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在尘埃里,更是一粒尘埃(组诗11首)
陈典锋(陕西)
1、生活到底要艰辛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中年(本诗稿20行)
我经常听见自己体内有一种声响
在中年的骨骼里木炭的星星敲打着火苗一样
焚烧我支离破碎的梦想
我收起自己表面奋斗者的模样
在贫穷的荒野为心灵搭建临时的帐篷
困苦挣扎在金钱和利率重压边缘的目光
早已被锈落的铜垢腐蚀和击穿
老人和孩子像路边羞怯的雏菊,畏畏缩缩
没有一点希望迎春花一般把春天开放
奔波在岁月的皱褶里,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掐压的人喘不出气
失眠的头发一根根刺一样向秃顶道别,是冬天的银屑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宇宙
那一颗颗坠落的行星,或许就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
逐渐黯淡的星空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混沌世界
当光亮封闭了前行的路标和眼光
我们这些颗无名的尘埃又要归隐于尘土
像一片片倒伏的植物,风过之后归于平静和自然
过往的岁月,早已将胎记在各种关节留下纪念
就像一条河流睁大了眼睛,任由一只只船迷失了方向
我们惶恐间迷失了度过中年时光的桨
2、比作一枚夏天(本诗稿18行)
那些灿烂的花朵,就是你
最寂静的陈设。
描述时间是困难的,韵律有点潮湿。
我正把你比作一枚夏天,
身影遁藏不见。让荒草的语句
在大地上,书写诗篇。
白云早已恭候在季节的菜单,
等候风的调色,把一抹时光
顺淌成一条溪涧和激流。
究竟在夏季的哪个洞穴深藏?
我问滂沱的雷声和闪电,
一如一孔风笛的沉吟。
人在壁画里,“夏天的陈述,
恰如缺席的奢侈品”。
3、端午感怀(本诗稿14行)
从源长古老的汨罗江走进中国历法的节气
穿过了龙舟,寒食,祭祀,敬仰和爱戴
经过了离骚、天问、九歌,还有美丽的婵娟
一部《屈原》,让人们品尝那越过千年粽子的重午
从氤氲缭绕的中国水面弥漫向世界各方
在那些个大写的人物塑形中,你世人皆醉我独醒的
痛苦着,悲愤着,高昂着,自《怀沙》之后
让我们至今仍在时常揣摩、感触,光明和正义
位卑未敢忘忧国,身正从未怯奸佞
一个名字,被历史定格在楚国
一个节日,被大夫铭刻在五月
一串情操,被史书风干在传说
一袭暗伤,在华夏的星空闪耀
一汪真情,被传诵为中华经典
4、一只不愿意离开故乡的留鸟(本诗稿17行)
一朵花在春天不会轻易吐出芬芳,泄露无边的
春色,一只鸟轻易不会离开家乡,就像那只终生
陪伴着船的两条破桨。那只叫思念的留鸟
再冷再饿也只会在故乡的味道里盘旋,像一缕炊烟
绕梁千圈万圈,鸣叫的全是酒酿的乡愁
在家乡的水潭里,老鹰、麻雀、喜鹊、乌鸦这些代表
在俚语和脏话的水面游弋,像极了一只只困顿的绅士
在故土的冬季艰难觅食,只有成群结队的生活在一起
他们没有距离的取暖、抱团,啄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他们互相整理心情的羽毛,唇齿般相濡与共
依靠故乡的种种传奇和传说,度过一个个绵长单调的寒冬
也许他们的翅膀失去了飞翔的记忆和向往
可他们更不愿轻易的剪辑故乡的任意一片吉祥的云彩
去接受他乡明朗或雾霾的晨蔼。他们怕在离乡的游子心底
故乡已经是那样的支离破碎和残缺不全
那些只老鸟,心里在想着什么
也许只有他心底的故乡知道
5、父亲高高的把姓氏举过头顶(本诗稿17行)
把姓氏和家谱高高的举起在堂前,父亲那模糊的身影
点燃一炉延续后代的香火,我听见父亲念念有词:
我是一棵树根,葳蕤的葱林是我千秋万代的子民
我是一条大江,枝丫的小河、溪流是我不绝的血脉
我是一片蓝天,乌云、白云都是我灵前的匆匆过客
我是一截插曲,在折戏里任谁都不会轻易把我剔出
在家族和村民的丛林里,我们并不是最高的植物
我看见父亲常把姓氏和族谱高高的举过头顶,像一只囚徒
是啊,是一只岁月和家庭的囚徒
他的一言一行,都不断的噼啪着一种声音:
这是我,还有我的子孙
这是我,永远是我的骨殖
生如此,灰烬也是如此
于是,在近乎二十年前
我在他的墓碑前写到:
言可经纶行为师,表堪寻常里如范
德高望重
6、时光是个既猥琐又睿智风趣的老头儿(本诗稿12行)
他低垂了女人的胸膛,还把她们的脸蛋熏黄
他折弯了男人的脊梁,还让他们失去了年轻的雄壮
