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文化】全域紧寻烈士线索!原福清县音西公社人林金桂
日前,网友“星辰”向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林秋明发来短信称,他无意中看到一段介绍“重庆铁道兵烈士陵园”(又叫三汇康佳烈士陵园)的短视频,至今仍有10位烈士没有亲属前去认领,其中一位是原福清县音西公社人林金桂。
昨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纪念日,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正式开启“英魂早日归故里”公益活动,希望通过知情人征求林金桂亲属的线索。
据史料记载,1964年,中央发出建设大西南的号召,决定修建襄(樊)成(都)铁路。1968年初,先修渝(重庆)达(县)铁路。1969年底,襄成、渝达两线合一,称襄渝铁路。该铁路东段为鄂西北丘陵低山区,中段为秦岭巴山区,西段为四川盆地丘陵区,横穿武当山、白云山,走经华蓥山、中梁山,在仙人渡、旬阳、紫阳三跨汉江,九跨东河,七跨将军河,三十三次跨后河,在北碚跨嘉陵江。沿线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悬崖峭壁,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全线桥梁716座、隧道400多座。
当年出于保密需要,全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个师及地方民兵参与建设。由于任务艰巨,施工条件差,加上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物资缺乏,施工初期,所有物资主要靠肩挑背扛。因此襄渝铁路被列为铁道兵“可圈可点的七大工程”。
为了纪念因修建襄渝铁路渝达段而牺牲的17位烈士,有关部门决定于1969年建造“重庆铁道兵烈士陵园”。该陵园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康佳村,占地2000多平方米。2008年,重庆合川区政府和牺牲的铁道兵所属部队对陵园进行了重新修缮。
据了解,埋葬“重庆铁道兵烈士陵园”的烈士共17位,年龄仅最大者42岁,最小者才19岁。原福清县音西公社的林金桂出生于1948年5月,为第6师26团3营12连战士,1969年12月5日因车祸牺牲,年仅22岁。
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希望林金桂亲属或朋友看到本文后,与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福清侨乡报》记者林秋明联系,手机:13615018377。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福清侨乡报》将进行跟踪报道。
林秋明,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福清市非遗研究会会长,青岛科技学院研究员;福建省老字号协会、福清非遗保护工作评委专家;福清市第九至第十五届政协委员、文史编辑委副主任、智库成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常务理事;福清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福州市“读书明星”、“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已出版著作42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