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温暖人间
————浩然杂谈
文 // 杨浩然
长久以来,我对有些事情却总觉得费解,不论个人,还是集体国家,常常对外友好,对内自己人却不善待,甚至苦了自己和自己人,却讨好外人,难道是熟人不比生人吗?倘若偶尔贵客优待,另当别论还有情可原。
人人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都希望把自己活成喜欢的样子,把生活调成自己喜欢的频道。能左右生活的只有你自己,有好心态,好心情,好运气,让幸福离自己近一点多一点。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善待自己和自己人!
但是可是可但是,很遗憾成年人宁可苦自己,宁可苦家人,却对外人出乎意料的好!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的人,普遍有这个传统。尤其家里来了客人,倾其所有热情招待。八零后的人还有这种精神,九零后还勉强,而不像零零后们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躺平啃老却不知感恩。
今天散步,和同龄朋友谈起九十年代之前那些人,生活苦不堪言,吃不饱是常态。这位朋友说,他家人口多,每年春天还没过完就去亲戚家借粮食,能借到十斤二十斤粮食就不得了,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挨饿,最困难的是没有油吃,吃糠咽菜,那可不是蔬菜,是吃难以下咽的野菜。即使孕妇,直到孩子出生之际,还要在农田劳作。交公粮,农民都要把最好的粮食如数交给国家,给城里人吃,却无法有退休待遇。善待给国家做出贡献的广大农民,是政府该落实的,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我是个比较传统之人,热情好客无可厚非,但是我更注重亲情友情。且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选择性强,但不失灵活,对自己人好是优选项。
善待亲人。请做到把父母当领导,请把对象当情人,才能遵从内心,问心无愧。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多数人对自己家人漫不经心甚至恶语相向,而对于单位领导,对于陌生客人,却客客气气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特别在单位里,对领导巴结讨好恭维,比亲爹娘还亲。中国普通百姓也是对外人好的很,却对家人漠视,态度恶劣,戾气太重的大有人在。比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兄弟姊妹之间,常缺乏必要的尊重,而对于外人却格外重视,这不是欺熟吗?
我们当地有个张县长,就是个无耻双面人,媚上舔腚,平时对父母对兄弟姊妹非常抠门,为人不耻!前年他母亲去世了,好多人来吊孝,办完丧事,开始分余下的礼金,就跟他农村的大哥说,余下三百多万元,可都是他的关系看面子送的钱,他高风亮节大度地分给大哥五万元,余下的归自己,还说以前大哥家有事累计借了自己四万八千块钱,扣下后,大哥拿两千元就清账了。大哥也无奈啊,因为自己的亲朋都穷,也没随多少礼金。这件事全县老百姓就陆续传开了。
去年张县长被双规了,他银行没存款,却在家里查出七千四百多万的现金,还有九十多部新手机,有苹果三星华为各种名牌的,贵重物品更是多的数不胜数。通报说他给上一级领导送礼就六千多万元。他老家的村邻说,他以前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回家也不舍得花钱,很节俭。他老家离着城里有十几公里,他即使回趟老家,却骑着车回去,见了乡亲态度和蔼可亲,满脸堆笑!他大哥常年有病,用了个老年手机,机壳屏幕都裂了,用胶带粘着,张县长那么多手机怎么就不舍得送给大哥一个呢?
他无非就是塑造自己成一个清正廉洁的形象。他貌似很节俭,自己穿的也很朴素的样子。我对这种人都懒得评价!
当今还有很多的年轻人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却对自己养的宠物狗,比儿子还亲,定期给狗洗澡,买狗粮买狗服毫不心疼。挣钱自己花光,从不考虑给父母一点。我的一个朋友,他有两个儿子,都过了而立之年,在外打工,俩儿子对家人截然相反,大儿子工作十几年从来没有给父母拿回来一分钱,他虽然没结婚,可是换了不知多少女朋友,估计挣钱都谈好女人了。二儿子却每月留下必要的生活费,余钱给母亲寄来存着,所有节日和家人生日,他都发去红包,他还给年迈的奶奶家里安了摄像头,每天都能看到奶奶的生活状况,他每天让社区超市里给奶奶送去需要的青菜肉类蛋奶等生活用品,他转红包给超市。怎么亲兄弟俩,差别就这么大呢?
