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草木
连日下雨,那棵生长在靠近苏州河边上的杨树,总因土层水份过多而倒下了,在雨后高温的炙烤下,枝叶已经开始干瘪,慢慢走向死亡。
终幸被园林养护人员发现,将其断枝、扶起,并予支撑固定。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断枝将再生新绿,新生从头启程!触景生情,让我想起了人生不如草木这一主题。
人生不及草木,人生一辈子,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而草木之凋谢,熬过了严冬,来年的春天必然重新萌发新生。俗话说得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两者虽然同样经历着生命的萌发、成长、成熟与凋零,然而,草木有根,等到春回大地时,草木又会进行新一轮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
任何人的一生,难免会受很多磨难与苦累,但我们的生命可延续性,绝对不如草木。人的生命一到凋残,就必然走向死亡,永无重生。在这一点上,强大无比的人类,某些时候,还真的不如小草一棵。
人生如四季,却不是四季;人生如草木,却不及草木。不管你是帝王将相,不管你平民乞丐,最后的结局是殊途同归。
站立于那棵被园林工人扶起来的杨树旁边,我在凝神思索:树的一年四季,是春发、夏茂、秋落、冬枯,以此循环,周而复始。而我们这人呢?人这一辈子,真的还不如一棵小树、一棵小草呢!
小树被扶起来,我也该转身健步去了,悠闲踱步之中,草拟如下腹稿:
健身轻漫苏河边
早晨独步七八千
臭汗一身好排毒
乐此不疲己数年
朋友,不管人生不如草木,我们重在珍惜当下,“人生哪能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知足常乐,健康愉悦地过好每一天!
作者简介: 费龙祥,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广电系统退休员工。曾在《吴江日报》、《吴江通》、《方志苏州》、《苏州档案》、苏州"三报"、《经济早报》、《搜狐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鲜早世界》、《中国乡村》杂志等发表过散文和述评,且偶有获奖。北京市写作协会艺术促进委员会会员,《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第二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获得者。
2021、2022年连续两年获出席【志说江南】苏州圆桌会议邀请资格。2022年《惠山祠堂群的历史形成》入围《方志江苏》"惠山祠堂文化与江南家族文化研讨会征文"。2023年《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获【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天津分论坛】邀请资格,《苏州方志》学会会员。
主播简介:艋澜,生活在天津,公务人员。热爱文学,朗诵,配音,播音主持…兼职多家平台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