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为啥飞东南
刘万成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次民歌大汇集。人物多女性,叙事刻画人物,故事比较完整,诗句趋向于五言。《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汉乐府之“双璧”。后者,见诸陈徐陵编《玉台新咏》艳诗集,处于文学家、帝王萧纲时期。萧纲与刘勰亦师友。《昭明文选》体现了《文心雕龙》的思想,当是师友二人合作的选著。萧纲喜艳诗,大家就跟着喜欢。虽说《玉台新咏》价值不大,几乎尽写饮食男女之情,但却保留了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
上学时,老师从未讲过“为何孔雀飞东南”这个象征性“兴”的落笔,究竟有无客观依据。后来留意了很长时间,说法也是见仁见智,主要问题在于:
一、孔雀体重大却很漂亮,但它不是飞行能手,想飞了主要靠滑行,——“飞向东南”太远了,它怎么能行呢?
二、孔雀即使擅长于飞行,那它咋不飞往西北、东北或者北方呢?
先看孔雀往哪飞的问题。孔雀,又称越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当然,很久很久以前,秦岭一带也有零星分布,现在,那就更少一些了。也就是说,南方一直是孔雀的老家,云南也多。老家是鸟的最终归宿,即使会死在路途上,它们也会一直向老家飞去。比如,大雁。雁荡山是它们的老家之一,所以秋天就有很多大雁去那里过冬。孔雀也一样,即使不行也要飞往老家。对此,屈原在《楚辞.九章》里说:“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即“鸟飞返乡,狐死首丘”的由来。所以,孔雀飞往东南是客观存在的。
接下来,便是孔雀为何能飞的问题。这得从孔雀被人为地拔高说起。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凤凰是百鸟之王,那是用各种想象拼凑的神鸟。如《封神榜》里武王伐纣,他老婆就是凰的化身。可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没见过。大约到了汉代,人们就把常见的孔雀视为凤凰一族,在凤凰身上刻绘孔雀元素。比如,后世官员黻补图案孔雀服是三品的象征,意如“次凤”,别人不能用。又有人认为,孔雀就是朱雀阳鸟。因为南方五行属火,所以孔雀也可以浴火重生,实际上把孔雀变成了凤凰,也就可以来去自由地遨游太空了。
想象的所谓客观依据并非真有此物,已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文化现象等皆可成为依据。所以,关于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长诗,完全有理由以“孔雀东南飞”起兴。否则,那就是凭空捏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