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飞龙(七十四)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我们要牢记,帝国利益永远不会与殖民国、域外国分享,除非共同应对战 争需要!所以千万年来,古代帝国为我们演绎过若干次的兴衰图谶依然在近代继续着,人类本该在天行其道、在地遵其律,然而冥冥之中悖道之旅会导致乾坤嬗变,从而引得风水无限轮转。犹如几百年前的荷兰,其国内资源极度匮乏,强盛的商业表象只能靠海洋贸易维持,然而,这个国家创立的企业先进制度模式即公司股份制却曾领先世界。但是,这个优势也逐渐被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普及,并且最让这个荷兰商业帝国担心的事情是,他们的贸易船队需要必经一个英国人控制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英吉利海峡。由此可知,荷兰在不知不觉之中面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而优势尽失。

曾经辉煌世界的大英帝国在其约1200年前的大不列颠群岛属于荒蛮之地,这里的原居民曾先后被罗马帝国和荷兰人等外族征服过。公元1066年,诺曼底人威廉公爵带领部队征服了大不列颠群岛并建立了王权,这就是大英帝国的前身!为了加强对岛屿人民的统治,弱势的英国国王不得不与地方豪绅依“法”分权!这是欧洲自罗马共和国以来的又一次“君臣共和”的尝试!他们于1215年制定《自由大宪章》以分享国家权利,这部宪法性文件奠定了未来千年英王朝政权共和的雏形,后人称之为君主立宪制。1588年,英国皇家舰队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大英帝国其后逐渐崛起。
脱离大陆的英国诸岛有丰富的煤炭,有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最早的资本原始积累掠夺的圈地运动。当英国人将水蒸汽所产生的动力用于拉动船舶、火车,以及其他大型机械设备提供动力代替人力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当时世界各国的航运还处于原始人力、风力时代。资本最直接的利益滚动方式就是掠夺与殖民,用殖民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源无偿发展自己,这被称为世界资本原始资本积累的膨胀期。

英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四季宜人的海洋性气候,遍布全国各地的煤炭、森林,丰厚肥美的草原,以及丰富的渔业资源,再加上英国人长期在基础科学中积累的科技能力和永不间断的创新能力,及其相对合理的政权体系等让大英帝国迅速崛起,世界政治经济贸易中心也从荷兰转向英国,而后大英帝国的皇家舰队及其商船舶队开始代替荷兰巡航世界。
英国皇家舰队曾是一支血性的舰队! 孙子兵法言:“善战者,求之于势,而不择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当大英帝国借助工业革命武装起来的坚船利舰,浩浩荡荡扬帆全球时,其势之汹、其炮之猛,让那些原始落后的海边众国不是望风而降就是纷纷落败变为殖民地。继西班牙后又一个号称“日不落”的欧洲帝国诞生了。

既然西方的文化史从古罗马、古希腊(包括亚历山大帝国)推延到古中东,那么中东的帝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政治最高层面上讲,国家政治分为王朝政治、帝国政治、民主政治、共和政治,王朝政治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统治一个国家,帝国政治是以帝王为首的一个民族统治其他民族(其他民族的俘虏和百姓就可能变成奴隶)的形式,民主政治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政治模式,共和政治是君臣共同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政治模式。西方文化下的以上这四种欧洲政治模式几乎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例如古罗马从三千年前的王朝时代走向二千五百年前的共和时代,然后走向二千年前的罗马帝国时代,而二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雅典也已经开始了城市民主管理的尝试。但从古中东到古希腊、古罗马,其实其很多文化传统是通过爱琴海文明一脉相承的,不管是法律文化、货币文化、宗教文明还是帝国文明等,正是古巴比伦王朝时代的城邦制管理及法制建设随着文明西移嫁接到拉丁文明之中,才为欧洲文明注入了活水源头。

从中东到南欧帝国之轮换统治从未终止。从中东崛起的公元前800年的亚述帝国、公元前500年的波斯帝国直到帝国从中东移向欧洲,到公元前300年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到公元前200年的古罗马帝国,然后帝国从欧洲移向中东,公元后的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近五百年的欧美帝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帝国直到今天的大美帝国,这些帝国几乎都是军事或金融横跨各大洲的帝国,也可以说是欧亚大陆上一帝国版图的延续,仅仅是统治民族发生了变化,而各民族的大融合却未发生,各民族如今依然丁是丁卯是卯,从不认同其它民族,美欧世界的黑白棕黄各种族肤色分明就非常明显。
反观东方,中国自黄帝统 一黄河流域各部落形成炎黄子孙的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是一次周边胡夷众族对太极文化的认同,都是一次中华文明的共续谱写!都是一次向周边辐射的过程!东方文化的魅力由此可窥一斑。

