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奥运史》 (五)
经过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决战,埋葬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历史使命结束了,传递奥林匹克运动圣火的火炬接力,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体育人来实现。
在刚举行开国大典后不到一个月,新中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体育工作会议--全国体育工作者大会。大会决定筹备成立中华体育总会,以取代原来的中华体育协进会。
1952年6月,全国体育总会正式成立。朱德被选为名誉主席,马叙伦为主席。
中华体育总会刚成立,恰逢第十五届奥运会举办在即,于是立即发表了一个声明:中华体育总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体育组织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并表示要派出自己的运动员参加即将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
但是,退守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以“天子正朔”自居(中国三个奥委会委员两个去了台湾,只有董守义留在新中国),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也要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这就给国际奥委会带来了一个难题:按照奥林匹克宪章,一亇国家只承认一个全国性的奥林匹克组织,那么究竟谁代表中国呢?
当时奥委会主席是埃特斯特隆,付主席是布伦戴齐。两人都是骨子里的亲美分子,因而就明里暗地刁难新中国,借口中国形势不明,要中国理清家事后再讨论参加奥运会的事。表面上看是不偏不倚,实际上阻挠新中国参赛。在中华体育总会的据理力争下,国际奥委会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结果以30:20通过了一亇妥协方案:国际奥委会的三个中国委员,席位予以保留。同时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都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
对此,北京和台北都作出了强烈反映,台湾的教育部长程天放甚至扬言“决不与共匪选手在同一运动场上参加任何活动",于是宣布台湾退出第十五届奥运会。
于是,在第十五届奥运会开幕前一天(7月18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接到了正式邀请。时间这么紧,形势这么复杂,中国还去不去?周恩来总理一锤定音:去!此行目的就是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场,这本身就是一亇了不起的胜利。
1952年7月19日,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共有69亇国家、4925名运动员参赛。
由荣高棠任团长、40人组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于7月29日到达赫尔辛基,因时间已临近奥运会尾声,大部分运动员都没有了比赛任务,唯有游泳选手吴传玉,参加了100米仰泳比赛。但因旅途劳累,时间差都尚未调整过来,所以只游出1分12秒3的成绩,列小组第5位,没有取得决赛资格。
其实,吴传玉是一位很有实力的选手。仅在一年之后的罗马尼亚布达佩斯,25岁的吴传玉在第1届国际青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1分8秒4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这枚金牌的含金量极高,这是新中国在参与国际体育比赛中的第一金!
第十五届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回国途中参观访问了苏联的体育组织和设施,大开了眼界。回国后,向中央打了一个考察报告。报告中说,苏联在部长会议之下设有一个全苏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领导全苏联的体育工作,而我国的中华体育总会只是一亇社会团体,因此建议在政务院之下设立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即国家体委),请德高望重的领导出任主任。
不久,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等领导都作了批示,同意设立国家体委,并责成政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具体负责筹建工作。于是,水到渠成,贺龙元帅出任体委主任,蔡廷锴担任付主任。
我国派代表团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后,继续强烈要求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195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9次会议上,终于以23:21票通过决议,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国家奥委会。这对于台湾来说,无疑是国际奥委会对他们下达了逐客令!
2024.07.31于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