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历:
吴志群,男,一九四六年二月出生,广东省英德市人,文化程度初中。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应征入伍,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九年在广西独立二师服役,一九七O至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广东台山广海烽火角一四三师四二八团任排长,副连长,连长,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带领四二八团一连到广西凭祥,编为广西军区边防团二十一连,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带领连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三战三捷,全连一等功,本人二等功,同年五月任边一团五营副营长,一九八二年二月转业到广东省英德市公安局工作,任派出所所长,二00二年退休。
在即将告别军营的日子里
吴志群
在即将告别军营的日子里,一九八一年九月的某一天,我下连队检查连队训练回来,接到团政治处发来我转业的通知,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是高兴还是难过,高兴的是转业实现了我的要求,难过的是从军十六年说长不是很长,说短也不是很短,从此以后就脱下军装,告别军营真的有点依依不舍的感慨。部队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地方,我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毛头小伙子,现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基层军官,是很多同龄人做不到的,自己自豪,家庭光荣。特别是在广西凭祥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和战友们出生入死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现在说离开就离开,心里真的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啊……
因我是计划分配到政法系统的转业干部在当年十月至十二月,在南宁市郊区的吴圩机场,系统地学习政法系统的基本常识,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期间日常生活管理是很放松的,和以前的各种军事培训完全是两码事,没有紧张严肃的气氛,没有批评你那方面做得不好不对,完全靠个人的自觉去遵守学习纪律和生活制度,这就是部队和地方的区别。
十二月底返回部队,做好离开部队的一切准备工作,晚上能安稳地睡个好觉,边境的枪炮声还时常不断地传来,不用我带队去打仗了,但我心想部队还需要我的话,我仍然服从命令带领连队去杀敌,但不用了,部队有大把多的优秀指挥员戎边御敌做得比我更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部队过了最后一个春节,期间叫了几位好友吃饭喝酒,他们说有点不舍得我走,我深情地对他们说,你们在部队好好干会有出息的,真的到后来有的成为营团主官。春节过后,来了通知,我被分配到英德县西牛镇任革委会副主任(其实是后选人,骗人的)兼任西牛派出所所长,在随后的十多天里,打包行李,见见老战友,到老连队走走,见到那些还未复员跟着我一起打过仗的老兵,紧紧地握住双手,他们对我说:老连长,是你在枪林弹雨的战场把我们带回来,没有牺牲在战场,全靠你指挥得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我对他们说,我也不会忘我们在一起战斗的日日夜夜,我转业后不管身处何方,官职如何都不会忘记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在二00二年我退休后经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二十一连大部份战友,组织了多次连队战友聚会,并组团去慰问烈士的親属,还和战友们一起重返友谊关,登上法卡山,再爬480高地,千里迢迢驱车到广西马山,看望打仗时配属我连的支前民兵,终于实现了我和战友们的所有心愿。
又过了几天,营部管理员叫我去拿转业费,当了整整十六年的兵,副营级转业,转业费一共1420元(包括返乡的路费)转业费领到了,行李也打包好了,大件行李拉到火车站托运,小件行李随身带走。
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又是我永世难忘的日子,是我在部队的最后一天,早上起来,收拾好行李,将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营部饭堂吃完早餐后,向营里的所有战友行军礼作最后告別,就踏上返乡的路程,在去凭祥南站的路上,张君山副教导员培我边走边聊,我最小的小女孩由一个营部通信员背着,行李由另一个通信员拿着,慢步走向火车站,十点整上了火车和张君山副教导员二位通信员在车窗外握了最后一次手,我三个小孩也伸出小手向他们说,叔叔再见,再见,(那个时候还没有拜拜的这个词)火车下午三点到了南宁,同乡战友胡炳金(独立二师一位连长,七九年战后转业到了公安部门)到车站接我,並在他家里住了二天,帮我买了南宁至广州的飞机票,(一共140元大人40,小孩20)到了二月一日下午登上飞机五点到广州白云机场然后又坐火车,到晚上九时到了英德,第二天终于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从此我要在人生的第二个舞台发挥我的光和热。

版面编辑: 花间轻语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致谢!)
编辑寄语: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作品,您的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欢迎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照片与简介。在这里,您可以畅所欲言,与我们一同探索知识的海洋,分享生活的点滴。请将您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故事创作成诗文发送至微信wxid_cefqlfgd8gj022,本平台阅读后将筛选优秀作品发表,让更多读者分享拜读。期待您的精彩来稿,期待与您共享思想的火花!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多的文学价值!
请您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好友,并点击关注本平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