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彪淮安词选八首
吴洪彪
(一)
沁园春.清口枢纽
浩渺洪湖,奔腾浊浪,清口咽喉。忆黄河夺泗,泥沙肆虐,哀鸿遍野,大地蒙羞。水利先贤,宏图决策,巧解舟船千古忧。工程巨,看闸堤堰坝,锁扼洪流。
束波攻浊谋筹,引淮水、冲沙航解愁。赞木龙挑溜,中河避险,双金大闸,漕运仓头。岁月沧桑,遗风犹在,智慧光芒耀九州。今胜昔,望繁荣景象,续写春秋。
注:清口枢纽,位于江苏淮安境内,历史上是黄河、淮河、中国大运河三条河流交会之处,也是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水利枢纽工程。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
解语花,清江浦花街
清江浦畔,古韵花街,风景梧桐树。旧檐楼墅,暮烟里、又见当年繁庶。巷端石路,凭栏望、店铺无数。明盛时,舟楫穿梭,商贾通衢聚。
岁月沧桑变故,闹市虽不见,遗风仍驻。商号门户,砖墙墨、铭刻兴衰千古。徘徊日暮,思过往、心潮难抚。念此街、重振雄风,再把辉煌铸。
注:花街,位于淮安清江浦安澜门外,明清时期转运漕粮北上,商贾云集,繁华盛极。
(三)
声声慢.清江大闸感怀
巍巍大闸,浩浩清江,蕴藏古韵悠长。六百春秋风雨,历尽沧桑。曾经漕粮要道,万舟行、帆影云幢。岁月逝、但雄姿仍在,见证辉煌。
双闸控流精妙,石砌坚、洋灰糯米凝浆。战火硝烟何惧,美誉声扬。列为世珍遗产,引宾朋、文旅芬芳。看今日、借东风之力,再谱华章。
注:清江大闸,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是京杭大运河上漕粮运输的咽喉要道,有“南北襟喉”之称,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四)
江城子,清江浦楼
清江浦畔古名楼。岁悠悠,韵长留,北马南船,盛景暮帆舟。七省咽喉通四海,繁华处,竞风流。
黄河浊浪久淹愁。意无休,志仍遒。历尽兴衰,风采未曾丢。盛世重光惊宇内,辉煌续,耀千秋。
行香子,运河明珠中洲岛
翠岛氲氤,水韵清幽。越河间、胜景盈眸。琼楼依岸,闸影长留。看柳丝飘,花枝舞,画船游。
亭台错落,廊桥通曲。忆繁华、岁月悠悠。旧痕如是,新景堪讴。惠风儿轻,云儿淡,意儿柔。
(六)
鹊桥仙,国师塔
运河南岸,庄严塔立,俯览水流不息。背依禅寺梵音悠,忆往昔、高僧功绩。
曾荣京阙,终眠淮地,兵火难摧遗迹。重光九级焕新颜,共岁月、千秋屹立。
注:①禅寺,慈云禅寺。
(七)
临江仙.禅意佛慧国师塔
古寺旁边高塔立,庄严雄势高嵩。琉璃金顶映霞红。紫云飞度绕,梵呗彻苍穹。
忆昔高僧修道处,曾经禅授群蒙。如今胜景意无穷。凭栏思旧事,极目望晴空
水龙吟.清晏园怀古
淮安清晏园幽处,六百春秋风雨。曲廊环绕,亭台错落,墨香盈宇。荷影摇波,柳丝拂岸,燕莺低语。忆旧时衙署,治河漕运,功勋著、名千古。
石径苔痕凝伫,假山巍、洞奇迷雾。湛亭湖畔,鱼翔浅底,水云轻舞。御笔遗风,乾隆题字,韵文描叙。叹时光已逝,园林犹在,风骚怡露。
注:清晏园,位于江苏淮安市,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规模最大的衙署园林,有“江淮第一园”之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
吴洪彪,江苏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先后在《经济日报》《中国社会报》《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词世界》《江海诗词》《长白山诗词》《扬子晚报》诗风周刊《凤凰资讯报》诗天下周刊《淮海晚报》《淮安区报》《淮海诗苑》《大运河文学》《清江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和诗词。曾两次获得国家部委课题论文一等奖。诗词作品在第二十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中荣获金奖。在“向.未来”首届散文、诗词、书画大赛中,荣获诗词特等奖。《念奴娇.拜谒焦裕禄纪念馆感怀》荣获《诗词世界》2023年度优秀作品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