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石村里话当年
作者:黄志坚
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之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七周年前夕,冒着酷暑重返第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之一,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方石岭,夜宿白石村“静岚山赋”民宿。
白石村是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方石岭山垇、齐分村的东北角;与吉安的东固乡交界,属罗霄山脉的东井冈。
这里群峰叠起、山谷幽长、路陡崖峭、地势险要、是绝顶的战略重塞。
九十三年前即1931年9月间在这里打了一场第三次反“围剿”的收官之战:方石岭大捷。
1931年6月蒋介石在第一、二次围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失败后,再次调动了三十万部队进攻围剿。先后向兴国莲塘、良村,宁都县的黄陂侵犯,三场战斗都以红军以少胜多的战局打得国民党部队死亡惨重、装备大损、锐气再伤。
敌军颜面大失、怨气难吞。9月初,双方继续在老营盘、高兴一带殊死决战、哀兵垂丧、难于夺胜、企图逃窜。
9月14日国民党军蒋鼎文第9师在韩德勤52师掩护下,从高兴经崇贤往吉安东固方向撤退。
当晚,蒋鼎文部已逃至东固张家背;而韩德勤部才逃至白石村。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紧追到齐分一带,准备歼灭逃亡之敌。
半夜,在白石村周围山上神密布阵设卡,兵分三路:一路在左翼封锁方石岭隘口,目的从方石岭山谷突击;二路埋伏在山谷右侧的安子山等待进攻;三路翻过方石岭设防堵卡阻止蒋鼎文残部增援。
15日大早,韩德勤部正在吃早饭时,蔬于警卫防备,被红军截段解体,实施猛烈进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无力反击、敌嚎马嘶、惊惶挤逃、拥入窄路、跌入崖潭;集中火力、轮扫隘口、尸体成山、血流成河、腥红瀑布、弃械投降。遗憾的是韩德勤假扮伙夫投降,骗得我军路费脱险。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中午时分以韩德勤52师全歼而告终,第三次反“围剿”取得最后的全胜。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战斗歼敌无数、俘敌官兵3258人、缴获枪炮3460支(门),战果辉煌。
现场所有参战的红军官兵们欢呼跳跃、相互拥抱、反复摇摆军旗飘扬或高举起手中武器庆祝胜利!
可憾的是在打扫战场、押送俘虏转移、指挥部队掩护时,军长黄公略被敌机扫射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
并在白石村万寿宫内举行了第三次反“围剿”祝捷大会。
毛泽东主席更是欣然填词一首:
渔家傲.三次战争
毛泽东
1931年秋
并进长追夸伟略,
腥风久欲昏河岳,
三十万人齐呈虐,
情更恶,
三门主义烧杀掠!
英勇红军凭肉搏,
红旗翻动白旗没。
地动天摇风雨跃,
雷霆落,
渠魁今日应活捉。
可以想象当年的那晚,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总指挥这个时间正在研究战略战术、定下决心、紧锣密鼓、布兵排阵。
今晚我留宿在白石村,仿拂看到了红军那天深夜俏俏地在周边的密林深处布岗卧壕、忍痛憋气地在被蚊虫叮咬;似乎听到了红军战士的乘胜追击刚潜伏下来的呼吸心跳声,更听到了红军小战士为麻痹敌人的警惕,仿学的蟋蟀、夜蝉、虫叫……
在建军九十七周年前夕,我作为红三代、一位退役军人,特意住到外祖父曾经战斗过的战场地,红军大捷胜利之地来。就是要亲身地深深感染红军精神、苏区精神;缅怀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赓续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光大继续前行,在新长征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二0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深夜
于江西兴国县崇贤乡白石村
作者简介:
黄志坚 , 江西省兴国县人、退休干部。历经从农下放、从军服役、从商多企、从政数职、从文繁艺。兴趣广泛、喜楹学诗。发表新闻、诗歌、小说、杂文、调研文章等近百万字。荣立三等功三次、作品获奖若干。曾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为《现代作家》副主编、特约作家;《世界文学》签约作家、诗人。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