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墨生涯,泥土芳香
一一温舒情老师和他的书法
温舒情老师,泥土滋养的皇甫书法名家。
温舒情老师是肖家坡人,世代务农。他一辈子扎根于这片黄土地,摸爬滚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农民,拿起锄头种地,执起毛笔书情,将乡村的四季变化、葱郁桑麻、婚丧嫁娶,化为了他笔下的勃勃生机、悲欢离合。
字如其人。温舒情老师早年失怙,弟兄们与老母相依为命,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生命不止,奋斗不息,造就了他百折不挠,简单明快,坚毅强悍、敢作敢为的性格特征,也形成了他简朴明快,刚劲有力,沉稳凝重的书法风格。
老子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温舒情老师用笔严谨,常走中锋,齐整庄严是其本色,变化之中,亦见凝重之气。在他的笔下,你见不到丝毫的轻浮油滑之象。看他的书法作品,铁画银钩,端庄大气,黄土地的厚重,乡野的纯朴,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迎面而来。我常想,温老师出身乡野,又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自成一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吧。
我手写我心。写作如此,书法亦如此。肖家坡是一个文化大村,有着悠久的书法传统,远者不论,民国以来,周德隆、鲁应春、王明新等人的书法,远近闻名。承接前贤,成为了温舒情老师书法追求的初心。他之所以取得目前的书法成就,从根本上说,离不开他对书法事业的热爱。
"躲进小炉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一年四季,生计之外,小小的躬植斋,一方天地,便是他的融炉。他在这里修养身心,和他的心爱的书法艺术融为一体。
立根乡土,服务乡里。 几十年来,温舒情老师为乡党书写了不知多少对联、条屏、横幅、中堂,远及蓝田、长安、户县一带。他创作神态凝重,一丝不苟,一笔一划,从不敷衍塞责了事,尽显他对老祖宗传留下来的汉字和书法艺术的虔诚和敬畏,因而广受乡友们的欢迎,成为他不断进步的动力。
有志者事竞成。几十年瀚墨生涯,不懈追求,就开出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法之花一一《温舒情书法集》,充满了皇甫川的泥土芬芳!
二零二四年于兰桥耕读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