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午,我与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书画家张玉玺贤弟聚餐时,他告诉我,下午将去高新区约见李国庆先生。并对我说:“国庆先生是省文史馆的研究员,西安摄协副主席,也是一位资深摄影家。你俩应该是同道之人,咱们一起拜会一下为好。”
张玉玺是我25年前在群艺馆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时的联络人。他既然这么说了,我便欣然接受。况且,多年前我曾在几个摄影展上,看到过国庆先生精彩的摄影作品。
赶到国庆先生工作室所在地,当我俩走出电梯,一眼就看到“长安影像”的木制大牌匾(图1)。
上面洒脱飘逸的书法,正是已故著名国画大师刘文西先生所题。这让我顿时产生了亲近感和钦佩感,因为刘公生前也为我的摄影展题写过难得的墨宝(图2)。
一进门,只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气宇轩昂、英姿勃发的国庆先生立即起身相迎,热情地走过来,同我们握手让座,并给我们沏茶(图3)。
刚简单交流了几句,当他听说我最初在47集团军服役了12年,并随军参过战,后调入兰州军区后勤系统。他立马来了精神,便侃侃而谈。
他说,自己与47军有着不解之缘,家中先后有五位亲属在这支部队服过役,所以过去他与军、师、团许多领导相识。这无形中一下更拉近了我俩的距离。
包括他提说起好几位曾关心、扶持过我的首长与领导,他也熟知且多有交集。
在人生长河的岁月里,这种短时间内的特殊的连接、默契与理解,我们不仅仅是一见如故,仿佛早已相识(但我又真切感受到了相见恨晚的遗憾滋味)。
尤其是他谈到,前不久,他还陪同和照顾几位年迈的参战老兵,千里迢迢,一起重回云南老山前线前沿阵地,回顾当年的战斗岁月,并拿出现场拍摄的照片让我看。一下勾起了38年前,我多次穿越“百米生死线”,到前沿阵地采访指战员的点滴回忆。
此时此刻,我越发感受到自己对国庆先生由衷的敬佩。
交谈间,国庆先生给我俩沏的醇香的古树普洱茶已喝过三遍。他又兴致勃勃地说:咱们再换一种好茶,让你们俩慢慢的品尝品尝。”
于是,考究的他把先前的瓷器茶具,换成了透亮的玻璃茶具,而后郑重其事的说:
“现在我拿出的是武夷山的极品岩茶,这一泡价值上千元呢。不一会儿,你们品品味道就知道咋回事了。”
果然,这茶非同一般。当国庆先生往小玻璃杯倒茶时,一缕清幽的茶香悠然飘来,让人陶醉其中。
我端起茶杯,先用鼻子嗅闻:
哦哟!那独特馥郁的茶香,如同春天的气息,沁人心脾。茶之香、心之韵,尽在不言中。
我忍不住先抿上一小口,顿时觉得,细腻的香气在舌尖跳跃,像是优美的旋律,让人沉醉在淡雅的芬芳之中。接着全喝下去,茶香四溢,满口生津。我仿佛在静谧的山谷中品味着大自然的馈赠。
心随茶香天籁,感悟人生之妙,真乃不虚此行!
国庆先生以茶代酒接待友人的别样方式,反映出他高洁的志趣和简单质朴的生活情态。
借此机会,我和国庆先生自然而然的谈到了摄影方面的话题,从黑白胶片摄影到现今的数码随拍,国庆先生谈了一些他的观点与亲身感受,同我交流切磋。
他还毫不保留地拿出了自己早期珍藏的几款国外名贵相机,让我观赏(图4~5)。
当我询问起他在省文史馆当馆员的工作时,他却很低调的说自己是跑跑龙套,敲敲边鼓什么的。
这时,在一旁品茶的张玉玺憋不住了,他说:“大哥别太谦虚了,多年来,您为文史馆积极努力工作,成绩多多,功不可没。比如,
2018年十月,您为领导出谋划策,筹办“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陕西”大型文化公益活动,先后在西安和延安举行,走进名胜和高校,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期间,您殚精竭虑、废寝忘食、认真负责、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当主管,勇挑大梁有担当,从而保证了这次活动得以圆满、顺利完成。在国内外取得了积极的影响,也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哎~玉玺老弟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有你说的那么神乎。”
说毕,只见国庆先生从书柜里拿出了一本《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陕西》的画册,递给了我。
翻阅画册。此次活动宏大壮观、阵容整齐、名流云集,规格之高的人文施教场景尽收眼底,令人震撼。
我觉得很有必要将这本画册赏存。国庆先生爽快答应并亲自签字提赠于我。他还专门取出了两方印章,恭敬虔诚的进行了仔细加盖(图6)。
一方是“国庆珍藏”的椭圆形章;另一方是“今日得闲且读书”的方形闲章。对此,我感激不尽,双手合十,向他表示谢意。 他却连忙摆摆手说:“既然咱们都是志同道合的有缘之人,就不必客气。来日方长,多多联系,常来常往,同频共振,友谊长存!”
他的这番话,感动的使我和玉玺频频鼓掌,点头称是。
顷刻,国庆先生说了句:“好的。”就接着加水沏茶,说让我俩品品这一会儿,茶是啥味道呢。
我端起茶杯,触碰上唇,一股奶香味扑鼻而来。这真是质量上乘的顶级珍品,让人回味无穷。
等张玉玺贤弟向国庆先生汇报和请教完毕他业务方面的事情之后,我俩起身向国庆先生握手道别。
至此,我们圆满结束了这次意味深长的会面。
李荣国2024.7.18匆草于红缨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