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四季》编者按: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聆听中,去了解一位原基建工程兵22指挥部第一主任、基建工程兵化学工业部办公室副主任、基建工程兵煤炭指挥部军职顾问、中国第一代基建狂魔,并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奖章……,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名字叫——吴子钧。1月3日,这位老革命离世20个寒暑,女儿吴建华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情真意切、痛彻心扉的祭文;女儿吴建春的深情朗诵,感情真挚,委婉动人,姐妹俩联袂追忆父亲,催人泪下,撼动人心!请读者朋友边收听边阅读,去了解、熟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首长的传奇人生。
父爱四季
一场秋雨一场寒,北京迎来了枫叶飘零的晚秋。听朋友说,深秋的黄昏,是紫竹院公园一天中最美的时光。被秋色吸引,我静静地坐在公园铺满了落叶的长椅上,独自品味着夕阳的诗情,黄昏的画意。秋风凌乱了我的长发,也凌乱了我的心绪。随着暮色的浸染,落霞满天。目送夕阳西下,一抹淡淡的忧伤油然而生。触景生情,思念无边。记得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写的: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是的,如果你爱一个人,你是不会忘记的。但是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又怎能不想起!
思绪如脱缰的野马,把我拽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1918年10月,父亲吴子钧出生在河北省肃宁县袁家佐村。我的爷爷是个高大帅气的农家汉子,用他的精明和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温饱。父亲生来就聪慧过人,家里的几个孩子,只有他得到了念书的机会。而父亲也没有让家里人失望,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深得教书先生的厚爱。
没有永远的岁月静好,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19岁的父亲不忍山河破碎,弃笔从戎,从此把他的一生,和祖国的生死存亡捆绑在了一起。
父亲历任河北省肃宁县总动员委员会组织干事、区支部书记。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科长、主任、分局局长,印刷总局工务部部长。1938年,父亲加入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父亲把他大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历经了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大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已是耄耋之年的大哥,时常向我们讲起父
亲在战争中,难得的一次探家:有一天,老爸骑着高头大马,一身戎装,挎着盒子炮,英气逼人,突然出现在破败的家门口。久别重逢,惊呆了妻儿,忍不住泪湿衣衫。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洗去战争的硝烟,父亲进了北京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任总行发行处工厂管理科科长。1950年至1953年,父亲进入了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学院进修学习。时至今日,家里还有父亲大量的学习笔记,字迹清晰而工整。高等学府的深造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使父亲成为新中国建设的紧缺人才。1953年,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批复,父亲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会计师。

(1950年在中央财经学院学习
1952年在北京大学国家财政专业学习
中央财经学院毕业证书)


1953年,党中央毛主席部署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转战经济建设第一线。父亲首当其冲,舍弃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稳定工作,协同众多从晋察冀边区银行同来北京的战友,于1953年8月,投身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从这一刻开始,父亲带着妻儿老小,开始了呕心沥血,禅精竭虑,南征北战,四海为家的动荡生活。也与中国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堪称新中国崛起的第一代基建狂魔。十几年来,父亲先后参与承建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任企业处副处长、承建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械厂任建工部直属工程公司财务处处长、总会计师。1958年7月,直属工程公司改建成建工部第一工程局,南下四川德阳,承建第二重型机械厂,父亲任第一工程局企业公司党委书记、经理。1960年8月经建工部批准,组建建工部第六工程局,1961年1月,父亲任第六工程局副局长。1962年3月,建工部弟六工程局北上黑龙江省安达县龙凤区,参加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父亲时任局党委常委、副局长。1965年9月,父亲被任命为建工部第六工程局局长。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十几年的南征北战,最刻骨铭心的当属大庆油田的十年会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宛如一幅幅,一帧帧的历史画卷,历久弥新,挥之不去。在先生产后生活的经营模式下,天当被,地当床,树皮麻袋做衣裳。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是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激人奋进的口号,贯穿于整个会战期间。那种舍我其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时至今日回想起来,还令人血脉喷张!