东方飞龙(七十三)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西方帝国变更的军事理论中有个非常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世界守成大国与世界新兴大国在有限的战略空间争夺中必有一战!这个理论是站在西方世界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丛林主义”原则上而作出的判断,相对于中国《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和所言,东方的“无战共赢”理论要远远胜过西方的“战取零和”游戏,这又涉及人类存在的本极意义及价值取向问题!一切事物的价值大约包括三类,即存在价值(自然价值)、使用价值(利他价值)、交换价值(利己价值),大观三层价值中,自然本有的价值是其它价值的存在基础!在文化本有的价值取向中,西方文化重视交换价值,其次为使用价值;东方文化重视存在价值,其次为使用价值。一切万物的存在首先在于它的天人(自然价值)合一,然后再突显它本身的利他性!西方价值观的错误就在于无限追求事物的交换价值,从而忽视了事物本有的天然的永恒价值!价值观相悖是导致文化斗争甚至战 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所有战 争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改写人类历史的自然方向。中国近代有三场对外战 争改变了中华民族的世界丛林地位,第一场是1840年大英帝国的“鸦片战 争”,打开了中国大门;其次是1895年日本倭民在“甲午战 争”中彻底打掉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然后是1950年中国人民通过朝鲜战 争向全世界宣布,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一百年来,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半官僚资本主义国情下的战 争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历史,分久必合是中国的历史特点。
然而,中国历史并没有像中东、欧洲的帝国历史那样,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巴黎公社及苏式社会主义社会那样递进鲜明,而是直接从“以土地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模式跃入了“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国从“三皇”时期的原始部落发展到“五帝”时期的部落联盟,到夏商时期的诸侯联盟,再到周朝的诸侯分封,以及到秦朝至唐朝的中央统管下的藩属制度,安史之乱让宋朝以后的统治者彻底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清末及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半官僚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直到最后中国社会过渡为毛泽东开创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时代。
文化既是价值观的判断基础也是民族精神传统的灵魂集锦!当代中国并行着四种相互联系并不密切的文化,一是属于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领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这是我党执政中国的政治基础;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即当今社会正在复兴着的太极阴阳儒道思想,这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社会基础;三是“鸦片战 争”后逐渐从西方引进的资本主义理论和思想以及管理制度、经营模式等,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四是横空出世的所谓民俗文化,由于中国拜金主义的盛行,很多民俗文化实际变成了媚俗、庸俗、低俗的“三俗”文化且庸俗化趋势严重深深地影响着民风、国风、世风。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与西方文化中的“己所欲施于人”的强权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说到底,我们对西方强权文化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西方文化其实就是当代的帝国文化、达尔文的丛林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古罗马的法律文化、古希腊哲学文化的结合品。什么是帝国?帝国就是通过支配或殖民其它民族来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影响世界的大国,当欧洲近代的海洋列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帝国及法兰西帝国、大美帝国等逐渐崛起并支配世界时,人类自然和谐的原始价值取向也就总是被帝国文化的垄断性所打破。
大观欧洲近六百年的历史,有两次文化思想运动,一是公元十五世纪开始的著名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这次运动其实是一次反对神权、崇尚人权的运动,二是公元十八世纪前后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这次运动最终演化为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权与皇权的斗争。经过前后两次文化运动,欧洲各国的主导权逐渐从宗教主、封建主之手落入到了追逐利益的资产阶级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有过深刻的阐述,揭露出资本目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包括资本主义初期的圈地运动、贩卖人口、运输毒品、掠夺世界资源 、殖民落后民族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拿手好戏,在资本集团利益面前,什么国际道义,什么被殖民民族的人权及尊严都可以被忽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指导性文化如果除了资本滋生的金钱利益以外没有了其它内容,那么这个国家军事武器就处于长期的备战状态。德意志帝国如是,大日本帝国如是,大英帝国如是,其它资本帝国又何曾不如是呢?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一旦被铜臭浸蚀,侵略掠夺烧杀奴役等就会在殖民统治中成为家常便饭。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以及今日美国建立世界价值观同盟,他们都将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漠视其它一切!所以利益性文化与道义性文化谁将代表普世价值文化?这需要在世界文化的大融合中、在全人类的认同与定位中得出正确答案。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二十届征文已经拉开帷幕,从2024年5月1日起至 2024年11月1号,历时六个月。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来稿请发裸文,不要文档,文件之类!附加本人照片,简介
5 ,来稿一经刊发,除政治原因与学术抄袭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删除!
6,征文目的是为了传播文明文化,无需打赏!只需阅读,点赞,在看的数量。如有偷机取巧,阅读量与后台统计不符,或被举报者,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全网通报,且永远不得参赛!
7,杜绝一稿多投,如一经系统检测发现,将不再允许参赛!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3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5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欢迎世界各地爱好文学的朋友踊跃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