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实践团赴柴林庄村采访红色文化传承志愿者石金超
文/王开利
为深入学习贯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22日上午,农小工 山东理工大学农工学院丁潇璇带领“求索”实践团拜访庆云县严务乡柴林庄村红色文化传承志愿者石金超,了解柴林庄村的红色历史故事。
石金超同志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他搜集冀鲁边红色文化的经历,他表示,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是他始终坚守的初衷。他深深怀念军民鱼水情,作为农民,想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用革命先辈的故事激励后代。
在红色文化挖掘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农民出身、小学文化水平的石金超,在挖掘红色文化初期备受质疑。但他自2017年开始走访庆云、乐陵等地调查,翻阅资料收集与柴林庄村相关的史实。七年来虽常吃“闭门羹”,但他始终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石金超凭借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红色文化的深沉热爱,克服了重重困难,周围村民的态度也从质疑转变为佩服,石金超也由此成为了红色文化传承人、“农民作家”。
伴随着对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不断搜集,如何更好地展示红色文化成为问题。由于家中空间有限且缺乏合适的保护措施,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石金超迎来了一个契机,在当地的华材希望小学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展馆——严务乡红色记忆展馆。展馆选址于严务乡华材希望小学内,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建成后,该展馆被正式列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对于未来挖掘工作,石金超认为还有很多突破的点,他希望未来利用AI技术实现线上直播,并将包括庆云在内的24个县的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连接起来,建立冀鲁边区红色文化展览馆鸟瞰图,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了解各个区域的冀鲁边区红色文化,在此过程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此次对石金超同志的采访,实践团了解到柴林庄村的红色文化,更体会到文化传承的不易。实践团将不忘初心,继承好革命文化,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