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爱的兵妈妈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有一支舞蹈队,2001年3月28日,舞蹈队首次走进武警北京工人体育馆驻地进行慰问演出。集节目创作和表演于一身的闫和平与战士们相谈甚欢,建立了感情。从此以后,她经常到军营看望战士们,战士们亲切地称呼她“妈妈”。
任学路
二零零一年,
三月二十八,
您第一次走进了工体的军营,
表演节目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后来您经常来到军营里面,
为战士们包饺子,
给战士们蒸包子,
煮熟的元宵看着他们吃下。
接触多了,
感情深了,
有一天战士小赵试探着问:
让我做您的儿子您看行吗?
没想到听了这句话,
您痛痛快快答应了。
从此,小赵成了您的儿子;
从此,您成为小赵的妈妈。
小赵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战友,
在战友们的心里激起了浪花。
一个个战士纷纷效法,
一见面就张嘴叫妈妈。
端午节,您教战士们学着包粽子;
中秋节,您制作的月饼味道极佳,
您做的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
战士们一碗接一碗边吃边夸。
每一位入伍的新兵,
都被您当做儿子接纳;
每一位复员的战士,
都成了您心中的牵挂。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心战士,
您组建了“兵妈妈拥军队”,
军爱民,民拥军,
谱写新时代鱼水情的佳话。
您和战士们一起走进社区,
学习雷锋为居民理发;
您和战士们一起排练小品,
将人间真爱演绎表达。
年轻的战士们离开了爹娘,
走进军营里摸爬滚打,
有幸遇见一位慈祥的妈妈,
陪他们度过青春年华。
战士们忘不了,
您做过的那些感人的事;
战士们牢记着,
您说过的那些贴心的话。
儿子们忘不了,
您这位妈妈给他们送温暖;
儿子们牢记着,
您这位妈妈给他们送文化。
哪个儿子喜结良缘,
您都喜上心头祝福小夫妻俩;
哪个儿子遇到困难,
您都为解决难题而想方设法。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士兵队伍的成员每年变化,
爱兵如子的情怀没变,
您的兵儿子人数每年增加。
这么多年了,
您的儿子已遍布——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海角天涯。
这是个让人羡慕,
无形的特殊的家庭,
上千个异姓兄弟,
一位和善的好妈妈。
您有一颗美丽的心,
这颗心,
战士们能真切地感知,
却不知怎么描画。
您有一种真挚的情,
这种情,
战士们都为之感动,
却不知如何报答。
道德模范,先进志愿者,
双拥模范,十佳宣讲员……
您用获得的这些荣誉,
证明着平凡者的伟大。

致敬!中国女兵
任学路
你们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
本该正说爱谈情;
你们却报名入伍走进了军营,
成为部队的女兵。
祖国召唤一声,
你们踊跃应征,
告别了慈爱的父母,
告别了温馨的家庭。
医务兵、通讯兵、特种兵……
兵种有所不同;
卫生员、报务员、飞行员……
学习各种技能。
心里装着花木兰,
目标瞄着穆桂英,
将阴柔溶进阳刚中,
心里面崇拜着英雄。
《战火中的青春》是一部电影,
女扮男装的“高山”是一名战士,
这个角色有生活的原型,
她就是辽宁省的郭俊卿。
八女投江的事情,
发生在抗日战争,
八位抗联战士宁死不降,
英雄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参加对越反击战的郭容容,
为运送战友遗体壮烈牺牲,
她是反击战唯一的女烈士,
部队因此给她追记三等功。
歼十女飞行员余旭,
那样年轻!
为练出高超的飞行本领,
献出生命。
中国女兵,
具有英勇无畏的传统;
中国女兵,
将中华民族气节传承。
中国空军第一位女师长程晓健,
曾经指挥运输机空投物资抗洪,
国庆七十年担任受阅领队,
引领着女兵方阵正步前行。
特级装甲驾驶员旷维,
掌握了高超驾驶技术,
亚丁湾护航编队陆战队员宋玺,
在解救人质的战斗中表现英勇。
火箭军信通尖兵邢莹莹,
九次上领奖台吸粉无数,
战略支援部队高级工程师王秀红,
对国防科技事业总是心怀着憧憬。
航天员刘洋、王亚平,
乘载人飞船遨游苍穹,
中国人的航天梦,
绚丽绽放在太空。
三军仪仗队
有你们自豪的表情;
阅兵式方阵
有你们矫健的身影……
杰出的人物,
一个个姓名,
巾帼不让须眉,
你们用行动证明。
锦绣年华,
没有把心思用在涂脂抹粉;
甘于奉献,
为自己的履历写上了光荣。
你们的脸可能比较黑,
那是因为训练时沐雨栉风;
你们的心一定特别红,
那是因为对祖国无比忠诚。
中国军队维护着国家安全,
中国军队使人民享受和平,
中国军队的女兵和男兵一起,
构建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有了入伍从军的经历,
才是值得骄傲的人生。
面对着飒爽英姿的女兵,
我在心里面向你们致敬。
(2024年7月19日下午)

中国老兵
任学路
中国,
有这么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
老兵,
是对这个群体所有人的总称。
群体庞大,
由各行各业的人员构成,
有男有女,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龄。
这个群体存在于无形之中,
老兵的称谓代表着一段曾经;
这个群体的人们心心相映,
老兵的称谓代表着一种认同。
一说起军人,
就是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一提到军种,
荣耀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这个群体的成员——
有人参加过抗日战争;
有人参加过解放战争;
有人参加过朝鲜战争……
有人参加过自卫反击战,
曾经战斗在祖国的边陲;
有人参加过抗震或者抗洪,
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
有的人曾在战场上冲锋,
克敌制胜立下战功;
有的人曾在边境线巡逻,
保卫祖国天下太平……
这些人都有一段人生的岁月,
留在军营,
这些人都锤炼出了一种精神:
不怕牺牲!
这些人干工作任劳任怨;
这些人做事情雷厉风行,
有吃苦耐劳的特点;
有勇于奉献的特征。
为民族复兴,为国家繁荣,
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肯干;
肩负着使命,贡献着热能,
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忠诚。
都说部队像熔炉,
都说部队锻炼人,
每一位老兵的所言所行,
都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鲜红的军旗飘扬,
雄壮的军歌嘹亮,
部队的姐妹弟兄……
当过兵的人都会魂牵梦萦。
若有战,
召必回,
战必胜!
这是中国老兵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