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的阳光,如同熔金般倾泻而下,将大地烤得滚烫,却也在这炎炎夏日中,孕育了一份别样的温情与雅致。24日的午后,一场典雅别致的文艺盛宴,在清新区原文联唐主席的“桃花志作家工作室”悄然拉开序幕,来自清新区作家协会与摄影家协会的十余位文艺家,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汇聚一堂,共赴这场心灵的约会,一场关于文艺与友情的盛宴。

在洲心街距离北江南岸码头不远的农家村庄里坐落着一家“含章小院”,于这一片静谧之中就是有名的“桃花志作家工作室”。木刻的“含章小院”门外是喧嚣的世界,门内却是另一番天地,它仿佛带着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

工作室主人唐主席,我们都尊称她为桃姐,这位已退休却依然精神矍铄的女诗人,在她的会客厅里亲自泡上了一壶好茶。茶香袅袅,氤氲在空气中,与窗外的蝉鸣交织成一首夏日的交响曲。她手持茶壶,动作娴熟而优雅,每一滴茶水都似乎蕴含着她的热情与期待。茶桌上,各式茶具摆放得错落有致,每一件都像是精心挑选的艺术品,静静地讲述着它们与茶、与人之间的故事。大家围坐一圈,茶杯轻碰,不仅是对茶的品鉴,更是对这份相聚时光的珍惜,仿佛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温馨的氛围所融化。

我们轻轻地走进了二楼的工作室,小门上“桃花志作家工作室”几个字赫然入目。里面布置简约而不失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从古典文学到现代诗歌,从艺术画册到摄影集,每一本都承载着知识的重量与文化的底蕴。而此刻,这些书籍仿佛都成了静默的听众,静静等待着即将上演的文艺对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不仅是为了饮茶,更是为了品尝‘禾雀花美食’,感受‘美食文化’,交流彼此的体验心得。”随着桃姐的话语落下,茶桌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大家纷纷拿起茶杯,轻啜一口,那清冽中带着甘甜的茶水,瞬间唤醒了味蕾,也唤醒了内心深处的那份对文艺的热爱与执着。我们开始轮流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享那些在文字间游走、在相机里挥洒的日日夜夜。有的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一名作家,有的讲述着按下快门那一刻的激动与感动,有的则分享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中遇到的挑战与突破。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而感人,它们像一串串珍珠,串联起我们共同的记忆与梦想。在这里,没有职位的高低,没有年龄的界限,只有对艺术的共同热爱与追求。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青春岁月。

大家围在一起不仅谈论艺术,更谈到了生活、理想与责任。桃姐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年轻一代文艺家的殷切期望: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更要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开拓新的文学领域。让我们的作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成为传递正能量与美好情感的使者。


夜幕降临,一场别开生面的“禾雀花文化美食体验宴”在大家的期待中拉开帷幕。禾雀花,这种独特的花卉不仅美丽动人,更因其独特的形态与寓意而深受人们喜爱。宴会上,一道道以禾雀花为主题的美食让人目不暇接,不仅色香味俱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桃姐提议,今晚大家小饮几杯,于是,大家举杯共饮,不仅为了庆祝今天的相聚,庆祝范大厨和小李师傅的创意制作,更为了未来的创作之路干杯。宴席上,桃姐还特地几次找理由跟我这个年纪相仿的“清新文坛老将”多干了几杯。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这份相聚所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收获却是永恒的。当时钟即将指向十点时,我们知道,这场关于文艺与友情的盛宴即将落下帷幕。然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那份对文艺的热爱与执着、对友情的珍惜与感激却永远不会消逝。
这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夜晚,茶文化与美食文化交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在这幅画卷中,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些相聚的身影与谈笑风生的脸庞。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文艺的魅力与力量,让这个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与多彩。
2024年7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