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115g伯爵8印张,全彩,布封精装。
定价:50元
《对联书写手册》是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书店上架的新型书法创作手册。由左庄伟、程宝泓作序,是盛欣夫先生“笔墨三部曲”中继《书画释疑》后第二部力作。首次提出“书写意图植入法”这一新的创作理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体会。再由书法理论家张浩曾先生根据创作过程与作品效果,加予客观、切实的评述。故有“双璧”之誉。又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2023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知者理事公众号平台将分期刊登《对联书写手册》文章,与大家分享书法艺术,难得一遇,不妨瞧瞧。
欢迎阅读,转发,点赞,支持美文。
《对联书写手册》(18)
书法/盛欣夫 评论/张浩曾
100.笔墨气质联
笔墨精良人生乐事
气质变化学问深时
书写意图植入:中庸
浩曾评述: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此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追求——高深的文化底蕴和自身修养。更深层次的理解应是,有了学问该如何好好地去面对人生和服务社会。“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东方审美的基本准绳。笔法、墨法、章法,唯在传统基础上加时代特色是也。
书法理解:简隶。形式如简,书写似隶,古风追求。一、如简。真实的竹木之简,体量要小得多,这里只是形式感,肃穆沉静整齐的竖式章法。二、文字。字间无字距, 紧密排着,朴质而不事张扬,具有历史的庄重感。结字方扁, 大小均匀,笔画无明显的一波三折,横画却一笔不少,绝无省笔和映带,取意追求的是汉代之前的隶书。三、线条。质朴,简约,带篆意,圆头等粗细匀称的线条,几乎是一书到底,古朴浑厚如碑刻。 101.名山明庭联
名山大河倾写胸臆
明庭净几陶咏性灵
书写意图植入:内敛
浩曾评述:“名山大河倾写胸臆,明庭净几陶咏性灵。”借喻,意为人之胸襟要像名山大川那般高耸开阔,性灵要像庭院净几那般优雅和洁净。植入“内敛”相对放纵。内敛实是积累,是平静,是思考,更是修为。 书法理解:草书。笔法纯熟,有简、隶及“二王”行草书笔意,墨色多浓重,间以如“胸、臆、明、庭”等字轻润笔墨过渡,生秀雅之色,更添整体活泼之感。
102.数百第一联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书写意图植入:乡愁
浩曾评述:“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此联讲中华农耕文化,并带有儒佛思想。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中华文明,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核心是好好读书,好好做人。植入“乡愁”,欣夫想起了乡贤丰子恺先生。丰先生的为人、为艺、为文皆可为范,有日本人评其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书法理解:简草。两行直泻,气势贯通。字法、章法、墨法均服从“奋笔疾书”,谓楚简风格。这里有必要附带提一下楚简。一、楚简起于春秋战国,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汉隶书转折期的特征。二、文字杂糅。此联可为“简草”, 峻利流畅,起笔比较快,收笔少藏锋,横画走动少有提按。三、章法独特,条状直排,字字叠串成势。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我们便可更深入地了解带有楚简特点的现代书法作品。
103.一碧明漪联
一碧浸孤亭,看参差烟柳楼台, 绕岸几人沽酒去
明漪比西子,有多少青红儿女, 停桡都学捧心来
书写意图植入:楚风
浩曾评述:三十八字长联。亭为湖心亭,湖为西子湖,写了普通百姓赏景游湖时的情态、心态。意图植入“楚风”,是地亦曾为楚地。楚文化博大精深,与书法、书体关联默契,此联亦然。
书法理解:隶书。气息清丽、规整、洁净。取法大多从汉隶,横画和波磔带有秦隶特征,如横无蚕头雁尾,撇捺少粗细变化,等等。特点:一是线条带篆意,细匀圆润,笔力均衡, 是功夫字,似一根线条放入“技术流水线”,“一线到底”。二是结体和章法。结字方扁,笔画较少脱离基本形外向伸展, 是装饰美。章法有行有列,字距疏行距密,有形式美。 开院辞
文/盛欣夫
鱼公书院宗旨:创作、研究、交流、传承。