父亲(前排左一)在长春一汽办公室

(父亲吴子钧在长春一汽)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在那个人性泯灭,是非颠倒的年代,父亲因为坚持原则,刚正不阿,而历经磨难,被打断了三根肋骨!头上身上经常是旧疤未好,又添新伤!还记得有一天傍晚,一群造反派冲进家中,押走了父亲。当父亲蹒跚着挪回家时,一条右腿已经被人打断!目睹戴着高帽,被多次游街批斗,遍体鳞伤的父亲,我们的母亲心疼不已。精神几近崩溃,数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转眼看到几个年幼的孩子,又想到丈夫被关在黑鬼队,不知能否活着回来。没有了双亲,年幼的孩子们该如何安放!瞬间妈妈清醒了,柔弱的母亲最终选择了坚强!亲爱的妈妈,谢谢您的不抛弃,不放弃!母亲在,家就在,您就是我们的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尽管岁月蹉跎,命运多舛,却从未磨灭父亲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祖国建设事业的执着,父亲时刻期待着祖国的召唤。因为父亲知道,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堪重负,伤痕累累,步履维艰,百废待兴。1970年9月,国家建委一纸调令,把父亲从关押老干部的黑鬼队直接调到贵州遵义,担任国家建委101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承建三机部061工程。后又随队转战湖南长沙任指挥长,承建三机部068工程。"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劫后复出,父亲如同凤凰涅槃,通宵达旦,忘我工作。他清瘦的身影,又出现在机器轰鸣的工地,忙碌并快乐着!活着干,死了算,继续实践着把一切献给党的初心。真的是历尽苦难,痴心不改!1971年11月,父亲重返黑龙江龙凤。回到家人们还在居住的,为抵御寒风而糊满了旧报纸的土坯房。要接妻儿共赴湖南长沙,迎接新的基建会战 !
记得家人们南下的那一天,龙凤火车站的站台人头攒动,几乎都是闻讯赶来为父母送行的建工部六局的职工和他们的子女,以及我们兄弟姐妹的同学。父亲带着全家站在车厢门口,和前来送行的人们依依惜别!当火车鸣笛徐徐启动的一刹那,拥挤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带着哭声高喊:吴局长我们舍不得您走!
霎那间车站上哭声、喊声响成一片:吴局长不要走!老领导我们舍不得您走!吴局长请多多保重!
父亲的眼睛湿润了,频频挥手向众人告别: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请回,都请回吧!再见!再见!
龙凤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也被这难得一见的场面感动,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感叹:这才是老百姓爱戴的好领导啊!

(1974年父亲吴子钧穿上军装)
1974年,年过五旬的父亲,经中央军委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湖南长沙转战辽宁辽阳。出任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指挥部第一主任,负责承建一条从法国进口的大型化工生产线。鉴于这条生产线是毛主席亲自圈定的。所以施工工地上,"毛主席圈定我施工,建设辽化多光荣"!的大红标语随处可见。由于这条生产线是法国原装进口,工艺复杂,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极大。加之时间紧,任务重,父亲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在工地。摸爬滚打,以时间换空间,日夜奋战。轻伤不下火线,跌倒了爬起来再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建工程兵提前完成了辽化全部单项工程的47%、生活区的76.3%,完成的产值占投资总额的31%。而父亲因为不休不眠,劳累过度,心梗发作,几次躺倒在忙碌的工地,被医院下达过三次病危通知书!还记得有一次,父亲到沈阳军区开会。由于身体严重透支,加之舟车劳顿,突发大面积心梗。躺倒在会场,人事不省!幸亏军区首长带着私人保健医生,在会场架起了医疗设备,经紧急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回顾整场战役的惊心动魄,让父亲真正体会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父亲爱战士,战士们更爱父亲。小战士们称赞父亲是300部队最贴心、最帅气的首长!

