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旬老奶奶慷慨激唱抗战歌 》
作者 张道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9周年纪念日来临之前,欣闻南京理工大学家属楼有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奶奶,至今仍脱口忆唱200多首抗战歌曲。 孟夏之际,我们叩响了奶奶家的门铃。
大门打开,一位身材不高满头白发,身着《战时儿童保育会纪念衫》,腰杆笔直精神瞿铄的老奶奶紧紧拉着我的手,热情的迎请进屋。
环视四周,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铺着桌布的台子上摆放着好几本抗战歌曲集本。最令人感叹的是,从客厅的走道到各个房间的墙壁上,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照片资料,仿佛在向我们展示这位革命老奶奶一生坎坷的经历和那令人难忘的岁月。
听奶奶介绍,她从小出生在家乡四川。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父亲领着已怀孕八个月的妻子和六个孩童踏上逃难之路,路途中刚刚出生即夭折的小妹被丢弃,三岁的妹妹因无食裹腹饥饿而死,经历千辛万苦担惊受怕的父亲积劳成疾也病逝了。她和姐妹四人,被当时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收留。方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奶奶的眼睛里仿佛闪烁着莹莹星光,她的思绪又回到八十多年前。她回忆说:我们姐妹四人在保育院里呆了好多年,完成了小学的课程,后又升入初中。战时儿童保育会既教育孩子们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更是锤炼了我们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心。保育会经常参加抗日宣传鼓动等各项活动,尤其在这个期间,我和同学们学会了几百首抗战歌曲,那逃难路上家破人亡的凄惨经历,那童年就在脑海里留下恐惧悲伤的深刻记忆,那刻在骨子里面的国仇家恨,让孩子们唱起抗战歌曲都激情四射,义愤填膺,激起了我们要和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的决心和斗志。
这首如同讲述自己身世一般的《难童歌》:老奶奶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
日本鬼子的大炮,轰毁了我们的家乡,杀害了爸爸,又拉走了妈妈,叫一声死去的爸爸,哭一声没信的妈,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的老家。吃也不能吃饱,衣服也遮不住风,破庙里挤满了我们可怜的难童......
又一首《离家》唱到:
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流浪到哪年,流浪到何方,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已无处逃亡。哪里是我们的家乡,哪里有我们的爹娘,百万荣华,转眼化成灰烬,无尽欢笑,转眼便无声凄凉,说什么你的我的,为什么穷的富的,敌人杀来炮毁枪伤,到头来都是一样。
听炮声又响了,不知多少财产毁灭,看火光又起了,不知多少生命死亡?哪还有个人的幸福,哪还有个人的安康,谁使我们流浪,谁使我们逃亡,谁使我们国土沦丧,谁使我们民族毁亡。来来来,来来来,我们休为自己打算,我们休为自己安康,我们团结一致,适时抵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
奶奶一首唱完,接着又是一首《上前线》:
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你是黄帝的子孙,我是中华的裔胄,锦绣的河山怎任由敌骑践踏,祖国的遗产,怎能在我们手中葬送,走,朋友,我们走向战场,展开民族解放的战斗,走,朋友……
奶奶铿锵的语调充满了坚定,有些嘶哑的声音却充满了力量,又一首《保家乡》中唱到:
同胞们,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几十年练兵马,东亚称霸强,一心要把中国亡。九·一八,平地起风浪,一夜里领人马,强占了我沈阳,杀的杀来抢的抢,老百姓遭了殃,东北四省被沦亡。卢沟桥,二次动刀枪,强占了黄河北,又占我扬子江,南京杀人几十万,国都变屠场,哪个看了不心伤......
一曲又一曲, 一首又一首,老奶奶越唱越激昂,她又唱起了《武装保卫大武汉》:
起来,同胞们,起来和鬼子拼,他炸毁我们的工厂,他炸毁我们的家庭;起来,同胞们,起来和鬼子拼,他炸死我们的父母,他炸死我们的兄弟;只有战只有拼,才能死里逃生;起来,同胞们,起来和鬼子拼,他杀死我们的姐妹,他杀死我们的妻儿, 起来,同胞们,起来和鬼子拼,他强占我们的北平,他强占我们的南京,只有战,只有拼,才能死里逃生。拿起一切武器,镰刀,斧头,剪刀,锄头,鸟枪铁尺,土炮,保卫我们的父母姐妹兄弟,生命财产田园土地,武装保卫大武汉......
奶奶激动地说,我们战时儿童保育会的抗战演唱活动十分频繁,早晨起床唱,中午歺前唱,晚间睡前唱。开展宣传鼓动时唱,重要政治活动时更是大唱特唱。抗战歌声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激扬了各界民众的斗志者,鼓励了老百姓抗战必胜的信心,我们自己也从歌唱中不断汲取力量,精神得到深刻教育与思想觉悟提高。
奶奶不厌其烦的一首又一次的为我们示唱,神色之凝重, 目光之关注,声音之洪亮,歌词之娴熟,令我们大为惊叹,又万分敬佩。赶紧录制下来,作为珍贵的资料保存。听到动情之处,我们也情不自禁的和奶奶一起高声唱起了《松花江上》……
奶奶又语重心长告诉说,为了告诫我们年轻的下一代,决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每每只要有类似的演唱抗战歌曲的机会,她都会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的积极参加。有一次在网络平台上直播时,她一口气连续演唱了40多首抗战歌曲,受到了广大网友极大的关注和点赞。
奶奶又说,南京是日本侵华战争受难最重的城市之一,当年30万同胞惨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作为一个长年生活在南京的中国人,一定不能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
奶奶大名朱文华,她生于1929年,如今已96岁高龄 。她紧握着拳头慷慨激扬的对我说,我唱抗战歌曲已经唱了80多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那段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刻骨铭心牢记,决不让那一幕屈辱的历史重演。
采访结束,我走出九旬老人的家门,夏日夜晚已满天星斗。 朱奶奶她正是不停闪烁的那一颗吗?那星光原本是为了照亮自己,可是却不经意间,却照亮了整个世界。
保存了几十年的抗战歌曲手稿
朱奶奶带领我参观照片墙
朱奶奶演唱抗战歌曲
年轻时候的朱奶奶
战时儿童保育会校歌
朱奶奶和本文作者合影

作者简介:张道康 男,八十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多有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在全国报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