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坡和真武庙去取水,往往同降雨联系在一起。那么,这雨真是取来的?
鸣犊镇的肖团利老师介绍了郭村的取水过程(材料附于文后),与其相比,孙家坡和真武庙的取水有些奇特之处。
郭村的取水,是从百神洞那里,直接用瓶子接泉水,然后回村后,进行围水,等着天下雨,什么时候下雨了,取水就算成功了。因此,这里的取水纯粹就是形式。说白了,天该什么时候下雨,就什么时候下雨,同取水根本无关。
(尽头即太兴山铁庙)
孙家坡的取水,是在太兴山的铁庙上进行的。半夜水纠要用香火去探瓶底,如果里面有水,呛灭了香头,才算取到水,才能回还。“孙家坡人生得争,干石头上把水生”,言即于此。瓶中的水从何而来?只有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瓶中凝结出水。那么,从气象上说,大体已经具备了成雨条件,大概率要下雨了,当孙家坡人迎驾时,往往就碰见大雨,原因就在于此。这是概率现象,瓶子取水成功和下雨都是同一原因引起的,只是下雨具有滞后性而已。所以孙家坡人的取水,暗合科学原理。只是世人不懂这里的科学奥妙,只以为是人们诚感动天,取到水了。
真武庙的取水往往成功,道理大致也同于孙家坡的取水,这应该也是具备了成雨条件。“太白积雪六月天”,属于关中八景之一。现在全球气候变热,看不到六月积雪。但在过去,因太白山在昆仑以东,是中国中部和东部最高的山峰,常年冰雪,只有在最热的六月,冰雪消融。始通行人,俗呼“开山”。六月以外,雾雪塞路,人迹罕至,俗称“封山”。大爷海、二爷海和三爷海,都离太白山主峰拔仙台不远。只有冰雪消融的时候,人们才能前去取水。而六月冰雪消融,水汽集聚到天空,就形成了降雨的条件。
有人也许会怀疑,太白山离蓝田这么远,即使太白山具备了降雨条件,蓝田也具备?其实,这种普遍成雨的气象,是很正常的。我们现在听天气预报,往往讲什么高压带,低压带,这种气象条件都是大区域,大面积的。
(大爷海位于太白山拔仙台西北,二爷海和三爷海位于东偏南)
如此说,孙家坡和真武庙的取水,因为暗合科学原理,显得比较灵应,似乎是“取”来的。然而即使不取水,该下还要下。有什么必要大张旗鼓和劳师动众呢?这就涉及到取水的第二个功能,缓解无力和焦躁感,转化娱乐活动。这种暗含科学道理,把人工奋斗和集体娱乐结合在一起的取水文化,就是皇甫川人的创造。有网友说,“当一群人或者一大群人的集体愿力,通过某种方式――比如祈水――能和自然沟通进而融为一体,那也就是合了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实乃百姓常用而不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取水兼具宗教信仰和娱乐活动两重性质。
在真武庙的取水过程中,有些现象是难以用现在的科学加以解释的。例如张焕才说1950年取水回来下雨时,真武庙柏树上挂的冰溜子,这不是寻常降雨能解释的。难道真是把太白山的冰水搬到真武庙了?怎么搬来的?真像古人所说的可以隔空移物?如果刘爷真能隔空移物,又何必亲自到太白山一场?
孙家坡取水,当水纠在山上生水成功的到时候,孙家坡北极宫庙的龙潭水会发出哗哗的响声,说明山上取水成功,要准备接水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不仅如此,刘爷他们在太白山取了水,能够设法让老家人知道迎驾。1950年真武庙取水时,第二水纠龚九斤下山时死亡,真武庙也接收到了信息,知道出事了。那么是通过何种方式让老家人知道的?那时也没有电报、电话或者微信。这也是谜。并且大热天,尸体不腐不臭(舌下是含符的),直到家里,家人动哭声以后,尸身马上腐臭,人不可近,这也是一个谜。
这些不解之谜,往往会使人把它同史籍记载联系起来。例如《后汉书》中的《方术列传》记载的左慈就可以隔地取物和隔地传讯。过去的科技不发达,人类往往注重人体功能的开发。确实有些人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寻常人,就是通过大脑和意识(通常称为意念)功能,达到某些客观物质效果。古人称之为神通,今人称之为特异功能。这种意识和物质的相互转化性,哲学是承认的。就连大科学家钱学森,晚年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命其名曰人体科学。现在量子力学研究到微观层次,也在探索人体意识对于微观层次物质的作用,例如信息的远程传递,虽然有像量子通讯这样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这种研究的应用能力很有限。实验中,这种特异功能性质的意识作用,由于受到各种变量例如环境因素和人自身生理的影响,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情况。因为出否出现某种物质结果,取决于发功者和受功者的相互作用。
举个例子,人生病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物质原因,人们常说,人吃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一是意识原因。七情六欲,情志不畅,时间长,也能生病,就是所谓心病。物质上导致生病,是物质领域的确定关系,往往可以观察。但心病往往涉及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具有不确定关系。我骂你很难听,你气量大,哈哈一笑,什么事也没有。但如果你气量小,想不开,长期悬在心头,就会生病。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以骂死王朗,但无法骂死曹操。因为曹操心理太强大。官渡之战前,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骂得可狠了,连曹操三代祖宗都捎带上了,却把曹操的头风病骂好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这种意识同可观的物质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常常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心诚则灵。当被作用人非常虔诚的话,发功者容易起作用,但是坚决拒绝的话,则不容易出效果,这听起来好像是玄学,但实际上反映了人脑意识的复杂性,因为影响人类意识的,不仅仅是物质,而且包括文化等意识形式等涉及到人心领域的作用。所以,人类意识作用,是非常复杂和精妙的活动,单凭现在的自然科学,并不能完全破解。
总之,对于取水灵验与否,以及众多不解之事,有的用现在的自然科学就可以解释,有的现有科学知识解释不了,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迟早能得到解释。还有的涉及到自然科学和文化的双重作用,用单一的自然科学道理永远无法完美解释。现象是复杂的,黑白只是两个极端,科学和信仰就是这样,二者之间存在着用一端难以解释的、表现为灰的中间地带。太极即阴阳合一。孤阳不生,孤阴不长,这是老祖宗的真理。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受着唯物主义的教育成长的,科学理性的概念已经深入脑髓。对于现实中的众多现象,总是竭力用现有科学和知识来解释,解释不了的,往往嗤之以鼻,称之为封建迷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这种观念才是不科学的,因为科学最高的境界是科学精神,就是对于任何事物不要盲信,也不要轻易否定,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科学和知识,反映了自然物质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剖社会关系,分别称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是社会关系和思想领域,不存在唯一的单线条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些领域,存在着一般结论,但是不能把这些结论绝对化,还会存在特殊情况。要认识到现有科学知识的局限性,要承认知识还有它力所不及的时候。科技知识是强国富民利器,但不是一切,它解决不了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和谐问题。这是文化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把传统文化领域的一些神奇现象,一概斥之为封建迷信。这种迷信科学知识可以解释一切,解决一切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是一种对科学的迷信。群里有网友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很有道理。迷信科学的人,如果遇到复杂现象,不能解释,他就会想这是神迹了。牛顿和很多科学家最后信奉宗教,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对于取水,不能单纯看作是一种物质运动,也不能简单地当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更重要的要看做是一种文化活动。有些现在不能解释的,不能轻易肯定,也不要当做封建迷信轻易否定。我的观点就是,完整记载下来,让后人去解释吧。社会是发展的,后人比我们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