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三中“山大边诗社”专栏之七
编者按: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南留下了众多景观古迹。长清孝堂山的东汉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的汉代石刻画像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位于长清的灵岩寺,唐代曾为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寺内40尊泥塑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在七百多年前还有人把济南秀美景色画入画中——被誉为元代文人画代表作的《鹊华秋色》就是其中一幅。画中,两山相对,鹊山漫圆,华山高耸,树木茂盛,秋色凝人,大气古远。一幅画让人记住了济南,记住了华山、鹊山……更有大家把这些美景很早就写入了诗文里。此外,让济南人引以为豪的,还有甲天下的众多涌泉。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赞曰:“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为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众泉喷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观,成就了济南“泉城”美誉。更兼泉水汇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济南风光秀美如此,也就无怪古人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有心长做济南人”了。
泉,心归处
八年级九班 孟想 指导教师:杨微
人类的本质是流浪,
于是我来到一泓清泉旁。
人群熙攘,过客来往,
尘世的嘈杂到这里荡然无存。
阳光浮动,绿影斑驳,
自然的歌声于这里尽情唱响。
蝴蝶起舞,斑鸠啁啾,
生命的花苞在这里悄然绽放。
歌声被唱响,花朵在绽放。
倒映在清泉中的柳枝,
拂过了历史的回忆。
逍遥在清泉中的鱼儿,
游过了生命的青春。
人类的本质是流浪,
但你是我心灵的至归处。
你是我此生未完成的诗,
难以忘却又无法割舍。
教师评语:阅诗如聆歌,泉水流淌中是少年的畅想。于现实中幻想,于幻想中流浪。是流浪,也是追寻,寻泉、寻梦、寻心归处!
诗画泉水
八年级九班 陈诗语 指导教师:杨微
七十二泉,恰如诗画,
流淌在济南的大街小巷。
四大泉群,各有千秋,
似在低吟浅唱欢乐的诗篇。
你瞧,那喷涌而出的潺潺流水,
似诗般歌颂济南的风光,
如画般描绘济南的繁荣。
古今多少事,尽在泉水中,
文人墨客醉,诗韵悠且长,
那汩汩清澈,汩汩温婉,
是自然的馈赠,是生命的活力,
更是泉城的宝藏,如诗如画!
教师评语:小小少年竟能于泉中感受到文化的悠长、历史的厚重、生命的力量,泉滋养我们的身体,亦滋养着我们的灵魂,是宝藏、是诗歌、是画卷......
颂泉韵
八年级九班 段帧涵 指导教师:杨微
汩汩甘冽的泉水
静谧地,流淌在这古城中
泉声掺几缕墨香
勾画出一座城的诗韵
清泉喷涌不息
千年文脉不尽
淙淙流水
洗净时光微尘
涟漪中,泛起一抹诗意
在这方古典中永恒脉动
漱玉泉畔
孕育出千古才女
灯火阑珊
道不尽二安妙笔
一脉清泉
映出古今风雅济南
一池碧水
透出千年浓重诗韵
教师评语:大气悠扬,汩汩泉水中听到的是小小诗人的吟唱,是对济南文化的颂扬,每一句诗都如同泉水流淌着生命力。
泉城,诗颂
八年级九班 申梓萌 指导教师:杨微
流水潺潺,是古城旧巷流淌的音符
汩汩泉花,是粉墙黛瓦告白的情话
甘泉聚河,百水汇湖;湖心倒影,留存古韵
千佛山巅,古树参天,藏匿静谧禅意
亭台错落,高低有致,倾泻万缕天光
黛翠环山,俏荷育灵;碧色藻荇,一隅风光
易安醉酒,误入藕花深处
金戈铁马,梦回吹角连营
风华与变迁,浑厚与质朴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
带给她诗画写意的底气
赋予她邂逅文人墨客的秀丽
我想我脚下的这片土地
历经千年,留住了传承的诗韵
也萌发出,新生的诗意
教师评语:跟岁月去见一座城,古道巷陌,青黛瓦墙。千佛山巅,仰参天古木,大明湖岸,观月影漾漾。时光变迁,草木邂逅山川。花木芳香氤氲,千年诗韵潺潺。
泉中诗韵
八年级九班 刘梦桐 指导教师:杨微
听,山河把春风酿作千言万语
吹过旧人故里
吹过草木散发香气
吹过阳光跳荡斑驳树隙
看,山水间碧柳微漾
细水长流中鱼虾闹
乘一尾小船
划入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意里
谈,辛弃疾的灯火阑珊
李清照词中藕花映日
郭沫若诗赞古老都城
老舍描绘月色河塘
泉水汩汩流诗韵
像风一般抚慰生命
像诗一般滋养万物
像血液一般融化在我们心中
教师评语:一叶芙蓉落入细水长流的潺潺里,层层涟漪里交织着易安黄花簌簌,汩汩泉水中回荡着稼轩的的卢长吟。春风穿过古巷,藕花深处,有妩媚青山。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