他智慧的抚平了伤痛,诙谐的弥合了裂缝
见证了友谊,甄别了善良
他权衡了利益,他帮朋友们分赃
他不断更新夕阳,在四野里种植生命的希望
他拉长了孩子们的身影,转眼又把新生的啼哭在土里埋葬
他平息了海浪,劝退战争的疯狂
他装作什么都没做,还把一切的语言深藏
这个伪装的老头儿,总是那么开心呵呵
一不小心就被他把眼眶抹成满目沧桑
谁也不知道他能活多久,总是那样干瘪瘦长
7、我看见两位父亲坐在雪天的火炉旁(本诗稿12行)
在缭绕的酒香里,两位老人准时应约前来
一位是父亲,一位也是父亲
一样的古朴面孔,一样的侠义心肠
他们各伸出一只手对弈,另一只高举酒杯
他们来自同一个村落
蹲坐在微弱的火炉旁,温一壶包谷老酒
用几杯粮食的温度陪伴灯光和月光
老嗓震落了雪地里小鸟的甜梦。他们喝空了几壶
站起来互相送别时他们在洁白雪地里
都滑的趔趄。我看见
深深浅浅的脚印就像他们身后的名望,一直向前伸展
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岳父
8、春风吹着吹着就不见了(本诗稿16行)
风从东边踱步过来,吹醒了山
吹活了花,吹响了水,吹炸了春雷
山坡慌忙套上花衣服
她却学着鸟儿吹喇叭
太阳学着揠苗助长
雨水却把根苗往下拉
风吹乱了柳絮的恬梦
吹进了年轮灰尘的缝隙
日子慢慢被风拉长
风吹着吹着就不见了
倒是那些腐草化作了嫩芽
风钻进了花蕾
躲进了蜂蜜的储藏
等到秋天又出来放话
拿不稳的账单晃晃悠悠
像我一路走来的朋友
9、致一朵花(本诗稿19行)
你睫毛的森林
啁啾一群丰满的想象
你明月的脸庞
让眨眼的星星迷乱了航向
品你。像啜饮一枚春茶
在青青的牧场
把你当做散养的一只绵羊
用风抽打对你的仰望
远眺高高的山岗
你眸间的汪洋
涵养一群深奥的想象
你妖娆的身姿
让迷路的徜徉或有停留的港湾
望你。像斟酌一杯美酒
在人生盛宴的礼堂
把你当做调制的一束光芒
照耀文字的广袤和粗犷
当美酒失态,音序失语
灵感激活,泪水溢出池塘
10、垂钓一袭春色(本诗稿14行)
先用黑墨画请出一位叟者
牵引一根蛛丝皑皑
来垂钓春光和光影里的风声
钓起一串鸬鹚和燕子
安放在碧水和青天
钓起满池的绿藻
安放成碧玉和远山的青草
钓起一坛酒樽和斗笠
安放在唇边和头顶
钓起一串柳叶和唇边的口哨,还有鸟鸣
饲养宁馨的安静
最后钓起一轮春水
安放下这只小舟
在春色里,游弋成鱼
11、在方寸的春天(本诗稿20行)
方寸的春天,烛火已在冬天点燃
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温暖了所有的黑暗,一些飞翔开始酝酿
那些细腻的雨点,就从秦岭之南纷纷扬扬
落在青石和红木,落向我们惊奇的眼睑
原来青春一直没有走远
就像那阙宋词,那扇含笑的屏风
还有春红的泥燕,烟雨的纸伞
没有再比小桥和流水更让我们心悸的
画面。那倒影的一湾浅笑
早已在心底刻下印版
每当春风叫起那个清脆的名字
就像一枚年轻的口哨
震颤在嫩绿的心尖
就像她们精心的描画
想留住永远,尽管只在方寸之间
12、山林记(本诗稿17行)
当黄昏,柔和的光线给大地披上了寒衣
这些双困倦的眼睛,收拢了一根根直立的眉毛
我听到轻微的呢喃,那是风穿过山坡的身体
我挥动着目光的鞭子,在山林里收拢诗行
那些密密匝匝站立的字眼,不肯倒下成为
一条河流和海洋
静谧如心跳。连轻松的落叶也成为一种铺垫
清香着整个季节的是这片,提满木瓜的山林
一只只饱满的黄色,就像星星滴落在土壤的皮肤上
那些红褐色的土壤,暗流涌动
有一种力量在若有若无地膨胀,秋天
这片树林和别处的树林十分相像,又很不
一样。我看见他们遮挡住眼睛
迎接明天的朝阳,又悄悄伸长了臂膀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陈典锋,男,丹凤县人,丹凤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签约诗人。《作品》特约评刊员,《中华文学》签约作家。出版个人诗集《鸟鸣》《因为美丽》《翻阅故乡的惆怅》,主编、与人合著诗集《芳草斜阳》。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绿风》《海燕》《延河》《天津诗人》《赤子》《中华文学》《天涯诗刊》《鸭绿江》《中国文艺家》《作家报》《新诗刊》《奉天诗刊》《四川诗歌》《四川人文》《陕西诗歌》《幸福》《青年文艺》《词坛》《诗词》《教师报》《商洛文化》《商洛日报》《商洛诗歌》等报刊,入选多种选集、编选、年选,有作品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