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桂林夏花
(七绝八首)
投稿的作者:邓祝仁
摄影:邓祝仁
小序: 甲辰年六月初一,小暑,心血来潮咏夏花。初十入伏,凡十日,中伏二十日,末伏十日,三伏凡四十日。今日六月十七,大暑,口占一绝,权作小序,云:盛夏炎炎似火燒,大媽跳舞上河橋。閒人孤冷瓜棚下,漫步荷塘把扇搖。
(一)
荷花
菡萏殷殷大暑中,南溪北麓竖莲蓬*。
眼前美景从天降,绿树红花醉老翁。
*注:茅屋所在小区正北面有荷塘,方圆近千平米。多年前为鱼塘,去年春改种莲藕。甲辰初夏,莲蓬布满水面。进入伏天,荷花盈盈,随风摇曳。晚孕花蕾,清晨绽放,美煞人也。
(二)
南瓜花
喇叭蓓蕾色金黄,百姓三餐消暑汤。
肉酿花中成宝典*,言欢把盏诉衷肠。
*注:三伏时节,自幼喜食南瓜苗,喝南瓜花汤。传桂林府平乐县(古称昭州)有经典名菜“十八酿”,其一曰“南瓜花酿”,多年前,访昭州,感知颇受欢迎。昭州,一个自古以来吸引墨客骚人、盛传故事的地方。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李商隐(813-858)在这里任职一年有余(847-848),留下诗作约30首,文学史家公认,此乃玉谿生先生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三)
紫薇花
紫薇怒放笑苍天,酷暑缤纷步道边。
仙女轻呼髦士伫,摩挲曲体舞蹁跹。
(哼于黑山植物园散步中。)
(四)
月季花
莫道花無百日紅,此君融入四時風。
渾身帶刺隨心願,酒靨撩人立濁空。
(五)
茉莉花
茉莉清香第一高,茶杯淡雅显芽毫。
清幽一盏驱炎热,淑女胸前花坠绸。
(六)
垂花悬铃花
含羞紧裹萼难开,雄蕊斜伸拒久呆。
思考低眉才四射,不甘紧锁在笼台。
(七)
木槿花
题记:儿时,自家有个院子,没砌围墙。父亲在院子柴门两侧种了几棵木槿。木槿很平凡、很普通,不像茉莉、芍药那么娇贵,必须养在院子内花槽中,时不时得施肥浇水。木槿不需要这些,它孤寂地偏居于院子外的一角,父亲把它全交给天。没想到两年间竟长成两米多高,枝叶重叠交错,一墩一丛结为一体,浑然形成一堵厚实的篱笆,故而我很早便知木槿于农家之实用和它生命力之顽强——春回大地,老树翻新,吐芽长叶,丫突枝伸,沐浴小雨,植株丛生,随风摇曳,水珠银银;夏初渐热,虬枝显神,弯曲垂地,翠叶迎晨,酥胸昂首,骨朵茵茵,一夜之间,洗尽风尘,频频露脸,褪去嶙峋,花枝招展,静默亲民。一日,早餐前,母亲拎只小竹篮,踱步木槿树前,轻轻拉下一枝一枝木槿枝条,将长在枝条顶端、中间的花儿摘下,一边摘一边说,今天晌午和晚饭就用这木槿花开汤了。水滚了,母亲将洗净的木槿花一朵一朵放入锅内,用筷子轻轻捞两捞,撒几颗盐,等水再滚,淋几滴小麻油,木槿花汤就煮好了,然后,操起勺子舀放大碗里即可。煮熟了的木槿花叶片,飘在汤面上,自然舒展,如同一幅上了色的水墨丹青。喝一口汤,清爽微甜,花叶滑溜滑溜,入口不嚼,即过喉入肚。不亦快哉!入夏以后,是瓜豆等吊菜的世界,已经难得见到鲜嫩的叶菜了,一碗木槿花汤,真乃稀世珍品。木槿花汤别有一番情趣、韵味,不同于小白菜的鲜嫩清幽,萝卜菜秧的清脆苦凉,木槿花太孤冷,太不起眼了。我猜,很多朋友一定从未听说吃木槿花、喝木槿花汤吧?
口占一绝,云:
茅屋门前木槿花,秋冬春夏顺天华。
晨开暮谢成汤料,解暑炎炎老圃家。
(八) 彼岸花*
火红彼岸吐芳日,仲夏犹存薄苦秋。
花叶分离难面晤,阴阳两隔荡悠悠。
*注:彼岸花,别称曼珠沙华、龙爪花、红花石蒜,是开在冥界的一种花。在桂林,彼岸花花期7月至10月。花语,悲伤的回忆。此花的最大特点是,开花时,不长叶。长叶时,不开花。花与叶分居两个世界,永不相见。
说明:初稿于甲辰小暑(2024年7月6日)大暑(2024年7月22日)前后,修改定稿于大暑后第五日(2024年7月27日),八首小诗,前后费时20余日。图片摄于桂林黑山植物园、南溪山公园和自家园囿。
(V)邓祝仁教授的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