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介亭遗诗四首
段广亭搜集整理
东嶽庙吊古
芒履踏苍苔,东山吊古来。
心伤金碧相,目惨鬼神灾。
廊宇颓兵燹,碑亭没草䒹。
百年谁继盛,夕日照高槐。
留赠田园居士
杨柳深深处,来寻隐士庄。
千畦春韭绿,几段菜花黄。
翠黛环墙阑,清流饶圃场。
其中风味古,独自乐羲皇。
庄外晚眺
西岭流霞光,东山胜夕阳。
倦禽还岸柳,蛙鼓闹池塘。
农妇呼归伴,牧童叱返羊。
步骑多少客,何事尚奔忙。
杂 咏
避贤楼陋室,乐圣养天真。
艺圃宽舒好,芳斋结构新。
竹声清有韵,石径净无尘。
花木幽深处,青灯伴逸民。
(介亭模拟像)包中廉(1826—1911),字介亭,清末甘肃省镇原县大丰里人(今镇原临泾乡包庄组人),包承恩之父,道光六年(1826年)五月生,清光绪四年乡贡,候铨训导。晚年主持中峰书院讲学,循守礼法。光绪庚子后,枢府主张变法,书院诸生私议之,中廉闻而言曰:“太平之世,朝无秕政,民无谤言。且经世之道,宜通其变,不可以胶柱,诸君何见之小也?尚其少安毋操。”邑宰宋运贡以中廉学识兼优,为一邑人望,诸事辄往询焉。其后世子孙收藏有其亲友门生及族人贺包中廉八十大寿的十四扇寿屏,黄宣纸本,装裱精美,品相完好。寿屏书写人为举人宋庚荫,通篇楷书,结体严谨,气韵灵动,一丝不苟。其一生事实,邑侯宋运贡序文中言之綦详。著有《介亭诗集》,现保存于西北师大教授包建新处。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副社长、认证编辑,《九天文学》杂志编委,《定远文学》编委,《祁连文学》特约作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