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傍晚,位于深港新村院内的深港职工食堂,一场饱含温情与敬意的挂牌仪式庄重举行。罗湖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将赠予的“退役军人之家”的荣誉授予在这里。罗湖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队长廖其定、侦察英雄尤志强亲自为其揭幕。区队秘书长欧洲、组织委员魏丽娟,以及黄贝街道红星志愿服务队队长黄维波、莲塘街道红星志愿服务队队长范宝宁、老班长周淦谦、杨谦、陈洪胜等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深港职工食堂拥有三十余年的悠久历史,最初乃是深港驾校的职工饭堂,1997年由烈属、参战退役军人杨国忠为了不给国家、组织、领导添麻烦,自某职业与家人合力开办。
深港职工食堂地理位置特殊,较为隐蔽,坐落于深圳罗湖新秀一条不太起眼的街道—罗芳路芳都酒店旁的深港新村院内的停车场。尽管环境简约,桌椅略显老旧,但其内部整洁干净。
深港职工食堂以客家菜为主打,皆是家常做法,菜品价格亲民。招牌菜中的三杯鸭,鸭肉被浓稠酱汁紧紧包裹,肉质紧实,微微带甜,酱汁用来拌饭堪称美味至极。清蒸鱼和白切鸡凭借独特的烹饪手法与浓郁风味,充分展现了客家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五指毛桃炖猪肉汤,汤清味鲜,散发着淡淡的椰子香。酿豆腐也是特色之一,豆腐两面煎至微微泛黄,中间的肉馅加入韭菜,香气扑鼻而来。
多年来,深港职工食堂凭借始终如一的好味道与人情味,留住了众多常客,成为附近居民的“私人食堂”,也颇受新顾客的青睐。
杨国忠既是烈士后代又是参战退役军人。他的父亲杨德根生于1938年10月,1956年应征入伍,1957年在福建东山岛战斗中英勇牺牲。杨国忠继承父亲遗志,光荣参军,并参加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
近年来,先富裕起来的杨国忠不忘初心,他表示:“凡是退役军人来就餐,一律给予八折优惠。”他还说道:“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理解,给予我如此高的荣誉。你们的到来,让我的小店熠熠生辉,我感到无比开心和温暖。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烈士后代的肯定与关怀。这些年罗湖区委区政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黄贝街道等各级政府部门给予了我诸多关心和温暖,我将继续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关爱,尤其是我们退役军人群体。”
在授牌仪式上,众人还聆听了杨国忠父子保家卫国的参战经历,深受鼓舞。
大家一致承诺,这里就是我们退役军人之家了,今后将加强联络,相互扶助,常回家坐坐,喝点小酒,品品家乡的味道,同时为传承英烈精神贡献新的力量。
杨国忠的经历令人动容。他自幼贫苦,母亲改嫁,由奶奶抚养长大。退役后,他先是在龙川县饮食服务公司担任主任,1986年来到深圳深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工作。他回忆往昔,感慨道:“过去日子异常艰难,四十年后国家才对烈士及退伍军人有了更多关怀,十年前的八一未曾得到过关心。但我毫无怨言,我从生到死都是共产党的人。我1984年来深圳参与建设,深圳宝安机场、深圳体育馆、锦绣中华、电话公司的建设都有我的一份付出,我愿做一头老黄牛。”
如今,国家经济繁荣昌盛,对老一辈军人的关怀日益加深。杨国忠感言:“唯有国家强大,才不会受人欺凌,个人得失又何足挂齿。我已知足,只愿国家愈发富强!”
廖其定表示,关爱老兵、关爱战友、关爱革命烈士后代,弘扬正能量,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铭记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传承他们的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罗湖“三力三区”贡献力量。
编辑:刘爱平
摄影:刘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