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溯源
星火燎原
秋收平江续南昌,
千军万马会井岗。
星星火化燎原势,
革命山高水又长。
八角楼的灯光
举首仰望北斗星,
八角楼上油灯明。
百年长夜终有定,
中华大地一片红。
二、领袖篇
人民领袖
井岗星火燎原红,
匡庐云烟隐群峰。
领袖人民名万岁,
风流人物数来英 !
总设计师
十年何曾解戎装,
南昌城外小路长。
市场经济古今变,
公私并举达康庄。
小平对中国的贡献,最主要不在军功,而在于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找到了富起来的路子。
少奇故事
秦州立言佐称王,
事出非常自担纲。
双日岂能中天共 ?
开封城上看落阳。
刘少奇在发展的思路上,同邓一样,他的悲剧就在于他是二把手!!
少奇并不以军事见长,其军事经历和贡献,为抗战中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委,抗战后制定"向南防御,向北进攻",向东北进军战略的制订。
海棠依旧
西花厅外风雨急,
为民何敢惜此身。
年年海棠花开落,
犹忆昔日旧主人。
绍兴自古毓灵地,师相辗转出名乡。
大江歌罢赴东国,求法西行法俄帮。
南昌首义惊天地,渝城周旋不寻常。
西花厅中花开落,总理万机昼夜忙。
为民鞠躬尽瘁死,长街十里断人肠。
周公一生,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军事方面的贡献,领导南昌起义,在毛前负责中央军事,解放战争中辅佐毛指挥。
陈云
经济运筹堪称能,
导师目炬早有评。
国难时节思良将,
终如弃履竹箧中。
陈云是中共头号经济专家,在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中,立功甚伟,是经济场上的三大战役。
陈云不擅战阵,但他富有战略眼光。解放战争中保守南满,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帮邓下决心。
三、元帅篇
观《朱德元帅》电视剧有感
群星荟萃义南昌,
存师其惟副军长。
井冈会师称朱毛,
度量如海志如钢。
南昌起义的时候,朱德只是南昌市公安局长,并无自己的部队。起义军南下,朱德领着叶挺的部队阻击敌人。主力失败,主要领导人离开后,朱德收集溃军,坚持下去,保存了革命火种,最终上井冈。朱毛会师,毛固然开创了革命道路,但离开朱,弱小的红军亦不能成功,因为毛那时不懂军事,朱毛,朱在毛先,无朱则无毛。注重农村暴动,开展游击战术,朱德也多有建树。众多将帅,惟朱称总司令,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是毛对朱的评价。
党前军后,是历史的必然,是体制的选择。建国以前,中共挂毛泽东和朱德两张像,建国后只挂一张,朱德逐渐隐身于毛的光芒之后,甚至五九年因回护彭德怀遭批,文革中被林彪批为黑司令。朱总无言。但他人前称主席,私下写信仍称润之兄。毛晚年依然说,朱毛,无朱无毛。由此可知朱德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朱德为众帅之帅,当之无愧。
彭大将军
每逢艰危能相仗,
下鞍未能洗征尘。
湘水太行犹相忆,
横刀立马大将军 !
彭德怀在十大元帅中,脾气爆烈,眼里不揉沙子,勇挑重担,在许多关键时期挺身而出。朱毛下井冈山,让才上井冈的彭留守。张国焘闹分裂,朱德留在四方面军,彭领一方面军,同毛到陕北。抗战中,朱回延安,彭守太行。胡宗南入延安,彭领三万人守卫党中央。抗美援朝,林、粟不能成行,彭入朝鲜。常行常人所不能行。但他也颇以此自得,有时甚至想同朱老总比肩。但他出身小兵,同科班出身的叶剑英,刘伯承等相比,内心深处又有些自卑。五八年在毛的支持下,批刘、叶和粟,难免有历史宿怨和心里矛盾的因素。难能可贵的是,彭在和平年间,仍然保持了战争年间刚直的本色,甚至触领袖逆鳞,军人干政,遭人猜忌,必有不祥,五九年庐山会议就遭人批。这也是他的悲剧所在。
林彪
戎马半生成大名,
暮色苍茫愧劲松。
一朝仓皇去家国,
独留青冢朔漠中。
林帅一生精于谋略,与毛相爱相杀。前半生谋军,不好说,后半生谋国,以致晚节不保,因谋亡身,说不好,惜哉,还是一句话,军人从政,结局可知。
刘伯承元帅
川中争道若矫龙,
出师太行谋奇兵。
淮海鏖战征夫泪,
白发青丝入梦中。
