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情乐”,他是这样表述的:走向远大、情感丰富、意志坚强、性格迷人、气质高雅。现就“情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五)——放下别人的过错,用微笑包容别人。
近日,读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读到其中的一首《宽容歌》:宽容如冬日里的一堆篝火,在寒风之中温暖你和我;宽容似夏日里一缕清风,将心中的烦闷一扫而空。读后,不由想起一些往事,想起父亲对宽容的一些理解。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临行前,父亲对我说,一个人出门在外,要懂得“放过”别人,知道什么叫“放过”吗?
“放过,就是让别人通过,放别人过去”。我说。
父亲说,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恨、对别人的怨,又怎么可能让别人通过,放别人过去呢?
我问父亲什么叫“放过”呢?父亲说,所谓“放过”,“放”即放下,“过”即过错,“放过”就是放下别人的过错,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放下了别人的过错,才能去原谅别人、宽容别人,才能真正为别人让路,让别人通过,放别人过去。
“放过”,就是放下别人的过错。
这是至今我听到的关于“放过”最精妙的解释。当你放下了别人的过错,内心也就会升起一股温暖,如“冬日里的一堆篝火”,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
还有一次,父亲的解释也十分精妙,那就是“笑容”。一日,父亲问我:“什么叫笑容?”“笑容,当然就是指笑的面容。”我不假思索地答道。
而父亲说:“你只道出了笑容的形式,而没有说出笑容的内容和本质。笑容的内容和本质,就是用微笑去包容别人。”
笑容,就是用微笑去包容别人。父亲充满智慧、富有创意的解释,让我的心为之一振。
是啊,平时我们都是用笑容去迎接别人的笑容,用笑容去迎向别人的真诚、善良和美丽,然而,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用笑去包容别人泼向你的诽谤、谩骂、攻击和仇恨呢?
笑容,包括用笑去包容别人泼向你的诽谤、谩骂、攻击和仇恨!能做到这一点,才算得上是一个胸襟宽阔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理解了笑的真谛的人。
当你用笑容去包容别人时,内心就会拂过“一缕清风”,“将心中的烦恼一扫而空”。“角度不一,不争高低;三观不同,微笑包容。”孟国泰先生如是说。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