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风采
作者简介,刘津香,1952年2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1959年~1965年天津市和平区华安街小学上学。1965年~1969年天津市第六女子中学上学。1969年4月12日~1971年6月12日内蒙武川庙沟土城村插队。1971年6月~1972年10月内蒙呼和浩特市饮食服务公司综合饮食服务部餐厅服务员。1972年11月~1974年12月学习、实习。1975年1月~1986年12月呼和浩特市饮食服务公司医务所护士。1986年12月~1993年天津市药用玻璃厂保健站护士。1993年下岗,后退休至今。
我们的准金婚
文/刘津香
1975年8月1日清晨,我的男友从内蒙呼市综合饮食服务部大楼二楼旅店,来到服务部大楼后院的女职工宿舍。我们一起吃过早餐后,向同事的借了一辆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后架上,男友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我们到呼市饮食服务公司机关去开结婚介绍信。
那时我的男友是现役军人排职,在内蒙卓资山服役。部队给了他三天假,他带着部队的结婚介绍信到呼市与我办理结婚手续。在这之前,因与现役军人结婚手续很复杂。首先是我的政治审查报告,我的个人简历报告,我的身体检查报告都寄到部队。部队审查后同意我们结婚,之后部队才正式批准我们结婚。
我们在公司开了我的结婚介绍信,来到呼市新城区民政局领结婚证。谁知部队给男友开的结婚介绍信少了“初婚”两个字,我们怎么说也不行,就是不给我们办理结婚手续。我说:“那就去我们公司为你开证明吧。”我们又来到公司,说明情况后,公司人事部门说:“很抱歉,我们只能证明自己单位的同志,其他人我们不能证明”。
我们无奈的离开公司,只能男友再回部队重新开证明了。男友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回综合饮食服务部大楼,在路上遇到了公司党委书记李瑞斌(饮食服务公司一把手,河北省人,我在公司医务所工作,李书记常带着爱人到公司医务所看病开药,所以很熟悉)。李书记和我们是相对而行,都骑自行车。李书记下了车,问明情况后说:“走,回公司我让他们开证明。”李书记向我公司人事部门讲明情况后,公司开了男友是初婚的证明。
我们又来到呼市新城区民政局,顺利的领了结婚证。当我们走出民政局的大楼,我看了一下右手食指按过手印后留下的红印泥,又看了看男友。不,不是男友,是丈夫。我在想,我要和这个八岁相识,叫了十年“大哥”,鸿雁传书恋爱五年,青梅竹马的人生活一辈子。
1975年的结婚照片。他25岁、我23岁。
他30岁、我28岁
领了结婚证,我们回到了大楼女职工宿舍。我们买了肉和茄子,到餐厅买了馒头票,没有要馒头,要了块和好的面。拿到宿舍,我们俩包了饺子,记得饺子馅是丈夫调制的。那个年代,什么都凭票证供应,吃饺子就像过年一样。而且,那顿饺子是我们夫妻一起制作,一起吃的第一餐。四十九年过去了,那天猪肉茄子馅饺子的味道至今难忘回味无穷。真的,很香!
四十九年,听起来是那么漫长。然而,又是眨眼之间。 记得,双方父母、丈夫都不在呼市。结婚,只有我一个大姑娘“厚着脸皮”向领导要房子;呼市锡林路上10平米的小房,是我一个人打扫、糊顶棚、糊窗户、刷墙、安放家具;外面下大雨时屋里下小雨,外面不下雨了屋里还滴答的房子住了三年;单位给我分了新房,是我拉着煤店的平板车自己搬家;有了孩子,是我用自己制作的背带,背着孩子出入,孩子在我的背上长大;难忘,十二年军嫂生活,久别重逢的喜悦,离别的不舍;人到中年我们回到天津,上老下小,下岗谋生计;去年我做心脏介入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丈夫几天几夜陪伴左右。
上面照片:左图是我自己缝制背孩子的背带;右图是我为孩子缝制的腿脚套。
我1.55米的身高,冬天孩子穿上棉衣,戴上斗篷真的一大堆。我家到托儿所有公交车两站的路,前后够不到公交车只能步行,而且中途要在呼市八中那上下坡过河。再说,我抱着孩子连前面的路都看不见。办法总比困难多,是我自己缝制的这两件东西,解决了问题。
上面图片是: 2023年10月25日我手术当天早晨丈夫给我发的微信。
这是2024年7月8日拍的照片, 他74岁、我72岁。
四十九个春夏秋冬,四十九年风雨历程,是相互的理解、支持,是亲情纽带和爱的缠绕与伴随。如今,青春逝去,古稀至,相扶相守迎耄耋。愿相知相伴向前走,金婚在望,钻石相拥!
2024年8月1日于中国天津 (全文135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