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首 追忆难忘军旅情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八月军旗红
战友会进贤
酒杯砰砰响
笑语声声浓
山高比日月
情深河倒淌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个建军节来临之际,原福州军区炮兵独立第二团江西余干、东乡、进贤三地战友,自发组织的第三届庆“八.一”战友联谊会在进贤举办。7月28日上午九时许,来自东乡、余干、进贤三地部分老战友及军嫂共计120余人,陆续抵达聚会的进贤榕裕酒店。让人没想到的是,主办此次聚会的进贤战友,给了与会的老兵们一个意外的惊喜。林有雅、辛建成、黄承清、李志华、万柏荣、徐维民等曾经的团营连领导,悉数到会同欢同乐。
相聚别又离,久别再重逢。再一见面,这些曾经为共和国国防事业,奉献了青春的老首长老战友们,难抑军营情结,聊军旅,话家国,忆传统,谈未来。整个联谊活动会现场,自始至终将欢声笑语贯穿其中,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老兵们内心的激情与感慨。他们曾在同一片天空下,铸就了不朽的荣耀与传奇。尽管岁月已经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种军人特有的气质和风范,依然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伤离别,执手浓缩兄弟爱;再聚首,军礼饱含战友情。此次在进贤举办的聚会,是余干、东乡、进贤三地战友情系军营的延续。前两届于2021年和2023年建军节前夕,分别在余干、东乡举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三地战友听从祖国召唤,为了同一个梦想,参军入伍到同一个部队,数载军旅生涯,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他们退出现役也已经有近四十年了。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而对这些老战友们来说,他们已从风华正茂步入了花甲之年。都说军人的情感最直接最率真,别后再重逢,感慨是万千,叙旧又谈今,性情仍依然。战友情,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遇见。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已然成为他们此生最珍贵的回忆。
著名作家王蒙在《战友颂》一文中,写过这么一段话:“有战友在的地方,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大家坐在那里说着过往,拍着胸膛,搂着肩膀,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样。因为战友,让我们找到了过去的万丈光芒。”今天我想说的是:有战友的地方,情谊最真。在这里,没有官职高低,没有身价尊微,只管直呼其名,喊一声老战友,足以让你眼泛泪光。也正如进贤战友联谊会召集人万长云战友,在聚会上说的一句话,今生最不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当年穿上军装报效祖国,因为当过兵,才让我拥有这么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好兄弟。我想,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共和国的退役老兵,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呢?
难说再见,但不得不说再见。短暂的一天相聚时光,在战友们谈笑风生间就过去了。聚会晚宴后,大家依依不舍,相拥作别,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逢。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