(父亲吴子钧在辽化动员大会上讲话

父亲吴子钧在辽化工地)
1979年至1982年,父亲调任基建工程兵化学工业部办公室副主任,基建工程兵煤炭指挥部军职顾问。1988年,父亲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奖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奖章)
父亲为了追求真理,青年时期即投身革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长期在企业担任领导工作,有很强的生产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对工作积极负责,求真务实,任劳任怨,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父亲无论在地方工作还是在部队工作,都始终光明磊落。他为人正直,襟怀坦白,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对子女、亲属要求严格。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保持了革命气节,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和尊重。多年前,我曾拜访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的助理局长牛本洲先生。他对我说:我非常尊重您的父亲,虽然我没见过老人家,但是听到老人们对吴局长最多的评价就是"有能力,有水平"!听到这样的评价,作为儿女,我释然了。
父爱是山,您有山的厚重,更有山的伟岸。您给予了我们生命,用握枪的双手,把我们托举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父爱是水,您有水的婉约,更有水的柔情。您用慈爱的目光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您用儒雅的声音为我们答疑解惑,使我们不再迷茫;父爱是参天大树,您有树的坚韧,更有树的担当。您用坚强的臂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家,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港湾,让我们兄妹从此不再受伤害;父爱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温暖了孩子们的心,更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您让我们懂得:"不要去想能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您对家庭尽职尽责,对每一个孩子都循循善诱,疼爱有加。您教导我们要刻苦学习,追求进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少不更事,我们兄妹五人时而惹是生非,招您生气。即便这样,您也从来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更没有动过一个指头。对晚辈所犯的错误您总会选择原谅,因为我们是您的孩子!亲爱的老爸,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要做您的儿女,因为温暖和慈爱!工作之余的您温文尔雅,是一位谦谦君子。您和母亲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寒来暑往数十载,不管多累多忙,您都亲力亲为,给多病的母亲抓药、煎药、服侍母亲吃药。您每日为母亲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母亲有脚垫,为了减轻母亲的痛苦,您经常抱着母亲的双脚,为母亲修脚,心甘情愿,从不抱怨。而老妈心疼老爸,只要有一口好吃的,也要留给老爸。还尽可能的给老爸开小灶,闻着香喷喷的葱花饼,我们口水直流。小孩子穿鞋比较费,我们的鞋子坏了,都是老爸给修补。老爸还会踩着缝纫机,为我们缝制书包。您心灵手巧、秀外慧中,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您在操持。包括困难时期的养猪种地,修理门窗,都是老爸亲力亲为。这一切老妈都看在眼里,经常夸赞老爸是最勤快的局长!父亲仁慈博爱,善待一切有生命的物种,看不得弱小受委屈。就连家里养的小猫咪都知道,有需求要找姥爷!
2004年1月3日,虚弱的父亲躺卧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西院的病床上。冬日的暖阳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撒在父亲略显浮肿的脸上,让人不忍直视。父亲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戎马一生的父亲累了,太累了,累的连眼睛都睁不开了!我们86岁的老爸,我们无比爱戴的老父亲,在这个冬日的黄昏,静静地走了,如同倦鸟归林,夕阳西下!江河呜咽,残阳如血。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那个人走了,我们永失父爱!父亲虽然走的很安详,但是作为儿女我们清楚,父亲有太多的不舍!因为父亲对这片多情的土地爱的深沉,爱的纯粹!呼唤声声,泪水涟涟,化作对父亲无尽的思念!亲爱的老爸,我们和老妈等您归来!下辈子,下下辈子,我们还要做一家人!亲爱的老爸,求您拉抓紧孩子们的手,永远不要让我们走散!记得那年的冬天北京干冷,一直没有降雪。但是天地有情,当我们在雍和宫祭奠完父亲,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一片洁白!
父爱如春日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父爱如夏日的调色板,红了海棠,绿了芭蕉;父爱如秋日的暖阳,枫叶流丹,层林尽染;
父爱如冬日的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而老爸给予了我们四季的美好。
父爱四季,四季永在!
作者:吴建华 资料提供:吴连驹 吴冬平 吴建新 吴建春 朗诵:吴建春
2022年中秋
作者:吴建华 资料提供:吴连驹 吴冬平 吴建新 吴建春 朗诵:吴建春

吴建华 喜欢与世无争的淡定生活。闲暇之余,养猫遛狗,拜读名著。偶尔和三五个朋友小聚,清茶一杯,追忆过去,探讨余生。如果时间和身体允许,也会约上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