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你过得还好吗?
作者:刘汉江
在我的情感世界里,同学情是永远都无法割舍的。自从走出校门,至今已近三十年了,但我还是能记得同学们当年同窗共读的情景,记得他们一张张洋溢着青春和笑意的脸。
小学毕业时,没有拍毕业照,因为那时很穷。初中毕业时,初二升初三全县进行了筛选统考,一部分同学没能进入初三,初中毕业照虽然拍了,但上面的同学是不完整的。后因我保管不善,不知所踪。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高三毕业前拍毕业照,由于班主任的粗心大意和摄影师的马虎疏忽,冲印前将胶卷曝光了。所以,直到现在,我是一个没有毕业照的毕业生。
高考以后,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就各奔前程,飘零四方,起初还有小范围零星的聚会,后来,有人工作,有人求学,有人留在农村,有人走进城市,有人跨入军营,联系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些同学从毕业分手到现在一直音信全无。
从走上社会到现在,我一直试图与同学们取得联系,多方打听他们的下落,能取得联系的仅是很少的一部分。毕竟因为时间跨度太大,人生道路各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渴望知道他们的下落和消息,但知道的越多,心里越不能平静,越是引发我对同学的思念和人生的感伤。谁能想到,一个在篮球场上健步如飞、高大壮实的王姓同学在毕业后不久,就在一次事故中匆匆离世了;一位跟我很要好的何姓同学运气不错,当上了乡镇的民政助理,可未过而立之年,竟然因家庭琐事纠纷自杀身亡;我同桌的姚俊高考落榜后报名参军,因为肯吃苦、有文化,被部队选送军事院校深造,现在已是师职干部;还有我的一个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铁杆同学,当年别人考进大学,他只进了一所中专,毕业那年,正逢政法系统招干,他进了省检察院,后主办马向东大案,立功受奖,仕途亨通,现已是某直辖市检察院的检察长了;可考进财税系统的董姓同学就有些让人看不大懂,一度风光过后,前年出了经济问题,现在监狱服刑;班上的金言开,成绩不好,还很瘦弱,可现在已是腰缠万贯、大腹便便的建材老板;和我同乡的女同学姓李,当年她是我们班级考上大学的唯一女生,毕业后分配进了国营纺织厂,起先还不错,但后来国企破产倒闭,据说她现在在一家服装厂做一名普通的缝纫工……
当初的同学们那么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到如今都已年过不惑,即近半百;当初的你我,在同一间教室里读书,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时光荏苒、白云苍狗,人生的命运和境遇竟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落差和迥异,让我不禁感慨万端,唏嘘不已。
我在学校的时候,担任语文班委,写的作文常得到老师夸奖,我当时就想,如果将来能弄个秘书职业干干就好了,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泥瓦匠,等到自己再经过努力,终于走上秘书岗位的时候,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差事,看人脸色,为人作嫁,但又能如何呢?曾有几次弃笔从商的念头,终因瞻前顾后或没有本钱而夭折。只到现在,四十大几的人了,我还是干着这个半饿不饱、半死不活的行当。
现在网络发达了,我业余时间就听听音乐,看看书,心血来潮就写点东西,竟也弄出上百篇不能称之文学的文章,不敢叫做作品的作文,在同事的怂恿和帮助下,建了一个散文博客,常有关心我的博友到里面看看,发几条鼓励或批评的帖子。
今天是周日,闲来无事,整理书架时,无意间翻到学生时代的日记,想起曾经的同学,却不知你们现在何方?过得好吗?心底溢满思念之情,无论你是高贵还是卑微,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你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我们都是情同手足、同窗共读的同学啊!浮想联翩之际,信笔写下这篇拙作,发到博客里,如果有哪位同学无意中进入我的博客,看到这篇文章,请相互转告并转达我深情的问候:老同学,你过得还好吗?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