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回老家了,首先回去看望88岁的哥哥嫂子。天气炎热他们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永远都是我心头的的牵挂。
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我们西寨村2023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各村都要开办“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民政部门拨款,乡政府大力支持,年轻有为的村支书任少文同志,率领村里精明能干的村委干部,选拔出村里有多年盖房经验的能工巧匠,选好地址说干就干,6-7月份筹备资金开始动工,9月份顺利完工,10月份开始启动营业。从开始到现在将近一年时间,今天是我第3次来参观老年人现场就餐情况,我非常感兴趣。
接下来,我将把我亲眼目睹和听到的、想到的、真实情况用文字叙述分享给大家。


时间正好11点,马上就要开饭了。来就餐的老人们,陆陆续续从家里来到了食堂。干净的桌椅板凳排列得整齐有序,墙上的标语耀眼醒目。他们坐在空调房里,享受着舒适的凉风拂面,好不惬意!一个个喜笑颜开,聊天说笑,这些老人们都是我们一个村的:有家族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还有邻居的婶子、大娘、大哥、大嫂。她们一个个拉着我的手,十分亲热,我挨个给他们一一握手问好,欢声笑语响彻整个房间……

我轻手轻脚地来到餐厅,透过厨窗,看到掌勺的厨师是本村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任俊妞妹妹。她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腰间系着一件枣红色的围裙。案板上小盆里,放着切好的大肉,还有一盆刚刚切好的青椒、木耳、红萝卜、洋葱、蒜薹、西红柿、粉条、茄子、绿豆芽……锅里倒入两勺油,火苗在锅底均匀的燃烧,锅中的热油欢快地跳跃着。
她将切好的食材倒入锅中,菜叶在热油的作用下散发出香气。只见她熟练地挥动着铲子,食材在锅中上下翻飞,每一铲的翻动,都伴随着菜香的释放,让人陶醉其中。锅里油多肉多,各种调料样样俱全,香气四溢,仿佛整个大院都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她又端出一盆炒饼条,揭开锅盖,下一层面条洒一层油。大约10分钟左右,再次下一层面条洒一层油……盖上锅盖焖10分钟。满满的一锅炒饼做好了,五颜六色的饭菜让人食欲大开,满屋都是肉香的味道,好香啊!
她一转身看到了我:“姐,你啥时候进来的?”我说:“看你正忙,就没有打扰。全程看你做炒饼,手艺不错,干湿正好,烹饪技术杠杠的。软乎乎的,肯定好吃!目前有多少人吃饭?”“老年人有9人,义务为咱村1- 6年级学生补课的外地大学生有11人,都在一起吃饭。”
“啊!天气炎热,你也够辛苦了,看你脸上的汗珠子,成串地往下流。”她立即用毛巾擦了一把汗。“没关系,一会儿开饭。中午在这吃,尝尝妹子的手艺。”“谢谢好妹妹!我家里有人做饭。下次再来品尝。谢谢!”


开饭了!厨师用多盘一次端6碗炒饼,还有每人一碗鸡蛋汤,放到餐桌上递到每个人的手中。她对我说:“天热,有人想喝白开水,甜的咸的都有。每一星期都有菜谱,顿顿不重样。”
看到每一位老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我问身边的一位88岁的老奶奶:“饭好吃吗?”她笑着对我说:“可好吃了,甜咸可口,熬的时间长,可软和。这闺女服务态度可好,从来不起高腔,每餐吃完饭还搀我们过门槛下台阶。”

我走出餐厅,看到大队部的门还敞开着。支书任少文和村委会的几名干部,刚刚从乡里开会回来,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我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自从咱村开办“老年、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以来,我每次回来都能听到群众们的赞扬和好评,大家都很关心关注。
今天我再次来到食堂,因为关注,所以每次回来总想来转转,和她们开开心心地聊聊天,大家都高兴快乐。
大队支书任少文同志,把从开始筹建到目前为止的详细状况如实告诉了我:2023年10月份老年食堂开办以来,政府是有条件限制的,必须是高龄老人、残疾人、长年吃药的老病号,先报名。每人每月交300元钱,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饭。照这样下去,为其子女外出务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经过3个月的尝试,每人每天10元钱根本不够开支。更谈不上改善生活,好多乡村刚刚办起来的老年食堂均已散伙。大队负担不起啊!

村委会正在一筹莫展的关键时刻,我们村在外地工作的乡贤们听到风声,又是打电话又是发微信。他们为了支持家乡新兴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将捐赠人员名单公布于众:西寨村乡贤老乡会捐款2000元;王耀民、王耀军、王耀锋三兄弟捐款500元,米、面、油、大肉价值1700元,合计:2200元.亲自交给西寨村委。陈志成捐款2000元、挂面16提……他们都是自己开车专程送回来的!

任支书非常感动、感激、感谢、感恩!他代表西寨村的每一位父老乡亲,向乡贤们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善心捐资,爱心相助。不离不弃,无私奉献。村民们看在眼里,永远记在心上。你们的事迹永远写在西寨村志上。你们的精神激励着年轻的一代又一代。为了答谢乡贤们对家乡事业慷慨解囊、无私付出,我们村委决定:每年的清明节利用大家上坟祭祖这一天,是乡贤们的聚会日。

大家在一起吃一顿家常便饭,聊天叙旧,互相交流……这个好习惯已持续好几年了。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温馨,没有爹和妈,永远都有家!虽然大家远离家乡,工作繁忙,不管外边的楼有多高,天空有多蓝,景色有多美好,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西寨村的每一位父老乡亲,永远都是你们的亲人!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最美的家乡故里!
文章写到此处,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到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决无半句虚言。我一定要把我们村里的好风俗、好习惯,真人真事,好人好事,传播出去发扬广大!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同享同乐!硕果累累!我相信:西寨村的村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在乡贤们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努力建设美好家园。这才是:文明创建我的家,众手浇灌幸福花。乡贤无私做贡献,天大困难踩脚下。我坚信西寨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简介:任爱敏,网名“梦伴人生”。洛宁县地方病院退休职工,从事医疗事业一生。喜欢写写文字,唱唱戏曲,平平淡淡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