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无言的奉献
作者 翟基生
2024年7月30日晚上,我有幸参加了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举办的“写给军旗的诗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暨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成立7周年”双庆晚会,其中郑建平主任的讲话深深触动了我。
她的话语中流露出的对于今年过去几个月文创中心管理团队所投入的情感和努力的认可与感动,让我倍感温暖。
回顾这段时间,正如郑建平主任所言,我们的生活确实充实而有意义。
从四月铁色之旅开始,它的影响力不仅仅持续了两个月,更深远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七月的集体诵读入党誓词活动,更是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仿佛重新点燃了我们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使命的呼唤。
八月,当那些充满深情的诗行写给军旗时,我们许多人被感动得不能自已。
郑建平主任特别提到了文创中心的志愿者团队,这让我倍感自豪。
七年来,极具战斗力的志愿团队,才华横溢的文创人才,策划力非凡的建平林山主任,无私奉献的“五虎一凤”,他们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共同推动每一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新晋升为专题部副部长的战友孟兆龙,他的专业摄影和制作,超强的主动意识,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还有自愿加盟的姚才昌战友,他的学习意识强烈,相信未来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志愿者。
今天下午在文创中心平台,氛围异常温暖,充满了爱与呵护。
散文创作部的副部长王云祥战友的忘我精神也令人动容。尽管几年前他患上重病,但他从未想过退出,反而在志愿者岗位上兢兢业业,表现出色。
在参与【写给军旗的诗行】这一大型活动中,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身体的重重困难,五天圆满完成了收集、整理、传送系列任务。尽管身体电量不足、子弹不多, 他依然往返于医院之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对军旗的深情厚意。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如同一首用生命谱写的赞歌,激励着文创人前行。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英雄铁道兵公众号的文字编辑,展现了精湛的编辑技艺。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了文创中心的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他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哪怕面临困难和挑战,依然无怨无悔。这种精神,也许就是为何我们能在这样一个看似松散的网络平台上,玩得如此投入、如此享受的原因。
郑主任的话让我深思,是什么让文创中心的志愿者这样投入,即使没有报酬也心甘情愿。是为了那份对文创事业的热爱?是为了彼此之间不言而喻的支持与鼓励?还是为了那份内心深处的坚持与信念?
身体的不适或许能够暂时削弱我们志愿者的力量,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郑建平主任的身体并非铁打的机器人,她也有着自己的苦楚与不易。长期以来,腰痛如同一个顽疾,不断折磨着她。然而,她却没有因此向命运低头,更没有忘记自己作为“都市头条”英雄铁道兵的编辑身份。
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必须用心完成。即便是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时候,她仍旧忍受着疼痛,坐在电脑前,一丝不苟地审阅、编辑着文创中心推出的每一篇优秀诗文作品。
在她的努力下,那些文章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共计1313篇的文章收获了高达6446万的点赞量,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食粮。
而在今晚这场意义非凡的“双庆晚会”上,郑建平主任作为文创中心的核心人物,她的每一次讲话都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尽管她正承受着腰椎骨折术后的剧痛,甚至一周内不得不拔掉了十三颗牙齿,导致体重骤降两公斤,但她仍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晚会。
为了确保自己在晚会上的发言能够清晰传达给每一位听众,她甚至用一块锡纸巧妙地遮住了缺失的门牙。这样的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无不展现出她对这次活动的重视与对参与者们的尊重。
郑建平主任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坚持与奉献的传奇,更是一曲赞美创意、勇气与坚韧的诗篇。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变成不平凡的诗篇。
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感动?这份坚持,这份执着,这份无私的奉献,是我们文创中心最宝贵的财富。感谢郑主任的提醒,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这份感动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只有亲自体验文创中心的创意与活力,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字的灵动、活动的新颖,以及每一次视听盛宴带来的震撼。只有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深刻领略到每一个策划背后的独到匠心,诗文视频的原创魅力,以及主持与协调的完美统一。
七年来,文创中心已成为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特别之地!
图片由作者提供
翟基生,中共党员,中函本科学历。1970年12月入伍,曾在铁道兵第四师任新闻报道员、干事、宣传股副股长、师宣传科正营职干事;1984年1月随部队集体转业到中铁十四局宣传部;1986年10月,调到中国铁建干部学校(党校培训中心),历任教务科长、教育培训处副处长、 处长等职,副教授职称。 2009年3月退休,现居住北京市。
责任编辑 李汪源
文字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