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符竹庭将军--勤务兵成延胜
苏士舰
符竹庭将军(1912年-1943年11月26日),原名符宗仔,江西省广昌县人。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头陂镇边界村。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入党,17岁就出任红三军第七师一团政委,22岁出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万里长征,率领先头部队抢关夺隘,确保了军团胜利到达陕北。1937年,任八路军686团政治处主任,率部作为主攻部队,参加举世闻名平型关大战。
从1938年10月起,历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滨海军区政委与罗荣恒、杨勇、肖华等开辟冀鲁边、鲁西、鲁南和滨海根据地,并亲自指挥郯城战役,赣榆大捷,取得辉煌战绩。令人惋惜的是赣榆大捷后,符竹庭将军却以谁也料想不到的方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六十多年过去了,岁月如流,却流不走人们对烈士的悠悠思念。
英烈们那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言行和精神仍时刻感动着我们。前不久,我有幸见到了跟随符政委16年的,唯一健在的勤务员成延胜老人。在清明前夕,请他讲述在符政委身边生活里的故事。成延胜老人,赣榆县墩尚镇墩尚村人。他5岁时父母失踪,家境贫寒,孤苦伶仃,靠外婆抚养长到了15岁。1940年初春,八路军的一个班来到该村,了解到成延胜家庭情景后,动员他参加八路军。15岁的成延胜出于对八路军这支队伍的好奇及家境的困难,一口答应,没有和外婆告别就跟着八路军去了部队。到连队后领到了一支步枪,当时成延胜人小体弱枪背在身上很吃力,晚上睡觉年纪大的战士都会照顾着他,但要行军打仗就跟不上了。
连长见到此情景,将他送到了当时教导二旅六团团部,留在锄奸股当了一名勤务员。1940年11月,他跟着股长调到旅部供给处干勤务员,1941年5月的一天,旅政委符竹庭发现成延胜年纪虽小,但挺机灵,就点名将他要到自己身边当了一名勤务员。符竹庭当时担任着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政委兼滨海区党委书记。他被毛泽东和刘少奇称为“军政兼优”指挥员,历经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万里长征,是威震四方的我军将领。
一开始听说符政委要他去做勤务员,成延胜还有些紧张,心想那么大的首长,就怕服务不好,要挨训。在和符政委相处几天后,成延胜就没有受拘束的感觉了。符政委虽然是首长,但对待士兵如亲兄弟,一点架子都没有。成延胜到了符政委身边后,早晨按时起床出操,然后紧接着清扫院子,整理室内卫生,做好勤务等日常工作。同时他也会参加机关人员的政治、文化学习。战争是残酷的,经常有同志牺牲,为了使死难的烈士们有一个安身的地方,教导二旅选择了马鞍山这个小山脉建立一座抗日陵园。在跟随符将军初期修建抗日烈士陵园工地上的七个多月里,成延胜亲眼见到了符政委不怕风吹日晒,常常与军民吃住在施工现场。他对战士和施工人员却十分关心爱护。
在酷热难耐的盛夏时节,后勤人员面临一项重大挑战:确保充足的水源供应,同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符将军亲临现场,不仅监督工程进度,还亲自指导工作,确保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也能在1942年7月1日如期完成“抗日山烈士纪念塔”的建设工程。
谈及符将军对士兵的深情厚谊,成延胜老人深情地回忆道:“他虽然比我年长十三岁,却总是待我如子,关怀备至。”符将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不搞特殊化,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津津有味地享用煎饼、面糊涂、小米饭等粗茶淡饭。即便作为旅首长,他有时也会得到一些伙食上的补给,但符将军总是坚持要求按照士兵的标准就餐。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自一人挑灯夜战,而夜间工作晚了,他总是让勤务员先休息,不影响第二天的出操。
成延胜老人多次提及,符将军生活简朴,作风正派,和蔼可亲,是官兵们心中的贴心人。1943年11月19日,符将军指挥部队发起了赣榆战役,成功全歼守敌,俘虏了敌伪七一旅旅长李亚藩等官兵2000余人,成为敌后抗日战争中攻克县城的典范,事迹被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然而,这位15岁参加红军,我党的杰出指挥员,却突然离我们而去。1943年11月26日凌晨,大雾蒙蒙,天刚蒙蒙亮,正在村头空地上跑操的官兵们听到枪声,立刻返回村里准备转移。符将军在撤离时,不幸头部受到重伤,因医疗条件有限,当日便与世长辞,年仅31岁。
滨海军区在抗日山为符竹庭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为纪念他,1945年至1950年间,赣榆县一度更名为“竹庭县”。成延胜老人,如今已年过八旬,提及往事,泪眼婆娑。他动情地为我唱起了那首流传的民歌《纪念符竹庭》:“竹庭将军,江西广昌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符将军去世后,成延胜留在旅后勤部担任了一名通讯员,1950年春复员回到了墩尚村,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先后担任过村生产队长、支书十多年。这些年来,他很少向他人提起自己的军旅历程,甚至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时,他也始终泰然处之。他常说:“符将军为抗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我相比,我所受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临别时,成老感慨地说:“虽然我只陪伴了符将军短短两年多时间,但他的一言一行对我影响深远,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注:此文是2008年5月访谈成延胜老人,至今相隔16年了,老人现已作古5年余)
作者简介:苏士舰,曾用笔名士见、苏楠,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江苏连云港人。曾就读四川美院、中国美院山水画高研班。连云港市郁州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海州区美协副主席,市收藏、民俗、历史学会理事,市民间文学协会会员,市郁州诗社理事,眉山市苏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闲时喜读诗文。作品曾入编多部专业画集,发表书画杂文数十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