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姨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镌刻在骨子里。我没有刻意的去想,但她的音容笑貌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出现在我的梦境中,她就是我儿时的“保姆”,妈妈让我管她叫孟姨。
孟姨当年有三四十岁的样子,个子不高,很清瘦,穿戴整齐,干净透亮,说话轻声细语,犹如江南女子。孟姨和孟姨夫两口子没有孩子,因此,对我的到来,有一种视如己出的接纳和热情。妈妈就是看好孟姨这些特点,才将不愿上托儿所而又得了腮腺炎的我,托付给孟姨临时照料,等我病好了再送我上幼儿园,那时候我大约三四岁。 图片 在孟姨家,我享受的是一种比亲情还要多一些溺爱的待遇。平时孟姨和孟姨夫的眼神始终盯在我的身上,唯恐有闪失。吃饭时,孟姨要先吹吹热气,才将一匙饭喂到我嘴里,看着我咀嚼;孟姨夫也马上将一匙菜放到我嘴里,然后俩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盯着我的嘴和鼓鼓的腮帮子,直到我咀嚼完,又开始下一轮的喂食。在孟姨家用餐分上下场,上场是我自己独餐,双人助餐;下场是双人就餐,一人观餐。妈妈知道了我吃饭过程的奢侈,对孟姨说:不用喂,他自己会吃,要不孩子惯坏了。
妈妈这样说,孟姨依然如故。有一次,孟姨在喂我饭时,我斜眼一瞅孟姨夫,他呈现出平时看不到的状态,他手里端着一羹匙菜,眼睛一动不动紧盯着我咀嚼饭的嘴,关键是孟姨夫的嘴也撅着,跟着蠕动着,仿佛他嘴里也有饭菜在咀嚼,我年幼无知,竟笑喷了,同时引起了剧烈咳嗽,孟姨不满地对孟姨夫埋怨:孩子吃饭,你出什么怪态。后来我明白了,孟姨夫哪是出怪态,他是看我吃饭,下意识的帮我使劲呢,真真错怪了孟姨夫。
从此,孟姨夫喂菜的工作被孟姨取消,再到我吃饭时,孟姨就左右开工,忙得不亦乐乎,而孟姨夫在不远处偷偷瞄着我进餐,再不敢有任何面目表情。哎,生活中也有“冤假错案”!
妈妈的话还是起作用,孟姨对我的照料有所改变,不再总是亲力亲为。她在我胸前系了一条手绢,吃饭时,提醒我擦手擦嘴,而不再亲自给我擦,碰见同院卫生不太好的小孩搭讪我,孟姨牵着我的手会稍用力,阻止我和这个小孩接触。用手绢、讲卫生是孟姨给我培养的良好习惯之一,直到现在我依然在裤兜里揣一条手绢,而不习惯用餐巾纸。
有一次,隔壁一位老邻居喝了点酒,在院里乘凉,看见我过来,就大声大气地逗我,这位邻居外表长的很彪悍,像花和尚鲁智深:赤红脸,络腮胡子,平时说话就是大嗓门,甚至在孟姨家里就能听到隔壁他的说话声,我有点惧怕他,就躲避一下,哪成想他急忙跑过来,不由分说抱起我,并高高地把我举起,扔到空中,又把我接住,我有点被他吓着了,在“鲁智深”哈哈大笑中,我大声哭起来,以掩饰自己的不安和恐惧。 图片 孟姨就在我身后,没等她反应过来,这一切已经发生。孟姨忙把我搂在怀里,摸着我的脑袋,嘴里说着:不吓,不吓!同时呵斥着“鲁智深”,你干什么?看你把孩子吓得?那邻居要上前安抚,孟姨大声说:你站住,还要吓孩子呀。平时孟姨细声细语说话惯了,猛得大声说话竟有些岔声,但依然让那位邻居戛然止步,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赤红的脸成了酱紫色,全没了“鲁智深”的英武。
我的腮腺炎很快就痊愈了,妈妈来接我,同时对孟姨说,想让孩子上幼儿园,明天就不来了。孟姨听完脸色苍白,嘴唇有点哆嗦,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双手紧紧地搂着我,对妈妈说,这孩子和我有缘,也特别听话,我和他姨夫特别喜欢他,我有点没带够,你再让我带一段时间,我不要钱!此时,孟姨目光中竟流露出一丝乞求的神情,我也将身子紧紧靠近孟姨,眼睛直视着妈妈,表达出不愿意离开孟姨的决心。
妈妈被孟姨感动了,同意再待一段时间,同时对孟姨解释说:不是你没照料好孩子,而是孩子需要上长托了。孟姨忙说:我知道,我知道,让孩子学点知识,正好我先锻炼、锻炼他的生活能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姨在生活各方面,有意的调教我,嘴里常说,你以后就要自己吃饭、睡觉了,要和小朋友们好好玩,淘气的孩子你要离的远点,要不你会吃亏的。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孟姨的教诲。这些既普通又实用的叮嘱,确实为我顺利地度过近两年的长托幼儿园生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小学一年时,孟姨夫因呼吸衰竭在医院抢救,爸爸带我去看望,那时孟姨夫已病入膏肓,我心里第一次有亲人生死离别的感受,但我没有见着孟姨;后来妈妈也带我专程看过孟姨,不巧孟姨去亲戚家了;文革中我自己骑车去看一次孟姨,但见老房子挂着锁,窗户满是灰尘.....后来那一片房子动迁了,街坊邻居也都搬迁各处,再后来,我家也动迁了,我就再也没见过孟姨。孟姨,你在哪呢?
如果孟姨还健在,应该是百岁老人了,我希望这是真的,因为这个世界总会青睐善良人。还因为她可亲可敬的形象,总是出现在我的思绪中,活跃在我的梦境里,按目前时髦的“量子纠缠”理论,孟姨是不也在世界的什么地方看着我呐?
作者 李係仁简介
李係仁,研究员,硕士生指导教师。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现任辽宁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任中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大学校报主编,编辑文字近120万字,撰写各类文章几百篇,近20万字。有几十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健康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先后获得“优秀记者”“通讯员特等奖”等称号。
2012年出版新闻作品集《一同走过从前》,
目前待出版散文作品集《人间烟火气》
朗诵者简介:孙宪民,医学博士,研究员,原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自幼喜欢朗诵艺术,乐于用自己的声音诠释作品的内涵,给听众带去文学艺术的享受和心灵深处的感动。现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辽宁朗诵团成员,沈阳市和平区图书馆圆梦朗诵艺术团成员,梦之队朗诵团成员。朗诵作品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见于聆韵传媒、中国诗歌文学精品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