刘帅是十大元帅中少有科班出身的元帅,有古名将之风,有理论,能打仗,著作等身。最不同于其他元帅的是,刘帅最得古代中国军道之魂,止戈为武。兵为不祥之事,不得己而用之。刘帅晚年不看战争片,曾多次流着泪说,淮海中牺牲了那么多战士,白发父母问我他们的儿子去哪了,叫我如何回答?不计军功,有仁者之心,这是最上的武道。刘帅是十大帅中最早退出政治舞台的,解放他主办军校,遭人猜忌。但这也是他的幸运,免遭文革之殃了。
贺龙
自古英雄草莽间,
干云豪气义连天。
南昌暴动惊天地,
遍插红旗湘鄂边。
贺龙是极富特色的元帅,起自草莽,两把菜刀闹革命,豪侠仗义,军中多亲戚,乡党。认准革命道理后坚决跟党走,高官厚禄不要,南昌起义时军队最多,二十军军长。失败后回湘赣边利用旧关系打游击,创立二军团,成为以后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认准毛泽东为革命领袖,称毛大帅。贺龙是少有的支持毛泽东和江青结婚的人。这些都带走有江湖俠气成分。
陈毅
任尔雨雪风霜重,
咬定青山不放松。
梅岭三章显真意,
粟郎且喜作先行。
十大元帅中,陈毅最富文学才能,也最富书生慷慨义气。这是他能够从南昌起义失败后坚持下来,从此从指导员的职务上脱颖而出,立于革命潮头的起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粟裕排兵布阵,陈粟合作,也成就了陈毅的美名。
聂荣臻
辗转法俄功未成,
佐林征战久历戎。
分兵五台晋察冀,
根据华北成大名。
聂帅于戎场,作战才能并不显著,本依林成名。最大的功迹有二,一是抗战中一一五师五台分兵后,独自创立晋察冀,成为模范根据地,体现了毛泽东独立自主山地游击和敌后抗战思想的成功,二是晚年领导国防科工委,为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徐向前
辗转川中意难明,
孤师渡河悲秋风。
戎事蹉跎究可叹,
晋中终不负此生。
徐帅是十大元帅中最隐任者,政治敏感性差,张国焘以肃反为名,杀了他的妻子,他忍了。西征中陈昌浩机械执行中央指示,他忍了。他的悲剧亦在于此。红军过草地左右分兵,若徐坚定支持毛泽东北上,则张国焘分裂之举必然挫败,因为四方面军打仗主要靠徐,而这时徐统帅四方面军很大力量,同中央在一起,这时他态度坚决,陈昌浩则无奈何,张国焘则无能为。中央将一四方面军混编,然后左右分兵,其实就是要削弱张。徐一念之差,几成大错。惜哉。然后张国焘分裂南下失败,后西征军再失败,徐只身乞讨回延安。这时四方面军未西征残部归刘伯承率领。抗战中徐再没有独立领兵的机会,成了救火队长。但鹰终究展翅天空,解放战争中,徐领华北第二兵团,在极差的装备下,打下太原,成就了临汾旅的美名!
叶剑英
诸葛何须临战阵,
吕端大事眼分明。
梅花雪后春方到,
且作青山夕阳红。
叶帅一生为参座,从不独立领兵。十大元帅中,叶在政治上最成熟,所在在关健时期总能作出正确选择,对革命的贡献正在于此。毛评他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此评价不谓不高。没有自己班底,加上政治上知进退,这是文革后期叶能执兵权,后成大事的原因。
罗荣桓
身背双峰耐负重,
红日漠漠起驼铃。
十年戎行政工事,
一朝建功在山东。
罗荣桓党性最强,为人正直,与人为善,为革命任劳任怨。秋收起义中最早排级干部 ,在毛的指挥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罗,林彪和邓小平,是毛的嫡系。抗战中,罗带病坚守和壮大山东根据地。解放战争中进军东北的部队中,山东人数最多,可见罗荣桓能力之强。德、能,和毛的关系,是他获毛重用和尊重的三大原因。十大元帅中,只有他逝世后毛写诗纪念,其中有“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之句。罗荣桓是十大元帅中少有的不遭毛猜忌之人!这点,林,邓都不及。
叶挺
武昌城头扬威名,
十年坎坷路难行。
皖南惊变楚丘意,
烈火焚烧得永生。
叶挺于中共军中,得名最早,北伐名将是也。所以三大起义中,南昌和广州,他都是总指挥。可惜他遭王明错误批判,脱党十年。抗战中,新四军又被项英把握。叶挺若不死,解放战争中必在南方独当一面,那么,他必是新四军方面的第一元帅,那么陈毅是否成为元帅就可知了。
四、大将篇
陈赓
同根同源五羊城,
水火相济不相容。
向使会师井岗上,
孰知不可为元戎 ?
