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唱军旅歌曲
秦淮诗
唱歌,是我的业余爱好。唱军旅歌曲,是爱好中的最爱。
我是一路芬芳,一路歌唱,幸福的成长。最早唱的歌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杀!”“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匪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些歌,我从儿时唱起,耳熟能详,至老不忘。
后来,我喜欢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爱晴朗辽阔的海空,俯㒈着海面象哨兵一样。”“小小竹排向东流,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继跟党走。”“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小白杨,也穿绿军装,同我一起守边防。”“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归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地期待,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你下你的海,我淌我的河;你有儿女情,我有相思歌,既然来当兵,既然来报国,当兵的爬冰卧雪算什么,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雪雨风霜;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看我们的水兵又要起锚”……
唱着这些朗朗上口、节奏铿锵的歌曲,我会热血沸腾,多巴胺和荷尔蒙会急剧上升,意志更加的坚定,充满着赴汤蹈火的力量。唱着这些钢中带着柔情的歌曲,会唤起我情愫的扩张,对人性的向往。我仿佛看到战壕里的战士,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时眼中的怒火;在战斗间隙时,思念家人脸上露出纯情温柔的目光。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多数人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他们舍生忘死,义无反顾。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音乐,和语言一个样,是与生俱来,父母所赐,自然生长。音乐家的孩子,得天独厚,在母亲的子宫里,开始接受音乐的熏陶,韵律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胎教。呱呱坠地后,哇哇的啼哭,唤来的是母亲的摇蓝曲,美滋滋的进入梦乡。有人说,唱歌靠遗传,没错。京剧名家谭鑫培,已绵延至第七代。不得不让人相信音乐细胞的神奇,感叹教学与传承技艺的力量。有人说,唱歌凭努力,有道理。每个人都有音乐的宝藏,仅仅是开发的深浅不一样。看看刘和刚吧,深情地望着农民的父亲: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到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从他身上,让人懂得:唱歌不完全靠遗传,也能够后天开发。
而我,就是唱着军旅歌曲,在唱中学,在唱中悟;勤学多唱,无师自通地步入音乐的殿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世上,如果没有音乐,生活会多么地寂寞单调,多么地乏味和枯燥。音乐的作用以及产生的效果,既是无形,也是有形。人在沙漠里行走,如果有音乐作伴,心情舒缓,便少了孤独感;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听听音乐,那歌词配上韵律,可以疗伤。我爱唱的军旅歌曲,也深受大众的喜欢,传唱了几代人。“有过多少不眠的夜晚,抬头就看见满天星辰,清风吹拂着童年的梦,心中却唱起属于未来的歌。”
经常有人会问我:看你唱歌的架势和气魄,象个当兵的人。每每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既感到高兴,也有点虚妄。想当兵,却未能如愿。充其量是单位里的基干民兵,总算是摸过枪杆子,打了实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用唱歌来弥补没有当上兵的遗憾。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唱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不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军旅歌曲,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优美动听,百听不厌,我们要永远地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