一、文静开院,不办仪式。一为疫情,二是求实。艺术为人民, 艺术要发展,非但需要我们去努力,而且须深耕、深研。“传统” 到我们手上,总得加点色彩。首先把握好时代性与个性。我把“二王”融入楚简,上下叠紧,左右拉宽,使字呈扁形,让其宽博大方, 又增加了容量与张力,还极富个性,时代、创新就在其中了。
二、谁去做?我没权力让别人去,唯有自己。本已有了近七十年的积累,乐此不疲地笔墨一生了,想为笔墨传承做点事。现在浙江康嘉文化沈总有这个条件和想法,沈焰又是我外甥,企业也需要文化。故来吴兴埭溪山中,选一幽静处,筹办这书院。也可给当地传承点文化,熏陶点艺术,艺术为人民嘛。一举三得,不亦乐乎。
三、书法需不需要研究?先问大家:一横为何左低右高?撇为何越撇越细?捺为何越捺越粗?大家不知道,是大家忽略了,或者说没有去研究。凡事皆有根源,全有出处。线索、证据,答案皆在“楚简”中,这就明白研究之必要了。
四、书法有无发展空间?尊重古人,但不能视作不可逾越之大山而怯步,更不能成为难于发展的理由。今人与古人的差异不在艺术,而在技术。只是大家不想去承认这低等“缺陷”罢了。所以书法需要研究,发展尚有空间。
五、再说画鱼。几千年人们仅画二十来种鱼,这么大一个国家, 现又进入了科技时代,画来画去就几条鲤鱼、鲶鱼等,心安吗?无愧色!我的《鱼谱》被盗版,并非我画得好,而是画谱、范本太少。我们有能力给后人做点事,为何不做?
六、说实话,做这些研究、创作,从利益来讲是不划算的。但艺术家的良心在催逼着自己,推着去做。脑子里常浮现日本人称丰子恺的一句话:“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我从事艺术几十年,若还不像艺术家,那就枉为做人了。
七、人到世上,并无他事,管好自己即可。所以首先要立品, 得像个人样。管好自己以外,做点自己想做的,于人有益的。我唯有在笔墨上可做点事,自行“闭关”,是为来日无多。余下的岁月, 把字写好一点,把鱼画好一点,在这两块上开条小径。再写几本书, 给后人有个交代,给自己有个交代,尽量做到心安。
八、书院试开半年来已有两本书脱稿,当然这有前期准备。分别是《对联书写手册》(创作意图植入法)与《画鱼手册》(新文人画)。说手册是为普及。其实应属提高本,从技法到理念,皆是传统基础上的提升。是人所尚未做的,为后人铺点路。有人不理解, 并不影响我往前走。一意孤行,走自己的路,不太累,不欠人,自得其乐足矣。
感谢当地政府的支持,感谢大家的关照!谢谢!
盛欣夫叩首
2022 年 4 月 22

盛欣夫,字甫之,号鱼公。1949年1月生于浙江桐乡。书坛名宿邹梦禅弟子,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宁波财经学院(原大红鹰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客座教授,政协海曙区第二、第三、第四届专家型特聘委员,中国渔业协会渔文化分会理事,鱼公书院院长。
70年孤事一是,只做了笔墨一件事。探索出书法创作新法——“书写意图植入法”。书法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鱼瓷作品与鱼类绘画双获农业部、中国渔业协会金奖,2019年书画六件(组)入藏浙江省博物馆等。
主要著作有《鱼谱》等画谱7种;《黄土黑土》等文化拾遗散文2种;《边画边说》等中英、中日双语2种;《书画释疑》等笔墨三部曲以及书画研究文集共40余种。
格言:顺其自然 必有自我
盛欣夫著作
张浩曾,生于 1946 年 7 月 ,浙江乌镇人。曾任《嘉兴日报》副刊部编辑、主任,南湖晚报部主任,嘉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等职。嘉兴市书法家协会、影视家协会会员。平时爱绘画书法,发表美术作品(钢笔画)100多幅,书法作品参加市、县书法展览。
陈开平 笔名:曙光,陈说,菊人,祖籍河南颖川,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沛县。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99年先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北京大学,做过记者、编辑、策划总监、主编等职务。先后在国、内外有50余篇作品获奖,被人誉大器晚成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现就职于北京某报社。
2023年出版散文集《白鲜肉》。主要作品有《那边》《一天》《小河》《祖母的故乡》《风向》《远山》《故乡的秋》《父亲的季节》等,其《他们的村庄》编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
开平武夷山大红袍茶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