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槐花开
作者:赵德贵
在奉天城的南运河公园一角,生长着3、5株槐树。在丁香、白桦、杨柳、红枫等诸多树木的包围之中,这几株槐树难免显得有些孤寂落寞,但是在5月这丝毫不影响其满树穗状的花束晶莹饱满,绽放得春意盎然。槐树花在默默开放了,却不乏慧眼识珠者前来光顾。5月中旬的某个周末,我和爱人来到南运河公园闲逛,沿着林荫小路正走着,忽然听到林中传来一男一女的说话声,寻声走近发现他们正在采摘槐树花。这俩人看起来应该是一对夫妻,年龄在50多岁,看装扮像是乡下进城的打工人。女人围绕着槐树时而东张西望时而上下打量,大嗓门地对着男人发号施令。男人则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顶端绑了一截弯曲成钩子状的铁丝,随着女人一惊一乍的吆喝声手脚忙乱地钩拉着挂满槐花的枝条努力向下拉拽,待到枝条触手可及时女人便迅捷上前用力拉住,只手麻利地采摘起槐花装进系在腰间的布袋里。爱人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你们摘槐花这是干啥用呀?”,女人朗声答到“回出租屋用槐花拌馅包包子啊,可好吃啦!”,然后又补充说,我俩前天去干活儿路过公园时就发现这几颗槐树了,这槐花开得可太好啦!”
儿时,在乡下,我常常看得见或茂密成片或稀疏几株的槐树,它们分布于村庄的山坡、山谷和小路的两旁。每年的5月份,槐树花都守时地盛开出白艳艳的花来。每逢这样的时节,我在上山打猪草的同时也要采摘一些槐树花,回家交给母亲,母亲把槐树花清洗干净后掺和上少得可怜的玉米面用来制作槐花饼。在那个物资匮乏、家里人口多、时常食不果腹的年代里,槐花既当菜又顶粮,实实在在地成了糊口的应急补充。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大连上大学时大连市开始举办槐花会了,至今已举办30多届,成为国家级地方性旅游节庆活动,以槐花为媒,槐花结友谊,旅游促发展。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开放无疑是大连市槐花会的显著标签。如今,大连槐花会活动的主场地已固定在大连劳动公园,2024年的第33届大连槐花会活动中,中日韩青少年艺术表演、文化交流成为槐花会的重头戏。
前不久,营口市第十三届滨海槐花节开幕,节会融入望儿山母爱主题,线下赏仙人岛万亩槐花林,线上通过电商直播推介营口优质的旅游资源和地方特产,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以节促销。槐花的价值被人们竭尽所能地挖掘利用,槐花饼、槐花蜜、槐花酒,槐花系列食品琳琅满目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又见槐花开。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蜗居久了,我突然在心底里萌生出一种奢望,那就是在闲暇时,在每年5月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卷握一本闲书,带上小狗阿黄,来到海边的那片槐树林中,或席地而坐,或躺或卧,任由小狗阿黄挣脱羁绊如追风少年般尽情地撒欢奔跑,而我则神驰远目,静静地聆听着槐树次第花开的天籁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