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14》「飘舞的剑」(6437辑)

晨间寄语
我们有时候自不量力,时以五六十年代人自居,因为吃过苦、受过累,自我感觉有一定的话语权。于是桀骜不驯,尤其在某个领域做出点成绩,或自以为出人头地,或钱或权或势,或知或识或学、或工作或家族或占地头,都以为超过了别人?曾经,借助了所谓改革开放的“春风”,分享了一阵的红利…。这些红利包括了吃喝拉撒睡,特别是在公权力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那社会风气“横”遍之时,歌厅舞厅餐厅发廊按摩房洗脚城等等,撇得干干净净的多吗?然而,摇身一变,谁都道貌岸然,前事不提,提了也没人承认,转瞬又为人师…?
此文没有得罪客官的意思,只在学着检讨人的思想演变。同是同龄人,我昨日在群里转发了一个题为“4600人送行,致敬中国最美好校长”的小程序,那上面说,成千上万的人从外地赶来,参与守灵。全城的鲜花、花环、花圈脱销(在百度上写出莫振高这个名字,他的故事十分感人)。
莫振高(1957-2015),壮族,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莫振高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2015年3月9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58岁。
2016年2月14日晚,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说所有的动物都是感性的,而人更胜一筹,是理性的,同时又是讲感情的。感情能打动人,使之变为动力。为什么会有“感动中国”这个提法?那是人的杰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勤劳、朴实、善良、勇敢、坚定。但也不乏为平凡人,亦有力不从心,些些许许,善事好事做过。而通过这个小程序,读文看视频,大道理上同是“为人民服务”,人家在干什么自己又在干什么?我觉得自己渺小了[委屈]。以相形见拙、自惭形秽、都说得上,甚至感觉自己像个小丑,无地自容。“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莫振高,以参加工作的1972年计算,从15岁到58岁,也就是他的一辈子,用微薄的工资资助那么多学生,不容易啊!说句难听的话,自己也活过、走过几十年,成就不说,还一地鸡毛。我们老了,相互祝福过好每一天,但是每一天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比吃比穿比住房比驾座比玩得安逸?看似不为过,可也会良心发现,在行将朽木之际,比了那些的同时,摇头晃脑中,想是有一定的体会吧…。
我把上述的不当言词用在自己的身上,一是从个体看方位,二是感叹人这一生的多变,三是体验所见所闻,四是检索这几十年里的风云莫测,五是与其说别人不如说自己,说了自己,照照镜子,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也就看开了。
莫振高是我们同龄人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无穷!
这个世界很美好,但也畸形怪状,美好的东西一看便知,不看也知。这个社会的正人君子,有些是其肮脏龌龊没有被发现,或没有暴露出来,所以才有这方独在。畸形因为难得,有时也是一种美;但既畸形又怪状还污染周边环境,其概念上就是坏,坏的东西不用看也知,谁都可以意会,只是谁都不说。我是说出来的一个,所以不让人喜欢,甚至厌恶。没事的,因为我不说也存在,既如此,又怕什么?不说就消失了吗…?
邓小平评价毛主席,既不能三七开也不能四六开,对半开。那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人啊!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其比例上又能占到多少?
新的一天,早安!
2024.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