善待自己。看到好多报道,父母含辛茹苦不舍得花一分钱,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有个父亲,为了给自己儿子凑大学学费,白天打工,夜里还去打短工,甚至偷偷去卖血,送儿子报到的夜里,为了省钱不去住旅馆,蜷缩在学校的凉亭下迷糊一宿,虽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苦了自己。后来这位父亲得知自己得了胃癌,却把辛辛苦苦攒下的钱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子付首付,担心治病花钱,给家人增加负担,自己喝农药死了。成年人是否更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呢?可悲的往往是,父母含辛茹苦,把心给孩子吃了还嫌腥,对于丧失良心的子女,这样的无私奉献何苦呢?值得吗?
善待国人。政府不要谈好外国人,不给外国人超国民待遇。自己国民优先,才能扬眉吐气,昂首挺胸,做站起来的中国人。
我看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回应发福利一事说,我们不剥削本国人,更不会像某些国家和地区一样,委屈本国民众去讨好外国人。
我看过一则报道,苏联时期,苏联政府给非洲黑人留学生以超国民待遇。结果那些黑人就觉得高人一等,经常对苏联女性性骚扰甚至强奸,国家政府却百般讨好黑人。 俄罗斯青年将满腔的怒火发泄到这些抢夺他们女性的黑人留学生身上。非洲留学生“耍流氓”是俄罗斯人对赫鲁晓夫国际主义发泄不满情绪的一个引爆点。苏联政府可是想要以优待黑人来把自己装扮成为“政治正确”的楷模。非洲留学生们声称苏联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都不允许他们自由谈恋爱。当年苏联花高价引进黑人留学生,本想着证明自己的优越性,结果一些黑人留学生在得了好处之后,却翻脸就说苏联人是“最坏的种族主义者”。这个消息传到赫鲁晓夫耳朵里的时候,差点没把他气死。经过这件事后,苏联开始清退非洲的留学生,并在档案里给他们写下纪律性差的评语。让非洲人来到苏联学习,是苏联拉拢非洲的一种手段,然而之所以会闹到后来匪夷所思的地步,苏联人自身的傲慢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忍无可忍的苏联决定采取强硬措施,将那些不学无术、品行不端的黑人留学生,强制遣送回国。而这一举措也代表着,苏联试图拉拢非洲国家的“手段”宣告失败。原本能够获得双赢的“手段”,最终却以如此尴尬的局面告终。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如今的俄罗斯对于非洲留学生问题可以说是十分的谨慎,不敢再轻易引入大量非洲留学生。
这足以说明,一味的优待是不可能收买得了人心的,某些人不管你怎么优待,他们也是不会感念你的恩情的,搞不好还会反目成仇。目前广州的黑人已经数量惊人了。我还看过,日本是基本不允许非洲黑人定居的。山东大学因为给非洲黑人留学生安排学伴的事件,大学校长和书记也被国人骂的要死,骂的好。
而对于中国那些不说人话出馊主意操弄老百姓的公知叫兽砖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好的办法。叫主张给他非洲黑爹安排学伴的书记校长,叫他家女人都去当黑鬼学伴。叫主张退休十五年之内不领退休金的叫兽停发工资喝西北风。这类坏种,层出不穷,本质就在于他们不是劳动人民,他们有丰厚的工资,有任意挥霍的医保,他们不是愚蠢,貌似替政府分忧解难,实则心肺烂透了!他们极力反对的,正是他们享受的特权!我们的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初心使命!无数的革命烈士奋斗的理想,就是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善待烈士,善待他们的后人,全社会,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忘先烈,才不会迷失自我!
我不是民族歧视,看着黑人就从内心觉得恶心,实在不理解中国女性嫁给黑人,就那么犯贱到家了!只有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待任何人都不卑不亢,对于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坚决的打击,唯有如此,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当我看到那个中国撤侨的电影,就无比激动自豪,看到国内农村脱贫攻坚的宣传就由衷温暖。善待国人,惠民富民,才是英明的政府。
没有人和生活讨价还价,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生活的美好,在于日常的欢喜和状态,努力让自己和自己人过得幸福,我们没理由懈怠,没理由不担当,任何心灵毒鸡汤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岁月静好,都是有人负重前行。努力改变思想,不要过于苦了自己和自己人。特别家里有孩子的,万勿娇惯溺爱,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善待亲人且养成习惯落实到行动,不要私自冷漠。
个人、家庭、国家,唯有善待自己,强大自己,才有尊严!这是原则问题,底线问题,态度问题,核心问题!不善待自己,就是糟蹋自己!不善待亲人,就是无情无义,家和万事兴!不善待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整天研究对付人排挤人,就会寒了人心,留不住人才,政府却养了一群酒囊饭袋马屁精。
我呼唤和渴望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态环境,有被善待被尊重的人间温暖!
(文中图片为作者提供)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