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承载
-----《道德经》启示录之五十一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
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第51章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 不宰,是谓玄德。
第51章译文: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生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道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德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啊。
思绪流萤:
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这是说自然规律生成了万物,而人的德行应是支撑、激励和抚育自己及万物生长的基础;本文述之“承载”,意在诠释人德行的承载能力,决定着人生社会价值的好坏及效应。
“承载”,本义指承受支撑的物体,或托着物体,承受重量,是从工程地质领域里转借过来的概念,现已演变为人承受能力的描述;人的承载能力,主要体现在以道德品质做基础,面对前行路上的挫折和困难,产生的抗压和承受力,亦是调节自己身处逆境时,滋生情绪、耐力、适应力、容忍力和战胜力强弱的心理支撑。
如今,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人在现实面前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心理学家发现,心理素质优良的成功者,有三个特点:面对现实从容不迫、兴趣广泛和控制外界事物的能力较强;如何提高心理承载能力,确保心理健康和心态平衡,以利适应社会环境和变化,是每个人的实际课题;一般情况下,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面对挫折的承载力强;而性格孤僻、懦弱、内向、心胸狭窄的人,面对挫折的承载力较低;可是,一个人承载力的强与弱,从根本上说,最终仍还是依赖于自己的道德力量。
中国有“厚德载物”的提法,意指“一个人良好的品德,如同大厦坚实的基础,如不具备,就无法承载人生卓越的作为”;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身处平凡之中,主动或被动地对某件事产生了浓厚兴趣时,既便别人认为艰苦难为,自己却也会乐在其中地付诸忘我的潜心钻研,且可承受别人不敢想象的挫折和压力;于是,这样的人,在特殊环境下,就具有了“临危不惧”和“稳如泰山”等状态。
当然,在增强或缓解抗压上,有人认为:人具有明确目标、乐观态度、多元思维和充实努力,益于增强承载力;也有人认为,应“保持心理健康、正常喜怒哀乐”,具备自立、自强和永不气馁、屈服、放弃的精神;可见,面对困难和痛苦,冷静思考出路;多与人沟通,分忧解愁;看励志书籍,学习应对逆境的方法;出去旅游,放松心情,免得精神崩溃;善于自我心理调节,剔除坏情绪”等等,亦都利于修炼人的承受力……还有人认为,增强承受力,应“自我肯定、抛弃自卑、增强自信(包括关注优点、自我暗示、得体仪表、不卑不亢、学会微笑、扬长避短、调节情绪等)”……并且,有人也归纳了一些解压方法,诸如一吐为快、开怀大笑、听听音乐、阅读书报、重新评价、大喊大叫、与人为善、不去挑剔、留有余地、学会躲避、免当超人、做些让步、遇事沉着、逐一解决、熄灭怒火、做点好事、眺望远方、换个环境和放慢节奏等,都是调节和增强承载力的办法。
实践证明,不管现实怎样,内心强大当是一个人具有坚强承载力的关键;比如,项羽面对着由章邯为首的秦军主力和滔滔江水,自知自己的区区两万兵马不足挂齿,但为救助巨鹿,他凭着空前绝后的勇敢和承受力,下令沉船、砸铝、烧屋,带上三天军粮,与秦军决一死战,不得生还;而战士们因明白了已没有退路,个个抱着必死的信念,奋勇杀敌,大破秦军,扭转了陈胜举义以来军事上的低潮,成为推翻秦王朝的转折点和“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典故传说;再如,大家都知中国女排创造过多年连获冠军的奇迹,这是因为队员的每一个人都明白:全队拥有了技术实力领先、意志坚不可摧、晓知决胜的关键和有创造奥运历史奇迹的信心;上述两个事例,均体现了人意志承载力的坚韧顽强。
强烈的责任感,亦是一个人具有强大承载力的自励条件;1963年,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可是,这个结果却是以铁人王进喜为首的创业者们,靠3年艰苦奋战换来的;到1966年,铁人王进喜指挥他的钻井队,突破了年进尺10万米的大关,攀上了当时世界钻井史上的峰巅,再一次为中华民族争了光;而且,铁人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现任1205队队长盛文革说:“虽然45名队员谁也没见过王进喜,但铁人精神一直支撑着这个钻井队员的灵魂,到现在为止,该队获得各类荣誉227个”;一位塞拉里昂的客人说:“向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致敬,他的精神不死,建设塞拉里昂也需要铁人精神!”
心理承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后天努力程度,以至于最终的成就;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因为心理承受力强,才从众多的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所佩服的人;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的猜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沉浸在数学钻研中,常常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的程度,连走在路上撞到树木时,仍不知所措地说:“对不起”;再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因经常通宵达旦地勤奋钻研和写作,夜间航船的人们就把他的窗口当作了航标灯;他的学生漠泊桑,从20岁开始写作,到30岁才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在他的房间里,草稿纸达到了书桌高;这些均说明:天才出于勤奋、成功来自承载的坚持。
承载力强大的人,会因压力而反弹出更大的进取精神;例如,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时举行了“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他第一杯酒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酒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第三杯酒敬给对手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和鳌拜,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再如,拿破仑小时家里贫穷,但父亲却送她去富人学校读书,结果他在学校里处处承受着嘲笑的压力,可压力却成了他拼命学习的动力,在一个小而闷的房间内,他脸无血色,孤寂地坚持着勤奋学习,后来终于受到了赞赏,走上了有权势的道路,成为美国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和首任总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他认为:如没有小时候被同学嘲笑的压力,就不会有自己在难堪中的的发奋自立自强,更没有自己未来的一切。
同样,困境的家境或自身弱势,也是推动一个人走向强大的承载动力;英国作家狄更斯出生于普通家庭,自幼体弱多病,可在他10岁时,父亲因负债被关进监狱,为了维持破产的家庭,狄更斯只能去当学徒工,以惊人意志承受了无法忍受的劳累与折磨,还以顽强的毅力,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冷酷与侮辱;然而,他没有减退追求的渴望,利用一些空闲时间,拼命地读书,为将来的人生起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终于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还有海伦·凯勒与病魔抗争,写出了《我的一生》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贝多芬26岁时听力减弱,到了晚年失聪,却仍然创造出了《月光曲》、《命运》、《田园》等许多不朽的经典乐曲;成龙、李连杰自幼习武闯荡江湖,最终功成名就;李嘉诚自幼出身贫苦,靠辛苦打拼数十年,终于成为世界级富豪;邓亚萍个子不高,面对别人歧视的目光,始终不放弃练习打乒乓球数十载,最终成为世界冠军;周润发年轻时过着帮人“跑龙套”的艰苦生活,却不放弃理想追求的坚持等等,皆如夜空闪烁的星光,璀璨耀眼。
如此,我们有理由说,人应学会与压力共处,并在压力中靠强大的承受力,成就自己和别人,进而把平凡的自己和平凡的生活,过成美丽的传说和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人,在北京工作近30(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官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题材的作品,主要著作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