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梦
杨自坤
2024年7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我的责任编辑、临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思雨老师推荐,主席房兴华等领导审批,我有幸加入了临沭县作家协会群…六十多年前的作家梦终于实现了!
那还是在我三岁时,恰逢过年。父亲拿住我的手写下了九个字:过新年、科学家、文学家…当时懵懵懂懂。
因为父亲从事教育,嗜书如命。我在他的影响下,学龄前就学会了乱翻他的书…乐此不疲。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已经能借助字典,读懂父亲的师范课本:回延安、白杨礼赞、白洋淀边、周大勇和他的连队、王贵与李香香…至今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学以致用。所以我的作文,在同班、甚至同年级同学中出类拔萃;有时甚至被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拿到课堂上宣读说:三年级的学生竟然写出了这样的作文,超过他的所学…不可思议。
这完全归功于父亲对我的启蒙教育,使我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性相近、习相远”是有道理的。不时充满无限遐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呢?作家梦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
因为学习出众…什么学习委员、班长、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三道杠标志风光的很。
高中肄业从军。当时像我这样有高中学历的战友很少,即使是肄业,也是凤毛麟角。领导看我身体瘦弱,就安排我参加卫生队卫生员训练班,培养当卫生员吧。
我们卫训班一共四十多人,分四个班,学习时间是两个月。由卫生队医生任教员,讲的都是普通医疗知识。我的文化知识这时发挥了作用,成绩肯定比那些低学历的战友好!所以培训结束根据考核,把我们八个人留在了卫生队,其余战友下到营、连队。
时间不久,那些天之骄子被大学录取的讯息纷纷不断传来,骚动的心又不安了…死了那个心吧!谁叫咱没有人家那样背景和靠山呢?!从此不敢再做当作家的春秋大梦了!
认命吧!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治疗硕果累累、荣誉纷至沓来:先后获得后勤处嘉奖、政治处记三等功。并于1973年春参加了纪念雷锋逝世十周年、124团第十次团代会。登台发言,获得掌声阵阵,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惜断作家梦,窗外杏林园…风景这边独好!
解甲后矢志不移。在临沭县几位名老中医辅导培养下学习中医。并于1985年和邢百春、李西东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齐鲁中医函授大学》的函授班。
学以致用,边干边学,实践出真知…逐渐得到大众认可。我的首篇拙文《平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126例》发表于《陕西中医》1996年第三期,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转载;而后入编中国中医出版社1996年《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同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并于1997年10月,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和展览会》。和闻名全国、世界的大师级人物有幸相见攀谈,受益匪浅。
退休后又萌动了作家梦。2020年丁宝岩老师在《苍山情群》发表了《苍山情》,激情难耐的我和了一篇《永远的苍山》。
2024年的五一,分别三十多年的老同事、宋玉环老师祖孙三代从北京来临沭故地重游。
她们一家回京后,我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激动之余…丁宝岩老师找出了我们的两篇拙文。投稿给《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临沭县作协王思雨副主席,请她审阅。经王老师费心制作后,《苍山情》和《永远的苍山》成功联袂于2024年5月8日发表,阅读量蹭蹭上升…给我树立了极大信心;继而《苍山情悠悠•重逢》紧随其后,受到读者即阅卷老师们的好评、阅读量可观。
一发不可收拾,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迄今为止、已成功发表二十一篇。
7月25日上午。和我住在一个院子里的老同事、丁来瑞老师给我来电话:他的老同学、原临沭县作协主席王统富。邀请他和我一起晚上聚聚,我的责任编辑王思雨老师、丁保光丁宝岩二位老师(我的引荐和助力)也参加。
我和丁来瑞老师说:昨天晚上王思雨老师给我微信约定:次日晚上一起聚聚,我以晚上不吃饭、不饮酒为由谢绝了;因为我和她没见过面,也没通过电话,只是微信投稿联系。
丁来瑞老师说:我晚上也不吃饭,盛情难却一起去吧。
到场一看,高朋满座唯我布衣,很多人都不熟悉。坐在主陪位置上的一位领导说:今天晚上咱们按年龄不按职务。没料到竟把我安排在主宾位置上,当即局促不安。
王统富主席首先打破僵局,聊了些轻松话题,并作了一一介绍。他说:虽然我们没见过面,你的作品我们已经看了。
噢!原来坐在主陪位置上的就是临沭县作家协会主席房兴华…久仰大名啊!
他亲切地问我:你没入临沭县作家协会吗?我说:二十天前,王思雨老师曾微信和我说:以文会友,入临沭县作家协会之事。我以一心不可二用,医疗行业是我的主业,写东西是我的业余爱好为由谢绝了。
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我没有自信心。作家啊作家,这个名气太大了!我现在已经没有那个奢望了。
王统富和房兴华二位领导说:咱们这个组织是群众性团体,和你从事医疗行业不冲突,可以互补、相辅相成。都是“两年三句得,一吟双泪流”甘贫乐道的一群人…想发财的不来咱们这个圈子;咱们这个组织是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己任,弘扬正能量,讴歌新时代的人和事,积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欢快的氛围中面试结束。
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荣光。
参考资料:
王统富:掼蛋三境界(随笔)《都市头条》24—07—03
杨自坤:我当兵的故事《都市头条》24—05—31
杨自坤:父亲节感恩父亲《都市头条》24—06—17
2024年建军节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杨自坤:1952年出生,笔名:沂河岸边,临沭县作协会员,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副主任中医师。
1970年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临沭文学》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