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
(第七十六期)
韩愈七律、七绝各一首
撰稿:学 贵
主播:月亮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元和十四年(819),宪宗命宦官从法门寺将所谓的释迦文佛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结果触怒宪宗,差点性命不保。经宰相裴度等说情,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
潮州距长安路途迢迢,年过半百的韩愈只身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妻儿还不知在哪里,只有侄孙韩湘匆匆找过来陪伴他,于是他写下这首七律: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大意是: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料我凶多吉少,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首联极言获罪之迅猛。
颔联显见刚直不阿的精神。
颈联情悲而语壮。
尾联不啻立下遗嘱,沉痛之至,令人读之心酸。
四联层次分明、气势一贯、开合自然。
此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把政事的腐败与个人的失意结合在一起,抒发了为坚持人生追求奋不顾身的意志,与《谏迎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近似杜甫,感情悲壮苍凉,语言明白流畅,对仗工整妥帖。融化散文笔法,表现出以文为诗,兼顾文章之法与律诗格律的双重特点,是韩愈七律中的佳作。
《游太平公主山庄》
公主当年欲占春,
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
直到南山不属人。
大意是:
太平公主当年想占尽春色,把自己山庄的亭台楼阁筑得高过城门外层的曲城。
要想知道山庄前面的花木还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也不属于他人。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之女,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野心勃勃的女性。她企图控制政权,谋杀玄宗,事败后逃入终南山,后被赐死。其“山庄”即由朝廷分赐予宁、申、岐、薛四王。作者来游,无疑已为故址。而诗题不明言“故址”,是很有蕴藉的。 首句“欲占春”三字本不可思议,然而这样写便活生生地刻画出太平公主骄横贪婪、欲壑难填的本性。
次句一个“压”字,将山庄台榭的规模惊人、公主之势的炙手可热极意烘托。
第三句以问花作转折,引出末句新意。
末句山庄犹在,却不属于公主了。山庄尚不能为公主独占,春天又岂可独占!终究是“年年检点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事实上这是对“欲占春”者的极大嘲讽。诗写到此处戛然而止,让感慨见于言外。一路看花花不尽,前面还有无数花,已然物是人非了——可以想见诗人当年面对山花时富有深意的笑影。
善用微词,似直而曲,有案无断,耐人寻味,这是写作上的一个特点,艺术上别有一番功夫。
读以上诗两首,得句如下:
针砭时弊左迁途,
半百昌黎鼓与呼。
讽喻太平公主恶,
诗中隐语耐研读。
**********************
名诗词关涉秦皇岛;秦皇岛人名诗词;名诗词写于秦皇岛——《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内容的基本架构。
撰稿: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9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年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