陈赓是十大将中最富传竒之人,关键在于他同蒋介石和周恩来的师生关系,黄埔一期,东征中救过蒋介石的命,他又富有军事才干,蒋介石对他颇为器重,若留在国民党内,抗日战争后他必然是独当一面的类似胡宗南和杜聿明的方面军老总,但也必然会随着国民党的垮台而退出历史舞台。他追随周恩来,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南昌起义他参加了,失败后随周恩来在上海搞特科工作,后进入中央苏区,而这时黄埔四期的林彪已是军团长了。所以他以后和林彪总差一个等级。
粟裕大将
江南曾经草上飞,
代掌戎机用兵奇。
自古风摧秀林木,
将军下马解征衣。
粟裕大将出身不高,他是和林彪一样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家。长于战略,堪同毛相比。智勇双全,精于计算,同林彪相同。只是他起点低于林彪,红军长征后留于江南游击,限制了他的成长空间,又同毛空间距离长,在感情上远于林彪。即使如此,抗战中,他的才能就体现出来。解放战争中更是光芒四射,受毛器重,直逼陈毅和邓小平(此二人并不以战争才能见长),难免滋生矛盾。在性格上,他又富于机谋,低沉肃重,以后难免和彭德怀和聂帅起冲突。他同林彪一个巨大的差异是他是一个纯军人,对政治不在行,和平年间的政治和战争期间差异很大,他仍按战争期间的逻辑行事,功大独行,难免为人猜忌, 五八年被解除总参谋长的职务是必然的。
陕北领袖
陕北曾歌红日升,
立根夲在黄土中。
志成终奠革命业,
一片丹心留汗青。
刘子丹在创立陕北根据地过程中,是第一功劳之人。为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提供了前提。这是他对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设想无陕北会怎样?刘志丹是真正同百姓打成一片的人民领袖,《东方红》的民歌,最早是歌颂刘子丹的。设刘不死,至少大将无疑(同刘子丹等列的徐海东就是大将,他还没有参加解放战争呢)。
注:三句五字拗,四句三字救。
五、上将篇
王震
五月大雪满天山,
将军兵出玉门关。
风沙漫漫旌旗卷,
金瓯不全誓不还。
王震解放新疆,屯垦戍边,上将中突出者也。
许世友
遵从领袖尽忠义,
千里魂归依高堂。
厚重莫同绛侯比,
古田旗帜永飘扬。
许世友是上将中最富传奇之人。出身少林,质朴,性烈,勇猛,饮酒成性。跟毛有解不开的缘源,毛称其为周勃之流。死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同其他中央委员火葬都不同。山东八路军进入东北后,许留守山东,壮大队伍,是其功勋。有人说他在毛去世后仍应忠于毛,坚持毛晚年路线,此大谬也。党指挥枪是毛确定的,许世友那有动用军队,反对中央的本钱。
注:此诗第三句五六字拗救,仄仄平平平仄仄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为韩先楚解放海南而作
虎熊渡水竞蛟龙,
桨橹风帆夜入琼。
茫茫天涯海上路,
将军昔载定波功。
韩氏智勇,利用北风起潮之便,帆航偷渡,解放海南岛。其一大功。设想一下当初海南岛不能顺利解放,和台湾一样不能成为大陆出入南海的门户,对大陆战略的消极影响,则可知韩之功。许世友一生佩服先楚,人问之,曰无他,其胆子大。
六、中将篇
张国华进藏
旌旗遥指拉雅山,
高原雪城不胜寒。
血肉铸成川藏线,
手攀绝顶上青天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藏路则是天路,直到现在川藏铁路都未建成。当年十八军在张国华率领下入藏,一边修道,一边进军,其难可知!
注:第一句六字救五字拗,防止三平尾。
七、地下篇
地下无名英雄
虎穴龙潭巧用兵,
周公筹划似良平。
闲棋冷子久排布,
决胜关头成大功。
地下和地上斗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周公当年为中共特科创立人,以后一直负责情报工作。在国民党一方布置了大量的闲棋冷子,关键时刻启动,对正面战场的胜利所起作用甚大,例如熊向晖卧底胡宗南身边,提供其闪击延安情报。张克侠和韩炼成隐身敌营,关健时刻起义,对莱芜战役和淮海战役胜利作用甚巨。等等。
注:四句五字救四句五字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