地雨水养份
愐怀寒冬苦难孕育
一树树芳姿在春天里涨开
像一个个风约绰姿的少女
把美丽和柔情去兑换春天的诺言
故乡
文/陈从仁
从斑驳月亮影子中化出
扭头回望 从心底闪出一道重光
像姥姥一面镜子
照出被秋霜染过的银发
老屋上饮烟 弥漫着故乡的云
仿佛还能听见
父亲犁田鞭牛的梢声
仿佛还能嗅出
母亲用泥土翻出的芳香
菜园里蔬菜瓜果豆角
能飘出土灶锅挺香的野味
小河里溢满了星宿
乡愁在夜里放出淡淡茶香
那棵歪膀子槐树里长满了故事
总是怀恋少年 中年和老年
阔别多年 故乡脚步已离我远去
燕子为我探路 从异乡到故乡
脚步挡不住万丈旅程
但唯一能听出乡音的
是老槐树上那只窝在梦里的喜鹊
能准确地呼出我的乳名
泥人儿
文/翁堂明
捏一团粘性的黄土
一个个泥人便聚集在大槐树下,好像一个土制的家族
仰望着天
此刻,树枝上鸟儿的叫声和以前一样
池塘里的波纹也和以前一样
现实是一群孩子给予
另外一群孩子不一样固定的表情
那时的父母都在田地里记着工分
那时候我们的身体都有黄泥巴的印记
天空一片混浊的状态
只是那时候雨水特别多
我们都淋在雨帘里
而所捏的泥人在黑夜的雨中都钻进各自的土中
坐在母亲垒的土墙上
文/翁堂明
什么声音都没有,在迟钝的感官中
我坐在庭院的矮墙上
看头顶白色的槐花一朵一朵落下来
好像母亲病榻上的语言
寂静,一伸手就拧出水来
仿佛一朵花代表一滴水
仿佛夕阳不仅照在我身上
也笼在整个槐树上
古寺
文/项玉友
寺庙,即有钟声
山谷的晨雾,有轻微的晃动
你能否推开那层云雾,于梵音之中
听出一日安宁
——
寺前石阶上的日影
就用一种斑驳,罩于你的一生
有时推心见色,有时灭色见心
见与不见,葛藤与楸树
始终作一世缠绕
入秋
文/李旺兴
秋日,晨曦缓缓铺展
稻黍,鲜蔬,长草,虫子
该长出的已长出了声音
不长的
大半身埋入泥土
锄头还欠一锄
薄雪
风过养老院
文/李旺兴
一群孩子举着雀声
顺从溪流而下
江湖激荡
无数幻想的浪花
止于一片枫叶
黄昏从瓦角开始
一条黄泥路
引向山半的安宁
拐杖
文/李旺兴
忧伤拐过城火
蘸着乡野的空旷
散落白桦树的秋后
像月亮做的拐杖
撑着一个个村落
风来
一摇一晃
七月
文/王其润
夏日湖塘,摇一叶小船
扒开层叠的荷莲
七月说,轻些,再轻些
我正在开花
房檐的葡萄架上
浑圆的粒儿挤成团
倒挂着
已褪去了成长的青涩
七月说,不信就请摘一颗
世上,最美好的时刻
就是酸与甜混搭
七月,从不说过头话
熟悉的路口
清风吹拂你的裙袂
恰巧拦住我迟疑的视野
未知数
文/张霄
未知的规律中,我活着
出现了许多新鲜的,和不新鲜的问题
热爱,与不热爱
只是习性上的认知
维护好,赞赏他的自然属性
似钦佩的
如果多视的感觉在里面
黎明会醒出光,和彩霞
照耀万物们,来生存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诗社发展,发放优秀者奖励。个人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编委会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顾问:练立平
朗诵部长:大河
朗诵副部长:吴霏
形象大使:一溢雅阅
策划:樱子
主编:中华
艺术指导:雪城
艺术顾问:芊芊
投稿加社长进群: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