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葛国顺(笔名:草页)1954年7月生于高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作协会员、扬州文艺创作研究会理事、高邮作协会员、汪迷部落文学社会员。擅长随笔、散文、言论、歌词和论文写作,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电台和网络媒体,多篇作品在省内外获奖。2016年4月结集安全文化作品集《安监之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个人散文集《生活如歌》(上海文汇出版社)。
作者/葛国顺
人间四月芳菲尽。今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早晨,我晨练回来,发现地下有草和泥,有两只小燕子在我头上盘旋,抬头一看,只见门庭前有一个渐成形的燕窝,两只恩恩爱爱的小燕在屋檐旁飞来飞去,很是讨人欢喜,便知道它们在我家门庭上安了个新房哩!正应了唐朝刘禹锡诗作《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甚喜!

相传,燕子只会在有福之地,家庭和睦的地方筑窝。只见它俩有时停在巢边或跳跃,或鸣歌,仿佛在商量着什么,又仿佛在玩耍,秀尽了恩爱。当家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人认为燕子做窝本无大碍,就是脏;有人建议捣掉。我则认为,燕子光临本宅做窝是美事。在中国风水学中,燕子筑巢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预兆。燕子,也被称为“紫燕”,喜燕子进家筑巢预示着吉兆,表明家中的风水很好,代表着将福运带进了家门;燕子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愿意来家中筑巢,是给家中带来安稳的预兆;燕子是如意之鸟,进家筑巢是送来吉祥,只要善待这些动物,也会给你带来好运。

过了一段时间,不知什么时候,窝里添了四只小雏燕,这下可热闹了,门庭前叽叽喳喳的叫声就没停过。小燕子还没有长齐羽毛,瘦瘦弱弱的身体,嘴巴特别大,泛着粉红的颜色。有时我搬来梯子上去观赏下,小雏燕只要一见到此情,便拼命地挣扎鸣叫,希望引得怜惜,早早得到食物,这可忙坏了夫妻燕,喂了这只哺那只,可他们一点都不厌烦,每次飞走时都要回头看几眼,我仿佛都能感受到那慈爱的目光,从此便不再打扰。

所不幸的是,现在人们条件好了,都是水泥结构的,燕子窝不是筑在草房子上,有几天风大雨大把燕窝给毁坏得不轻,小雏燕们又饿又冷,在那里一直悲鸣哀号,父母的身体庇佑不了它们,搞得我都挺替它们担心的。然而它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我特意观察了他们筑的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的巢原来是两层的,下层是一个阳台似的板子,上层是一个圆弧状的小窝,黑白相间的泥中混有杂草,小巧而精致,这需要费多大心思和力气才能建成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燕子衔泥”精神!

母燕的工作简单而又需要耐心的,她先到周围巡视一番,然后看到食物后手疾眼快地俯冲下去用嘴叨起后再度起飞。这一瞬间不过几秒而已,却让人眼花缭乱,然后她叨着食奔往燕窝。食物一次只够两只雏燕吃,怎么办呢?这不用担心,窝中的燕子已经早早地排好队,叽叽喳喳地等待着妈妈的回归。看见远方妈妈的身影后,便迫不及待地叫了起来,燕妈妈将食物一口一口送进每一只小雏燕的嘴里后,转身又去觅食了。窝中的小雏燕的叫声立刻有了短暂的停止,看着获得食物的其他雏燕,他们立刻又叫了起来。直到燕妈妈又再次回来,开始了新一次哺喂…….燕妈妈重复了再重复,不厌倦也不叫苦,她兢兢业业地坚守着母亲这一神圣而光荣的责职,直等到宝宝们心满意足地卧在巢里安静地睡去,她也累得不成样子了。两只成燕这才能静静地立在巢边,似在休息,又似在守护,我知道他们的问题都解决了

又过了些时间,燕宝宝们也都已长大了。我家门庭前燕窝筑得越发牢固了。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一般来说,筑一个窝非常不容易,所以在冬去春来之后,燕子还会再回来找它们过去筑好的窝。每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燕子衔泥绕画梁,带来雨润红妆,风吹杨柳春光万里长。燕子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燕子来家里筑窝意味着什么?燕子从古至今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紫气东来,是伉俪情深、勤劳勇敢的代表。燕子筑巢也被认为是对事业的好兆头。意味着事业上将有贵人相助,化解之前的不利因素,为家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喻示着财富和事业都会随之繁荣昌盛。
燕子选址筑巢对环境很考究,这个家庭必须是宽敞明亮干净,这家人一定和睦有爱。双燕已不再是原来的了,它们也会老去,它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儿女,让儿女们能够遨翔于蓝天白云之间,这便是他们内心最朴实最真诚的愿望吧?然而,天下父母哪个不是这样的呢!
2024.7写于草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