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校长
刘俊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由此便使我想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面旗子,就是一根标杆,就是一面镜子!
——作者题记
1979年9月,我刚读三年级,我们班从河西耕读小学转到酒厂小学就读(也就是现在的清河小学)。那时读书的条件相当的艰苦,教室没有门窗,学生课桌是老式条桌,凳子是老式的春凳。教室是当时生产队群众投工投劳修建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侧就是用泥土筑起的一米多高土墙,没有门窗。房屋破旧不堪,因1958年生产队在此开设过“大食堂”。校园里雨天泥满地,晴天灰满身。学生在教室里一边上课,木匠师傅一边在修缮。学生个个赤着脚,老师们也穿着简朴,都是“拖娃带崽”的。
在当时办学条件那样的简陋、生活条件是那样的艰苦,毛以丰校长除了教好自己所任的课程,还得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既当“爸”又当“妈”,更还要管理好清河大队的几所学校,是何等的不易啊!时隔四十多年,现在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搬到酒厂小学,连个厕所都没有,是毛以丰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在校园背后的一个角落里,在地上挖两个坑,四周及中间用树枝围起来,男、女厕所的门各向一方,两道门上用草席遮住,就成了最简易的厕所。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带领师生们在校园及学校周边栽树,对学校进行绿化。今天,每当我走进清河小学的校园,看到当年我们栽的几颗柏子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从当时一直到现在,清河小学有一条河西村灌溉农田的大沟,他亲自带领师生找来石头,把大沟的两侧用石头砌起来,用石灰勾缝。现在早于用混泥土浇灌成三面光的水泥大沟,上面用上了用钢筋条焊成的盖板。今天回想起来可亲可敬的毛以丰校长,在我的记忆中难于抹去,永生难忘!
开学第一天,校长毛以丰老师召集全校师生在操场召开大会,安排、布置新学期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当安排到三年级的任课教师时说,在暑假期间,数学教师赵老师在假期间突发疾病,需到外地长期就医,三年级的数学课由我本人兼任。这是我读书两年来,第一次见到毛以丰校长,他年纪大约四十多岁,高大而瘦弱的身体,身穿一套中山装,头戴一顶黑色的帽子,服装虽然显得陈旧,但从他的言行举止,讲话的口气、动着、神态,特别是他戴的那顶帽子,菱角十分分明,就像部队里的“六五式”军帽,显得非常正规,精气神十足。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带着三个儿子在学校读书,大儿子还与我在一个班就读呢!因他妻子在当时的金官食品公司工作,没有办法带孩子。
第二天,我们班就开始上数学课了,毛以丰校长进行了简单的几句开场白,就开始上新的课程了。而三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是《时、分、秒》,而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就相对抽象了,在当时能戴手表的有几人?我们班的同学看见过的也就只有几个。在这既无教具,又无电子白板,仅有一块木制的黑板和粉笔的状况下,教同学们认识时间单位及换算确实是难的。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时、分、秒”的概念,毛校长只好把自己心爱的一块“上海牌”手表当教具使用了。他把手表拿给每一个学生看,教同学们进行观察,表面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有几个大格?又有多少个小格?有哪些数字?是从几到几等等一系列问题。把同学们搞得头昏脑涨,不知怎么回答才对。毛以丰校长亲自一个一个的手把手地教,但效果不是那么好。当天晚上毛校长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了半夜,办法终于想出来了:天刚亮他用一条烟的外包装,在上面画了一个标准的圆,把整个圆用粗的笔平均分成12份,在正上方的那一大格写上12,从12的右边起依次写上1、2、3、4、5、6、7、8、9、10、11这些数字。再把每一个大格平均分成5小格,最后用剩余的包装纸剪了两根针,长短不一,长短是分针,短的是时针,在圆的中间,用一颗大头针把它固定在一根木条上,就这样一个简易的时钟教具就做成了。
到上课时间,毛校长拿着自制的教具,很高兴地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伸长脖子好奇地看着。毛校长把木条固定在黑板上,开始了今天的教学。他亲自在黑板上演示了多遍,反应快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学会了;而反应慢的学生,要一、两天才能教会,实在教不会的,放学后留下,毛校长给这些学生“开小灶”,增加这些学生的一点“营养”。而对于时间单位的换算,同学们又显得很吃力了,一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同学们记不住,因时间单位是六十进制的,容易与一百进制的单位产生混淆,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毛校长亲带领同学们在教具上从12以后一小格一小格地数,数到12那里,刚好是60小格了才罢休!就这样毛校长为了搞好我们班的成绩,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给学困生补课;通过家访取得家长的支持等等方法……该用的都用上了。
毛以丰校长在课堂上是多么的严厉、认真、一丝不苟;下课后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向学生问寒问暖。比如:家中有几人吃饭?有几人挣“工分”?家中还有多少粮食等等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嬉皮笑脸地作了一一回答。同学们也自然而然地喜欢毛以丰校长的数学课了。就这样把我们班教到学期结束时,金官公社中心小学进行统一考试,我们班是一个全校出名的“烂班”。那什么是“烂班”呢?就是由于前任数学教师赵老师经常生病,一个学期有半个学期是别班的有空堂的老师代课,或者经常与其他年级合并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个老师进行两个年级的复式教学,当时学生又多,一个老师顾不过来,所以纪律比较松散,学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称为“烂班。”等到统一考试分数一出炉,把我们班高兴得个个热泪盈眶。我们班的数学整体成绩竟然进入全公社前三名。平时难与看到毛以丰校长笑过,他总是那么地严肃、那么地沉着,可今天他终于高兴地笑了。我的数学成绩也提高了。那时我是多么地自豪、多么地激动,心里充满了无数感激,感激毛以丰校长的谆谆教诲,我才取得了好的成绩。
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清河小学的实际情况,还自编了许多教材,制定了一些管理方案。在毛以丰校长的辛勤培育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逐年提高,学校的整体成绩也在有所提高。毛以丰校长一直把我们班教到五年级毕业,经过他的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以身示范的精神和教育下,1981年7月,经过金官公社升初中的统一考试,我与本村的另一名同学,考取了永胜县第三中学初中部学习,从而打破了清河大队年年不是考“光头”,就只是一、两个“独生子”的历史(因在当时金官中学还未创办,永胜县第三中学一届招两个初中班,共招收学生110人,而金官、杨伍大队的学生就占了一个半班,其它大队的就只有一、二人了)。
毛以丰校长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清河小学一干就是十几个春秋。后来,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丽江地区师范学校普师专业学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育这片沃土里耕耘了36个春秋。在这36年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毛以丰校长的精神时时刻刻在鼓励着我!鞭策着我!现在我还在家乡的小学任教。
今天回想起来,真正验证了一句网红校长郭继承老师的“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知识”。毛以丰校长仁者长寿,在疫情刚过的2023年1月2日,以92岁的高龄离我们而去了,当时我的心里极度悲伤,只能化悲痛为力量,做一个像毛以丰校长一样的好老师,为家乡的教育发展“发一份光,做一点事”;像毛以丰校长那样,既有坚定政治方向,又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学习毛以丰校长“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家乡的教育发展,为家乡早日摆脱贫困,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2024年7月31日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