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故事
关公的神奇传说
作者: 关书轩
编辑:美丽

景山 ,又名太平山。宋朝进士杨蟠路过景山时,看到此地山路陡峭,白云飘渺游荡,于是就题诗留念:
白云出山去,摇曳或西东。
人住白云下,安然心已空。
后来人们又把此山叫白云岭。一代女皇武则天之子,唐恭陵,俗称太子冢,又称中原第一冢就在这里。因为此地是块风水宝地,周边庙宇比肩,林园挺秀,楼阁高耸入云。在此先不说玉皇庙,不说老君洞,也不说老师庙,更不说曹植当年路过此地写下了传世名篇《洛神赋》,单说关帝庙及关帝的神奇传说。

关帝庙,明清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余万座,我们这里的关帝庙位于景山腹地,洛阳、偃师、顾县南郭,坐北面南,背风向阳。依嵩岳,傍伊洛,翠柏掩映,俊鸟啾啾,香烟袅袅,清风徐徐,白云悠悠。正门上面一块实木匾额上书:关帝庙三个鎏金大字,远远望去,流光溢彩,耀眼夺目。院落为长方形,进门东侧为偏殿,正殿在后面,琉璃镶绿,飞阁流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门上方一块长方形青石匾额上书:“精忠汉室”四个楷书大字,笔道刚劲,力透纸背。殿内正中端坐关老爷的塑像。面若重枣,美髯飘逸,唇若涂脂,眉似卧蚕,凤眼生威,英气逼人。手握青龙偃月刀,霸气十足。塑像下案上香雾缭绕,鸣钟击磬,这里每逢初一、十五,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香客们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络绎不绝。关公、名羽,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历来是民间崇祀的对象。三国时列为五虎上将之首,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也。一生忠肝义胆,为刘备创立汉室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千百年来,他的事迹,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一件件被传为佳话。死后,受人们推崇,又经历代皇家褒封,被奉为“关圣帝君”。清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后来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现在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几乎每家都供奉关公像。近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关公视为保护神、行业神,及财神。
为啥人们会对关公如此的信奉与敬畏呢?不得不说《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里面记载了很多神话。关公败走麦城,被东吴所害,孙权害怕刘备替兄弟报仇,把关羽的首级献给了曹操,已示和好。曹操打开盒子对首级言道:云长别来无恙?意思是说,云长啊,当年苦留不住,如果能在我处会有今天如此下场,说罢只见关公胡须直竖,怒目圆睁,曹操见状“啊”的一声倒下,自此得了个“头风”百治不愈,不久身亡。

三国演义中又有记载,关公败走麦城,被吕蒙所害,吕蒙在庆功宴会上,被关公英魂缠身,破口大骂孙权,紧接着吕蒙七窍出血,暴毙当场。历史上的吕蒙确实是在关公败亡后不久去世的。
三国演义还有关公在当阳玉泉山显灵的片段。说关羽败走麦城后 ,英魂四处飘荡,三更时分,月明风清,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大叫:“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声如巨雷 ,响彻云霄。只见空中有个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偃月刀,山中有个普净法师,认得是关羽,便用手中的鏖尾拂拭言道:“云长何在?记得我曾救你命吗?”关羽听到英魂顿悟,知道此人曾舍命相救,落下云头,与法师相认,后经法师悉心点化,皈依佛门,在玉泉山保护乡民。乡民为了感念关帝的恩德,在山顶建庙,常年祭拜。现在还有石碑 ,上刻:最先显灵之地。
文学名著多处渲染了关帝的神奇事迹,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流传下来的故事也是枚不胜举。话说民国时期,偃师翟镇方面的商户多有去登封、禹州做生意买卖,路过关帝庙,只要去上香叩拜,当天上市后生意兴隆,卖的快价钱还高,有时路过匆忙来不及去上香叩拜,当天的货物天黑还迟迟不下,往复多次皆然。后来他们也是对关老爷的灵验所折服,就纠集了十几个商人,准备把关老爷请到他们的附近方便谒拜。这天,趁着天黑,潜入关帝庙,上香摆供愿意后,
用八抬大轿把关老爷的檀香木雕像放入骄内抬上就走,起步还不觉沉重,当走到顾县双石碑处就要离村时,抬轿人的肩上似有千金之力,压的他们大汗淋漓,不能前往,停住歇息时,被人发现,逃之夭夭。撵来的人其中有个叫张黑三,一个人背起关老爷一溜风就轻易的到了关帝庙。后来人们说关老爷在景山宝地不愿离开,再者他们的行为属于偷盗的性质,名不正言不顺,关老爷使用了千斤坠阻止了他们的行动。

抗日战争时,日寇在杨村渡口过河犯我顾县,游击队长关仰志带了队员迎头痛击,打的鬼子迟迟不能过河,由于人力不足,武器落后,日寇过河后一路追赶 ,烧了他们家里的房子,又四处打听下落,游击队带领群众就躲在关帝庙东边白云岭下的一道沟内 ,当日寇来到沟口,忽听岭上马蹄嗒嗒,铃铛声声,沟内雾霭缭绕,寒气逼人,吓得他们不敢进入,急派伪军探子进去打探。伪军探子进沟没走几步,就觉得阴风缠身,头晕目眩, 毛森骨立,呼吸困难,倒地后不醒人事。日寇似乎感到中了埋伏,见势抱头鼠窜。后来都说是关老爷骑赤兔马助阵,不允许在他门前作乱,保佑了一方乡土的安全。
解放后,百废待兴,大跃进,人民公社 ,破四旧、立四新, 群众运动如火如荼,人们的思想面貌焕然一新。也就是在破四旧运动中,关帝庙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当时村里派出了三个人,一个人抬头,一个人抬足,另一个人用绳子攀住脖子把关老爷的雕像撂倒了一个枯井内。后来这三个人分别在头、脖子,脚的部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性病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活生生的例子出现,冒犯神灵,祸及自身,一直在村里流传,使人们对关老爷的神灵更加的敬畏。

关公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被广泛流传,除了历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外,主要取决于他忠、义、仁、勇的精神。一个人忠于他的蜀汉之国领袖刘备;义释厚待之人曹操;刀刀手下留情,不忍残害忠良,仁心厚德;诛颜良、斩华雄勇冠三军。也正是在一个人身上闪耀着诸多光芒,才使的目前在我国三教独尊,古往今来没人匹配。
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的民族更加可悲。关公的事迹,千百年来传为佳话,说明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与爱戴。江泽民说:弘扬关公文化,振兴当地经济。关公目前就是一张文化名片,举起来宣传他,提高人们的凝聚力,弘扬他的忠义仁勇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诗曰:
忠义仁勇美誉传,家家供奉在堂前。
英灵庇佑乡居地,祭拜千秋到万年。
个人简介:关书轩,洛阳偃师区顾县镇人,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会长,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洛阳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古亳诗苑》总编。书海觅趣,山川陶情,晨风晓露润笔墨,明月晚霞任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