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年说奥运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奥运会,四年一个轮回。今年,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将于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浪漫之都的法国巴黎举办。届时,全球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二百多个国家,将参加此次全人类的体育盛会。
中国奥运军团自1984年参加第23届洛杉矶奥运以来,距今整整四十年了。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我们,通过中华健儿的顽强拼搏,共夺取了201枚金牌,144枚银牌,128枚铜牌的傲人成绩。中国已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令世人刮目相看。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这是中央高层领导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曾几何时,中国人刘长春孤身一人现身奥运会赛场,实现了中国参加奥运会零的突破。1984年美国洛杉矶,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勇夺第一枚奥运金牌。此后的中华体育健儿们,在包括奥运会的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使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在国际赛场的上空,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已然征服了世界。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2001年7月13日的那个晚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脱口而出“Beijing, China”的时候,中国赢了,中国赢得了2008年奥运主办权。那一刻,整个华夏儿女谁不为之欢呼?那一刻,任何文字的描述都是苍白的,内心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记得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奥林匹克是永恒的世界坐标。是的,正是奥林匹克运动以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公平竞争为核心的体育精神,才让奥运会成为全世界共同狂欢的节日。在这里,政治、种族、价值观等等所有可能产生隔阂与分歧的东西,统统被人们弃之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竞技体育的比赛中去。我想,这或许就是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的魅力所在。
巴黎盛夏风云起,大聚群英竞五环,笑傲五环谁最 美,数我华夏好儿女。号角已吹响,巴黎在召唤。坚定,执着,耐力与期望,在延伸的白色跑道中点点凝聚;力量,信念,拼搏与奋斗,在遥远的终点线上渐渐明亮;让时代的最强音,在我体育健儿的脚下踏响,期待巴黎再突破,祖国等你们凯旋。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