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爷爷的故事
(散文)
作者:李自学(逍遥)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身影,如巍峨的高山,成为我们敬仰的榜样。那年冬季在兰州青城镇黄河中架浮桥的兵爷爷们的故事,便是这样一颗熠熠生辉的星,一座令人敬仰的山。我的爷爷也曾是这其中的一位。
那是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下旬,兰洲軍区在宁夏一条山组织了一次合成兵种演习。由甘肃青城渡黄河北上直插白银市,进入一条山(预设战场)展开军事演习,为保障兄弟部队和軍事器材的顺利渡河,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确保大部队按时进入阵地。时值三九寒天,朔风凛冽的冬季,黄河水奔腾咆哮,冰冷刺骨。为了完成构筑浮桥的任务,兵爷爷们一到目的地,连防水衣都顾不得穿上,一个个就毫不犹豫地穿着棉衣棉裤下水构筑码头。冰冷的河水像无数把利刃,切割着他们的肌肤,沉重的三角架扛在他们肩上,与时间拼爭,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畏惧,十二个硬汉十二颗红心,劲往一处使,把寒冷置之度外,按时完成任务的决心,像烈火般在每个人的体内燃烧。
十二位兵爷爷在水中奋力拼搏,与寒冷和困难顽强抗争。最终,他们提前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通过。可每个人都被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两腿都冻成了冰棍。返回驻地时,几呼都是直腿挪步前行。不到一里路程,竟然用了近个把小时。
夜幕降临,这些兵爷爷脱下湿淋的军装,凉在屋内,进入梦乡,准备迎接第二天和下阶段的军演任务。
可是谁也沒有想到,温暖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悄然降临。房东老大娘和她的孙女,看到兵爷爷们的辛苦与疲累,心疼不已。她们架起苒火,一夜未眠,用自己家的棉花杆,把兵爷爷们脱下的十二套军装,从上到下,从里及外全都烤干。那一晚,火焰跳跃,温暖了兵爷爷们的身体,更温暖了他们的心。要知晓,那一大堆棉花杆,可是老大娘和孙女冬季做饭取暖的全部用材,可她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吝啬。还神不知鬼不觉的给每个人的挎包里塞了两个煮熟了的鸡蛋。(这是后来爷爷们到了新场地才发现的)。
这个故事,是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生动体现。
如今,每逢八一建军节,我总会想起这个故事。它让我明白,军人的使命是如此神圣而艰巨,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付出一切。而人民,也始终是军人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
兵爷爷们,您们是无畏的勇士,是钢铁的脊梁!您们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用坚韧和毅力铸就了不朽的功勋。您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那寒冷的冬日,您们的身影如同燃烧的火炬,照亮了黑暗,温暖了人心。您们是祖国的骄傲,是民族的英雄,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敬仰!你们的事迹经岁月而不朽,随军旗而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