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龟
文/张庆兴
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山东在内,大多都把蝉的幼虫叫作知了龟。
知了龟是一种很神奇的小动物,它在土层下花费几年的功夫成长,终于在某一天晚上破土而出爬到树上蜕壳成蝉,就是为了夏天这一声声最为激情澎湃的鸣唱;同时它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给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都留下了梦幻般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每年夏天的深夜,父亲下班回家时总要经过一片小树林,他不急于回家,而是在林子里捉知了龟,为的是给我们兄妹几个改善生活、增加营养。这时候的知了龟都已经从土里爬了出来又爬到树干上,有的都快要爬到树顶上去了。
父亲用随身携带的手电筒照一照,再用力摇晃一下树干,那知了龟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就这样,父亲每次都会有捉一、二十个的收获和喜悦,用手绢包起来拿回家。母亲则立即用清水洗、盐水泡,然后等到清晨放在锅里或煎或炸,一盘金灿灿、香喷喷的美味很快就摆上了餐桌。早晨醒来,我们几个小孩子就会惊喜的看到大方桌上扣在碗里的神奇的小虫儿们。知了龟好吃,但更好吃的还是刚脱去蝉衣的蝉虫儿,白白的嫩嫩的,翅膀儿也是软软的缩成一团还没来得及展开,吃到嘴里全是香香嫩嫩的肉,一点硬皮也没有。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物资匮乏的时代。国家贫困,百姓家更不富裕,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很难吃到荤腥。大人们担心孩子们影响发育,就想尽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子女提高生活水平,于是知了龟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它不用什么高级的工具,也不用什么复杂的技术,而营养却格外丰富,据权威人士说一个知了龟的营养价值相当于三个鸡蛋。这就引起了绝大多数人对知了龟的需求。每年夏天的每个傍晚,这是知了龟出洞的最佳时机,人们成群结队、趋之若鹜,巡视在大小树林之中,把那些蠢蠢欲动的知了龟收入囊中。在捉知了的队伍中,人们的用途也不同,有的是为了一饱口福,有的是馈赠亲友,还有的则是到集市上卖几个钱补贴家用.......
那时我们兄妹几个却因年龄太小不能成行,只能看着别人家的收获望而生叹。好在父亲善解人意,利用工作之余弥补了我们的小心愿,让我们几个小馋虫心满意足,不大的院子里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立秋之前的每个晚上,我们都是在这种美美的期盼中进入梦乡的。期盼着清晨醒来看到大方桌上扣在碗里的蝉虫儿......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父亲离开我们也快二十年了,我们现在也开始步入了老年行列。尽管生活水平有了翻天復地的改善,但是对知了龟却依然情有独钟,嘴馋了就到集市上花钱买上几十个拿回家煎炒烹炸,放开肚皮吃个够。可是再怎么吃也吃不出小时候父亲捉来的知了龟的香味了,再也看不到父亲深夜下班归来的身影了......
怀念父母的关爱!怀念我们的少年时光。
2024.7.28 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